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1 毫秒
1.
粮食风险基金补贴办法 ,在实施中遇到了许多新问题 ,尚需进一步完善。一、粮食风险基金补贴办法不完善1 .补贴标准不合理。一是对粮食购销企业超储库存粮食实行补贴 ,合理周转库存粮食不予补贴 ,这显然不合理 ;二是合理周转库存仍然按计划经济时期平价粮食定额库存数量核定 ,造成地区、企业间苦乐不均 ,没有科学依据。三是超储粮食费用补贴标准偏低。超储粮食费用补贴标准每年每斤补贴 0 .0 3元 ,明显低于专储粮食补贴标准 ,不足以弥补超储粮食库存的费用支出。当前市场粮食相对过剩 ,购销价格倒挂 ,库存粮价高 ,顺价销售困难 ,合理周转库存…  相似文献   

2.
达县粮食购销企业 2000年 1~ 10月亏损 653万元 ,其产生的原因和应采取的对策在哪里 ?   一、原因   1.合理周转库存粮食无补贴来源   上级核定我县粮食购销企业合理周转库存原粮 48865吨 ,按中央专储粮补贴标准应产生费用 325. 77万元 ,按银行同期利率计算应发生利息 341. 43万元 ,都由企业自己承担 ,国家不补贴。   2.不停息粮食财务挂账增加了利息负担   1993年以前上级下达我县粮食购销企业建仓建罐贷款 ,经 1998年审计认定挂账 781万元 ,本应列入停息挂账。审计中应列入生产性固定资产占用 ,由于审计指标单列 ,建仓建罐 ,故…  相似文献   

3.
政策性粮食储备轮换的持续亏损,为承储企业带来巨大的压力,也给粮食安全带来了较大隐患。致亏原因较多,最主要的因素是轮换中新陈粮间价差太大,也涉及到储备轮换补贴费用标准偏低、轮换模式僵化、自然灾害及损耗转嫁、信贷规模不匹配等。解困之策,在于完善国家最低收购价政策,调整并统一储备粮管理和轮换补贴政策,创新轮换机制,完善储备融资管理办法,核减合理轮换损耗,合理布局调整粮食品种品质结构等,用好粮食风险基金。  相似文献   

4.
在目前粮食市场价格的形成机制尚未完善,粮食收储企业实现顺价销售仍有一定困难的情况下,财政对粮食收储企业的补贴资金能否按时足额到位并及时拨付到企业,就不仅关系到粮食收储企业能否正常经营,农发行能否及时足额收回相应的贷款本息,而且关系到粮食收储企业是否还会产生新的挤占挪用和亏损挂帐行为,关系到粮食收购资金能否实现封闭运行的目标。鉴于此,我们对山西省财政粮食补贴资金到位情况进行了调查。一、补贴资金到位的总体情况到1998年7月末,全省粮食企业库存数量为54.2亿公斤,其中正常周转库存为13.5亿公斤,国家专项储备、地方储备、超正常库存40.7亿公斤。据我们按有关费用补贴的标准和现行利率的初步测算,到7月底,各级财政应拨利费补贴4.46亿元,其中费用2.1亿元,利息2.36亿元。到7月  相似文献   

5.
一、亏损形成的原因(一)政策性原因1、政策性粮食质次价高,补贴不足且不能及时到位。①近年来国家收购的专储粮、定购粮,基本上是普通早舢稻谷。而普通早袖米因品质不佳已失去了往日的市场。②现在每50公斤国家专储稻谷74.50元,定购稻谷65元,分别比现行市价高21.50元和12元。③专储粮只按实际占用资金计算补息,相关的包装物、材料以及结算资金占用一概不管。在政策性粮食补贴中,最使企业吃亏的是定购粮,粮食仓储企业根据上级计划收购或调人早税稻谷保管一年未动,上级一分钱费用补贴也不给。④财政拖欠补贴款司空见惯。1997年1-…  相似文献   

6.
近年,国有粮食仓储企业纷纷反映地方储备粮的储存保管及轮换费用,各级政府仍按1991年4月颁布的标准拨补,没有随物价、职工工资水平和储存保管成本费用上升作相应调整,企业收到的补贴资金与实际支出缺口逐年增大,使企业难以承受日渐增多的负担。  相似文献   

