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监督与选择》2010,(9):44-45
《品质汽车》记者(以下用"▲"表示):进入7月,酷暑难当,中国各地车辆的自燃现象也频频发生,仅北京近1个月来就发生多起汽车自燃事件。有关资料显示,近两年中国每年发生的车辆自燃事故都在8000起左右,不仅直接经济损失达数亿元,更危害了众多车主的生命安全。作为研究机动车起火的知名专家,您如何解读汽车自燃背后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读者来信     
《监督与选择》2011,(7):158-158
详尽、全面的新技术介绍 我是一名环保人士,也喜欢车,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在贵刊6月刊的"他世界"栏目中,我看到了关于"液压混合动力"技术的介绍,与其他媒体刊发的几百字的报道不同,除了介绍克莱斯勒和美国EPA的合作,我还看到了对此项技术的详尽解析,这样的报道让贵刊在新能源车方面走在了纸媒报道的前列。深圳 胡先生  相似文献   

3.
初访召稼楼     
吴欢章 《秘书》2011,(5):46-48
多年前,我和一位熟悉老上海典故的友人去逛城隍庙。他指着城隍老爷的塑像问我:"你知道城隍的故里在哪里吗?"我惊奇地说:"难道上海城隍实有其人吗?"他点头称是,随即告诉我:"城隍的故里就在浦东召稼楼。"这是我首次知道召稼楼。如今在高楼林立、国际化色彩浓郁的浦东地区,召稼楼真如凤毛麟角,  相似文献   

4.
"我有梦想,但也非常务实。""每当遇见挫折的时候,我就想父亲会怎么做呢?会不会放弃?""我从小就养成了不想被控制,不想跟人走的个性。""我喜欢跑步,因为跑步其实不需要特定的目标。""我不用在穿衣服上太费心思。""用人不疑,如果不相信他,就不要请他。"  相似文献   

5.
《中国企业家》2010,(24):70-70
CE:外界的哪些质疑,你觉得难以接受? 王传福:(对质疑)我看得少。 CE:你认为外界在"妖魔化"你吗? 王传福:媒体、社会各界人士,一般他们可能按照正常思路看企业,假如我是他们也会这样。比如说,你的汽车做好了,他觉得不认同,觉得整合或者是跨界这么大,或是短期获得这么高的增长,他不认同,他说这样做肯定会出问题的,说起来也觉得挺对。我们相信会有这样的情况。  相似文献   

6.
孔维蕾 《新前程》2010,(5):70-71
他如何用"积压品"赚到了自己的第一个一千万?"八年前我的资产是零,八年后,我的资产变成了一千万。"没有复杂的盈利模式,没有尖端的核心技术,在中关村这样一个被定义为"高科技、新技术"的地方,史明国却用"积压品"赚到了自己的第一个一千万。  相似文献   

7.
微博观     
《中国企业家》2011,(10):121-121
12927转发孟非:昨天一个来自潮汕的男嘉宾对女嘉宾的要求是"必须生男孩",我问"如果你老婆生不出男孩怎办?",他说"我们潮汕人必须生男孩",我问"生不出男孩离婚吗?",他说"我们潮汕人不离婚,但必须生男孩",我又问"如果就是生不出男孩呢?",他说"必须生男孩,这是我们潮汕人的传统"。5月8日09:43来自新浪微博|评论(8184)  相似文献   

8.
"我不会唱歌,但我会哼哼《菊花台》、《千里之外》!就不能在互联网上办个老年人歌唱比赛吗?"陈汉元突然打断台上的嘉宾,引发全场大笑,没有丝毫嘲弄,而是充满敬重与思考。这个自称"马上要变成80后"的可爱老头,是中国纪录片界的"老爷子"。他在提醒,互联网的许多天然特性被纪录片创作者们忽略了。  相似文献   

9.
CE:经历了这场"国美之争",你是什么时候下决心离开国美的?陈晓:离开国美,2008年就开始有这个想法了。"争夺"这个词,是媒体杜撰出来的东西,争夺什么了?争夺反映在股权变化上,我的股权多了,他的股权少了,这叫争夺。这个东西没有任何变化,争夺什么呢?对我来讲,就不应该再往这个方向来跟他们去搅和,说这些话,没必要。  相似文献   

10.
汽车进入中国已有20余年,而中国的汽车用户也在这20多年中越来越成熟。起初,消费者关注的只是汽车的外形和内饰,后来又会被一些并不熟知的电子设备"忽悠",现在,他们最关注的是什么?是安全。我们也很欣喜地看到,许多汽车厂商对安全技术研发的投入在加大,许多尖端的安全技术也被应用在一些我们所谓的"便宜"车上。  相似文献   

