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国内很多学者从经济增长依靠的主要因素将经济增长的方式分成两类,即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和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主要依靠增加资金、资源的投入,来增加产品的数量,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则是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来增加产品的数量和提高产品的质量,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相似文献   

2.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蒲晓红 《经济论坛》2000,(13):10-11
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   经济增长方式可以分为粗放型和集约型两种类型。粗放型经济增长是依靠生产规模的扩大或人力、物力、财力的增加而获得的经济增长,集约型经济增长是依靠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获得的经济增长。   这两种经济增长方式并不是不相容的,它们在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中是同时存在的,只是在不同国家和同一国家的不同发展时期,各自所占分量不一样。在我国目前经济增长中,粗放型增长占 70%左右,集约型增长占 30%左右,我们现在提出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确切地说应是要由粗放型增长为主转向集约型…  相似文献   

3.
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内涵及特点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目前实现这一转变,既有可能又十分必要。为了把这种必要性变为现实,首先需要弄清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内涵及特点,以在认识上取得共识。1.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内涵及外延。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涉及到经济增长方式及其转变,还涉及到与之关联的经济体制等,有着丰富的内涵及外延首先,从经济增长方式上看。“经济增长方式的本质内容是生产要素的分配和使用方式,分为粗放型(外延型)与集约型(内涵型)两种。粗放型增长方式注重增加投入,依靠生产要素的扩张。集约型…  相似文献   

4.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方向和任务姜作培经济增长方式,实际上指的是经济发展的方式或经济发展的模式。粗放型增长是以资源投入量的扩张为特征的。主要依靠生产设备的增加,场地的扩大,占用劳动力和资源消耗来求得经济增长的一种方式。集约型增长是以提高资源效率为特征的,...  相似文献   

5.
宋锦剑 《当代经济科学》1996,18(4):70-73,54
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标志及测定指标宋锦剑自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两个转变"以来,"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问题成为当前议论的热点。什么是集约型增长?其标志、途经及测定的指标体系是什么?这是本文浅见之所在。一、经济增长及其模式选择问题经济增...  相似文献   

6.
推进河北省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途径和原则盖兰骏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就是由传统的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和粗放型相比较,集约型重视速度效益统一,重视经济数量和质量统一,走的是一条投入少、产出多、质量好、消耗低、效益高的新路子。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涉及到的问题很多...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建议》提出,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是实现“九五”和2010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所在。认真贯彻这一重要方针,对于加快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欠发达地区要实现这一根本性转变,必须在“全方位推进”上做文章。一、转变经济调长方式,首先必须转变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找准经济发展的新思路实现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就是要从主要依靠增加投入、铺新摊子、追求数量,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转到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这一…  相似文献   

8.
蔡建敏 《经济师》2011,(8):262-262
技术进步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也是现代企业实现资本增值的主要支撑力。文章结合麦克力科技有限公司的实际,论述技术进步促进企业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从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增加投入实现经济增长转变为主要依靠生产效率、使用效率的提高实现经济增长,进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宏 《发展研究》1997,(3):28-29,27
经济增长方式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数量型、外延型或粗放型,其目标是依靠生产要素的量的增长来实现产量产值的增长,即以外延的方式扩大生产规模;另一类是效益型、内涵型或集约型,其目标是依靠生产要素效率的高度发挥来实现质量和效益的提高,目口以内涵的方式扩大生产规模。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实现“九五”及2010年的奋斗目标关键在于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这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转变呈相互依存、  相似文献   

10.
王梦茹 《经济论坛》1996,(17):14-15
宏观经济政策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作用□王梦茹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实现今后15年奋斗目标的一个关键环节。要实现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就需要重视宏观经济政策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作用。一些新兴工业化国...  相似文献   

11.
煤炭企业过去那种以生产要素在数量上的扩大为主,通过大量资源的投入,获得经济高速增长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煤炭企业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本文从煤炭企业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了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客观必然性。由煤炭企业的特殊性决定煤炭企业在实现以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诸多难题,提出了煤炭企业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基本途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最重要的是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是煤炭企业发展的指导性方针,对促进煤炭企业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关键是要提高产业结构水平,也就是要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结构高级化的重要标志就是要产业结构的高效益化。一、产业结构高级化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的作用及应遵循的原则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即从粗放型增长转向集约型增长,就是要从单纯的依靠资源投入量的扩张为特征的经济增长转变到以资源投入量适度增加和提高资源效率并重为特征的经济增长。产业结构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同样产业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也具有重要作用。(-)产业结构高级化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奠定基础。产业结构的高…  相似文献   

13.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关键在于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以技术创新为内在机制的发展模式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有效途径,本文主要探讨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意义,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及通过企业创新,促进集约型经济增长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曹娟 《当代经济》2005,(3):47-48
经济增长方式有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和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两种。有学者通过对不同国家、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增长方式的比较得出以下两点重要结论:第一,以人力资本为依托的技术进步因素是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关键因素。世界银行的统计数字表明:劳动力受教育的平均时间增加1年,GDP就会增加9%。所以要想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首先必须重视人力资本积累,  相似文献   

15.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要抓主要环节李昌远一、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大经济和政治意义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强调指出,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战略转变,是完成“九五...  相似文献   

16.
肖雁同  李鹏 《经济师》1999,(6):97-98
一、煤炭企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然性煤炭企业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通过提高要素质量和资源利用率,来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首先是煤炭企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由于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之下的煤炭工业企业,基本上走的是粗放型经济增长的...  相似文献   

17.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指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粗放型增长方式是通过各种要素(人力要素、物质要素)的大量投入和消耗实现产出的增加和经济的增长,在这种方式下,要素的利用效率较低,因而只有在一个国家和地区生产要素充裕的前提下,才能保证经济的长期增长。深化改革,创新体制和发展机制,将是调整我国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动力,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成为管理创新的主题。  相似文献   

18.
农业经济增长方式是指推动农业经济增长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和各种要素组合起来推动经济实现增长的方式。据此,对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理解主要就是有经济增长是依靠哪些因素得以实现。而生产要素组合方式的不同决定了实现经济增长主要通过两种经营方式,即粗放型增长和集约型增长。  相似文献   

19.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体制思考及途径选择苏振华一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我国经济要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转变:一是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其实,关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已是“老生常谈”。早在50年...  相似文献   

20.
郭飞 《经济纵横》1996,(10):55-56
提高经济效益是我国新时期经济发展的主线中国金融学院经济学教授郭飞1.提高经济效益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核心。今后15年.我国要实行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根本性转变。这种转变大体上包括五方面的内容:(1)从只注重增加投资、铺新摊子、上新项目,转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