7.
一、粮食购销企业继续亏损的原因邵阳县购销企业1999年虽比上年减亏4673万元,减亏幅度高达90%,但补贴后继续亏损529万元,其主要原因是:1.销价较低,销量下降,顺价销售毛利不能弥补正常费用。近年来,粮价低迷,特别是南方稻谷,价格愈来愈低。如湖南早稻,粮改前每50公斤52元上下,粮改政策出台后,受政策和特大洪灾影响,一度攀升至62元。洪水退后,粮价也一路下跌至目前的每50公斤44元,比政府规定的收购价还低7元。企业按这样的市场价格销售粮食,就是顺价也没有利润,即使略有微利,也难弥补经营过程中的费用支出。199…  相似文献   

8.
《齐鲁粮食》2007,(12):28-29
粮食财务工作的出发点是通过强化管理,促进粮食经济秩序稳定发展,落脚点是要提高经济效益,实现企业收益增长和职工收入增加。近年来,我们从财务管理层面制定销售、收入、成本、费用、资金等考核指标,协调各项粮食补贴政策,落实补贴资金及时到位。通过盘活存量资产,加大组织附营业务收入力度,特别是对租赁、投资收益的组织力度,促进企业提高效益。从政策性业务层面上,加强对政策性业务工作的指导,捕捉粮食市场信息,及时组织粮食轮换、销售,合理确定粮食库存,减少粮食陈化损失,从而降低粮食政策性业务的机会成本,减少费用支出。  相似文献   

9.
现行补贴政策的问题 现行对粮食的补贴资金主要有国家储备收购资金贴息、仓储费、各级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执行保护价收购农民粮食的收购资金贴息、超储补贴、地方储备粮的利息及费用等,其中以保护价收购农民余粮的资金利息费用补贴和国家储备粮油费息补贴占大头。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加强对粮食企业费用资金管理,降低销售成本,促进企业扩大销售,根据有关政策规定,本着据实测算,据实发放,不超标准的原则,我们对吉林省收购必要费用贷款发放标准问题进行了调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粮食企业费用资金的来源及环节划分 (一)粮食企业费用资金来源。粮食企业费用资金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粮食企业因执行敞开收购农民余粮的政策,致使经营周转粮库存增加,流转费用提高,而又不能通过顺价销售予以弥补的超正常库存粮食的利息、费用补贴,其中利息补贴进入财务费用,费用补贴进入经营费用。二是农发…  相似文献   

11.
2004年是福建省对各级储备订单粮食实行直接补贴和良种补贴的第一年。龙岩市根据省、市县三级储备粮新增及轮换所需的数量,全市安排2004年储备粮订单直补收购计划41664吨。对各级储备订单粮食,在按市场价格随行就市收购的基础上,每百斤再给农民直接补贴4元和良种补贴1元,补贴资金按“谁用粮,谁拿钱”的原则,根据各级储备所需粮源分别由各级粮食风险基金和各级财政筹措解决。省、市财政将补贴资金及时拨付到县级财政专户,在县级粮食购销企业与农民签订合同后,在5月底之前,先预付50%的直接补贴资金(每百斤2元)和良种补贴资金(每百斤1元)用于农…  相似文献   

12.
国家从 1999年起对粮食风险基金补贴实行包干办法。笔者结合安徽省太和县的实际情况,就粮食主产区粮食风险基金补贴包干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谈些粗浅认识。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补贴包干总额计算办法不合理。安徽省包干总额的计算办法是:以 1998年粮食年度内连续三个月最高库存月份周转粮食 (小麦、稻谷 )超储库存的平均数作为包干基数,按超储补贴数额实行包干。其中利息根据包干基数、 1998年末库存粮食综合平均价格和一年期粮食收购贷款利率计算;费用按原粮每年每公斤 0.06元补贴。上述办法,其一是包干基数不合理。…  相似文献   

13.
前一段时期,我省粮食市场价格持续攀升。为弄清粮食市场走势及粮价上涨的原因,笔者对全省有关数据进行了分析,并赴南部、西充、射洪三县作了典型调查。一、基本情况(一)粮食购销情况据统计,2004年1月—3月20日,全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收购粮食64825万公斤,比去年同期多596万公斤,收购均价1.26元/公斤,比去年同期上涨0.32元/公斤;销售粮食113719万公斤(其中退耕还林销售35600万公斤),比去年同期多21013万公斤(其中退耕还林多销10325万公斤),销售均价1.36元/公斤,比去年同期上涨0.31元/公斤。截止2004年3月20日,全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商品粮食库…  相似文献   