11.
7月,《国家质量奖管理办法》草案正式对社会征求意见。一时间,舆论哗然,吸引了众多企业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 其实,国家质量奖酝酿已久,如今推出也算是千呼万唤了,所以,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实施的日子应该不会遥远。作为一本报道汽车质量的杂志,同事自然而然地问到:"中国的汽车企业有没有可能率先拿到国家质量奖?"对于这样一个话题,  相似文献   

12.
剑气箫心     
马宁 《监督与选择》2010,(12):99-99
在未见搏杀却已硝烟四起的汽车江湖,一汽-大众CC从国产的消息被报道开始,直到现身于镁光灯下,一直被看作是大众的"另一物种",而"史上最美大众车"的称号也让车迷们一改往日对大众"严肃、低调"的印象。但我更愿意用"剑气箫心"来形容一个汽车编辑眼中的CC,因为它的中国基因——"剑气"体现了这位江湖新角的自信,而"箫心"则表现出它的内涵。  相似文献   

13.
夏欢 《经营者》2011,(15):96-101
中国人能造豪华车吗?什么是中国消费者喜欢的设计风格?汽车设计师该如何去迎合?中国设计师如何在汽车设计领域培养出自己的个性?  相似文献   

14.
子产是春秋时郑国的政治家。他在郑国为相时,郑国的上卿子皮曾来找他,让他任用尹何为官。子产说:"他太年轻,恐怕不行。"子皮说:"他很好,我喜欢他,他不会背叛我。让他去学着治理吧,边干边学慢慢就会了。"子产说:"不行!你要是真正爱护一个人,就要做有利于他的事情。如今你因为爱护他就让他去从政,这就犹如让一个还不会用刀的人拿刀去切割,反到会伤害到他。你爱他,却以伤害他为结果,那谁还敢企求受到你的爱护啊?……是  相似文献   

15.
吴维库 《中国新时代》2010,(12):117-117
大人如何同小孩沟通?第一抱起来,第二蹲下去,第三用他的语言,第四教他说大人的话。我的一个学生是个年轻的父亲,女儿三岁,哭着要带米老鼠娃娃去幼儿园,说米老鼠是自己的弟弟,自己在家害怕。但幼儿园不允许孩子带自己的玩具。这个父亲知道要用孩子的逻辑去思考孩子的问题,用孩子的语言与她沟通,他跟女儿说:"这个弟弟几岁啦?"女儿说:"一岁。"爸爸说:"一岁的娃娃能上幼儿园吗?要谁看呀?"女儿回答:"不能去幼儿园,要妈妈看。  相似文献   

16.
小幽默     
《现代企业》2014,(10):36-37
帝的回答 一个男人到教堂祈祷。他问神父说:"我现在向上帝祷告,希望能给我涨点儿工资,您觉得上帝会说什么?" 神父问:"圣诞节那天你干什么了?来教堂了吗?" "没有。我和朋友一起喝酒去了。"男人如实回答。"  相似文献   

17.
2011年中国将建1000万套保障房,命令下达后,各地政府纷纷签署"保障房军令状"。这预示着,中国大规模安居保障房建设即将由"梦想"照进"现实"。既然保障房"军令状"已签,那么,保障房怎么建?如何在分配与再分配中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企业又该如何参与?  相似文献   

18.
《中外管理》2011,(9):74-75
中国的人口红利时代正在过去,人力成本持续升高,企业该如何调整薪酬体系适应高成本挑战呢?该如何看待高成本主持人:今天的话题是高成本压力下如何创新薪酬体系。各位嘉宾先谈谈对"成本压力"的理解吧。陈东军: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请大家考虑三个问题。第一,假设在公司发展战略是正确的前提下,公司的薪酬体系合理吗?  相似文献   

19.
作为汽车杂志的编辑,我经常会被朋友问到一个问题:"我该买一辆什么样的车呢?"通常,朋友们对车的要求会惊人的一致——可以上下班代步、  相似文献   

20.
我经常埋怨风,埋怨雨,而且理由充分。虽然这不过是很平常的风很平常的雨,但因为它们给自己的出行带来了不便,甚至在我眼前制造出某种可怕氛围,我责怨起来总是底气十足、振振有辞。但有一个雨天,我见到一位气象学家,他对我只因为雨天给我带来小小的不便就如此愤懑很不理解。他问我:"你有没有见过台风?"我摇头。摧枯拉朽的台风,我并没有亲历过"。每个人都在诅咒台风给人类带来的破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