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浙江金融》2006,(2):1-1
“十一五”是今后一个时期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规划从偏重物质财富增长,转向更加重视人的发展,贯彻科学发展观,突出以人为本,统筹协调这一上线,把推进经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区域经济发展、政府自身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等多方面的内容,纳入到发展规划之中。与前面十个“五年”明显不同,我国第十一个“五年”由“计划”变成了“规划”,  相似文献   

2.
《金融博览》2006,(11):4-5
“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这是党中央从全局出发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振兴环渤海区域经济的关键措施。天津滨海新区被国务院批准为继上海浦东新区之后的第二个“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这是中国今后进一步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又一重要窗口,是中国北方的经济中心.因此而迎来了前所来有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3.
延续了50多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首次变成“规划”,无疑是耐人寻味的变化。专家认为,这“一字之变”,传递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大信号。  相似文献   

4.
"长三角"地区的金融支持对策:以泰州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的区域之一。如何支持“长三角”区域经济的发展是银行研究的重点。本文以地处“长三角”的江苏泰州市为例,列举了“长三角”经济发展对该区域银行业带来的影响,并提出银行业支持“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中国—东盟的区域经济合作是在一种新的意识即“东亚意识”上产生的,而其推动力量是新地区主义思维在东亚的出现。新地区主义不但影响和改变着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思维,而且也影响着中国区域经济合作的思维方式和战略走向。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产生与发展就是在东亚新地区主义的影响和推动下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城市网点建设管理联合会、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中国房地产开发商协会等共同举办的“环球地产·2007全国区域房地产创新与品牌发展高峰论坛”即将在全国部分省市召开。本次论坛将从“区域经济、产业集群、城市发展、园区规划、招商引资、安居民生”六个方面,纵横剖析,整体解构区域地产。第一站是天津,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规划中,“促进中部崛起”成为“十一五”时期我国区域经济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8.
“十一五”期间(2006-2010年)是我国银行业全面深化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加速向现代商业银行转型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银行信息化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阶段。首先,中国金融业加入WTO的过渡期将于2006年底结束,“十一五”期间市场竞争必将更加激烈;其次,无论从政策迹象还是金融实践来看,金融管制正在放松,传统意义上的银行、证券、保险以及其他类型的金融服务的融合、一体化已经成为必然趋势;最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将陆续完成股份制改造,我国银行业即将迎来新一轮改革和发展的高潮。在这一背景下出台的中国银行业“十一五”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十一五”规划)具备哪些特点?将重点解决哪些问题?这些都是读者非常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10月8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全会研究审议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这次五年规划,是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之后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十一五"规划贯彻科学发展观,突出以人为本、统筹协调这一主线,把推进经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区域经济发展、政府自身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等多方面的内容纳入到发展规划之中,将成为未来几年引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航标。  相似文献   

10.
物流产业迅猛发展,已经成为一种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影响日益加深的形势下,国务院审议并通过了包括物流产业在内的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一位物流产业研究专家表示,“物流产业的调整振兴,恰逢其时,意义重大”。本文以吉林省为研究对象探讨物流产业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1.
2001年12月20日,一个颇具想像力的词汇——“金砖四国”产生,并很快风行全球,这是高盛投资银行的经济学家对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的统称,借以说明四国在世界经济体中日渐增强的实力。有报告预测,2050年以前,“金砖四国”将赶超目前掌握全球经济话语权的G7,成为世界经济的领头羊。  相似文献   

12.
区域协调发展中的政府作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区域发展不协调是各国经济发展中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特别是对经济转型或经济起飞的国家更是如此。中国的区域不协调由来已久,但是近些年有不断扩大的态势。作为“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内容,区域协调发展已经提上议事内容。本文揭示了我国区域不协调的现状,并从政府的角度分析导致这一现象的深刻原因,在借鉴国外经验和立足我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提出政府在区域协调发展要坚持四项目标,处理三对关系,实施五项措施。  相似文献   

13.
乙亥末庚子春的一场新冠肺炎预示着2020年不会是平凡的一年。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和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收官之年,又是三大攻坚战的关键之年。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放眼全球,世界大变局加速演变的特征更趋明显,全球动荡源和风险隐患显著增多,尤其是中美经贸关系的不确定性仍较大。从国内看,我国正处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化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区域分化态势明显。我们必须看到,这些困难和挑战都是前进道路上必然会遇到的,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有党的坚强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有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雄厚物质技术基础,有显著的市场规模优势和内需潜力,有充裕的人力资本和人才资源,中国经济这艘航船一定能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14.
薛波 《上海金融》2005,(10):8-10
“世博金融”是世博经济的核心与制高点,可以带动整个世博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本文着重提出“世博金融”品牌,对“世博金融一体化”这一金融服务工程进行阐述,并且形成“世博金融一体化规划”的现实思考,为上海世博会议的顺利召开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信息窗     
《时代金融》2005,(12):40-44
<正>“十一五”期间中国发展模式将发生嬗变 “十一五”(2006-2010年)规划是中国领导人提出科学 发展观后制定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与以往的五年计划相比具 有转折性的意义。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走 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之路成为中心环节。对于中 国未来更长时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来说,科学发展也应成为 一个“硬道理”。  相似文献   

16.
李敏 《中国外资》2006,(9):112-113
从所周知,我国股市近两年基本处于“休克”状态,这意味着国内企业直接融资因此而面临巨大的障碍。有鉴于此,各个海外证券交易所借机加紧了中国“招商”的步伐。除了欧美发达国家以及香港等发展成熟的证券市场外,与中国相邻的韩国证券期货交易所(下称“韩交所”)有有感于中国经济的美好发展前景,也开始向中国企业频抛“橄榄枝”,“到韩国上市去”也因此成为2006年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一种最新选择。  相似文献   

17.
马文会 《理财》2005,(9):70-71
“农夫山泉有点甜”——这句经典而又尽人皆知的广告语为农夫山泉“唱响”了天下。在竞争激烈、强手如云的中国饮用水市场,农夫山泉能在短时间内释军突起,一举成为中国饮用水行业的后起之秀,无疑是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创造了一个品牌神话。  相似文献   

18.
张伟 《理财》2006,(12):46-47
权威机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的并购交易金额高达410亿美元,年增长率为71%。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亚太地区继日本和澳大利亚之后的第三大并购市场。并购作为企业投资的一种重要形式,正在成为中国经济生活中备受瞩目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不过,“并购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有利可图”,在并购过程中,由于收购方的疏忽,往往会导致这样那样的纠纷,并给其带来损失。为了尽量减小和避免并购风险,在并购开始前对目标公司进行尽职调查(due diligence)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海文达 《乡镇财政》2001,(10):19-23
进入90年代以来,区域经济社会实施可持续发展已不仅仅是一句口号,也不再是停留在经济和社会学家书面讨论的阶段,而是日渐成为各级干部和各族群众的共识,成为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实际行为。换言之,对于一个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担负着领导责任和决策使命的各级干部来说,促进所辖区域的经济社会实施可持续发展已不再是一种战略性规划,而是一种战术性计划了。  相似文献   

20.
李萍 《会计师》2012,(2):13-14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十二五”规划的主线,这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第二次历史性转变。21世纪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质和方向是一种以生态经济为基础、知识经济为主导、低碳经济为本质、循环经济为形式的绿色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环境与发展领域的一种趋势和潮流,我国也明确提出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可持续发展的低碳经济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