14.
最近,我们对山西省晋城市10家粮食购销企业1996—2000年的经营成本进行了调查,有关情况综述如下: 目前粮食企业的费用水平。被调查的粮食购销企业2000年平均单位经营费用为0.0652元/公斤,其中:单位收购费用为0.019元/公斤;单位销售费用为0.0198元/公斤;单位储  相似文献   

15.
一、渠县国库一体化经营的基本情况四川渠县国家粮食储备库现有职工401人,仓容1亿公斤,库存粮食6200万公斤,交通十分方便,担负着国家专项粮油储备任务,是全省粮食系统龙头企业之一。近年来,在渠县国库调查发现,粮食市场需要高质量的成品粮,而国有粮食购销企业90%以上是销售原粮,粮食销售和市场需求严重脱节。该库及时调整经营思路,走“以储备为主业、以加工促销售、以销售带收购、以轮换保质量”的购、储、加、销一体化经营的路子。运用扶贫贷款300万元,引进了现代化程度较高的成套精米加工和进口色选设施;兴建了…  相似文献   

16.
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目前正处于攻坚阶段和重要的战略机遇期。粮改深入推进,粮食流通市场化进程加快,对此,加强和改善粮食市场的宏观调控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一、机遇与压力并存(一)政策优势有利于中储粮公司参与粮食市场竞争在粮食销售市场,国有粮食企业的高价位库存粮食在“顺价销售”粮食政策的制约下,只能望洋兴叹。而中储粮公司粮食吞吐轮换工作,由于有国家拨付的轮换费用补贴保底,在多变的市场中,显示出了适者生存的大气和无畏,形成粮食销售市场的主流,必将发挥主渠道作用。在粮食收购市场,国家保护粮农利益的做法将逐步与国际惯例…  相似文献   

17.
2002年底,吉林省在东丰县进行了粮食补贴改革试点。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把国家保护农民种粮利益的财政补贴,由过去通过补给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支持其执行敞开收购农民余粮政策的间接补贴改为补给农民的直接补贴。目前,改革已经显现出积极效果:农民欢喜,按计税耕地面积常产,得到了每市斤0.045元的粮食补贴;地方政府欢喜,农业税直接从粮食补贴中抵扣,省去了逐户催缴或委托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代扣的麻烦;收购市场的多家争市代替了国有粮食企业的独家垄断;失去政策保护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感受到了来自市场竞争的生存压力,要求加快改革的呼声更强烈了。…  相似文献   

18.
粮食购销市场、价格完全放开后,除非市场粮价低于政府制定的粮食收购价格底线,政府为了保护农民利益,指定国有粮食企业按照政府定价收购农民余粮并给予购销差价损失和储存费用补贴外,国有粮食企业靠吃补贴过日子的时代已经结束。谋求企业利润最大化,防止企业产生新的亏损是国有  相似文献   

19.
粮食"直补"改革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一)补贴率低于农民预期,不足以调动种粮积极性以枣阳市为例,2003年全市价外补贴总额594万元,按18.3万农户计算,户平30元,人平不到7元。农民为得到0.06元/kg的补贴,粮食要晒干除杂,加上减重因素,基本上没有增加什么收入。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农民不愿将粮食卖给粮食企业,而卖给个体粮食经营者。而且由于当前的补贴范围仅限于定购粮部分,这与农户所售商品粮数量有较大差距,普遍认为补贴面过窄。此外,价外补贴部分相对于农业投入成本的增长量来说微不足道,并不足以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二)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三老”问题难消化“老粮…  相似文献   

20.
全州县是广西的产粮大县,也是今年实行农民种粮直补与储备粮订单收购挂钩的18个试点县中任务最大的县。自治区下达给该县订单收购任务为3000万公斤,收购价格每百公斤148元,卖粮后补贴8元。原以为会大大激发农民的卖粮积极性,谁知事与愿违,到9月15日为止,农发行已发放粮食收购贷款2800万元,而全县只收购订单粮食294万公斤,才完成下达任务的9.81%,出现了有钱却收不到粮的尴尬局面。为此,笔者广泛走访了该县的地方政府、粮食收购企业和农民,认为广西今年的种粮直补政策值得商榷:一是订单收购价格低,没有按市场价格及时调整。按自治区财政厅200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