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会计盈余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体现了企业一定期间内的经营成果,是债权人、投资人的利益保障。盈余持续性是盈余质量的重要指标,合理判断盈余持续性,有助于证券市场有效性的研究,促进投资分析人员运用财务指标和盈余预测模型,继而对未来盈余做出合理、准确的预测。  相似文献   

2.
李涛  周宁宁  龚璇  王聪 《财会月刊》2012,(15):52-55
现金利润反映了会计利润的质量和现金保障力,其优越性和核心应用价值在于能够全面评价传统会计利润的质量、企业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衡量企业的举债、投资以及经营决策能力。本文以现金利润在企业盈余质量状况评价中的应用为切入点,建立以会计利润与现金利润为主要度量维度和基础的盈余质量状况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适应经济环境变化以及更好地符合公司特征的需要,企业常常通过变更会计政策,以更好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文章以2008—2013年A股主板发生自愿性会计变更的上市公司为样本,从盈余管理水平和盈余持续性两个角度分析了自愿性会计变更对企业盈余质量的影响,结果发现,与未发生会计变更的公司相比,发生自愿性会计变更的公司盈余管理水平显著较高,且自愿性会计变更显著降低了企业的盈余持续性。文章的结论为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了经验证据,丰富了自愿性会计变更经济后果方面的研究,对准则制定机构关于准则运用情况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盈余(earnings)是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经营成果的表现形式,是企业向投资者传递的最重要信息之一。自Ball和Brown(1968)的经典文章发表以来,会计盈余所具有的信息含量已充分为国内外学者所探讨和证实,上市公司的年度会计盈余以及由此派生出来的  相似文献   

5.
杨卉 《四川会计》2001,(1):24-25
质量,一般是指产品或工作的优劣程序,盈余质量就是指企业盈余的优劣程度,我国企业报告的盈余,是会计人员根据会计准则和制度的规定,对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开展的各种经营业务进行确信用,公司上市,保持配股资格,偷漏税等原因,分粉饰会计报表,调节盈余,因此,如何分析和识别企业的盈余质量的优劣程度,是投资者,债权人以及政府部门等广大会计信息使用者所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资本市场是以信息为支撑的市场,信息披露的规范化和信息的真实、完整,是整个市场有效运行的基础。从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来看,会计信息占了很大的比重。从信息使用的角度来说,他们最关心的是企业所反映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特别是会计盈余信息。会计盈余分为经常性盈余和非经常性盈余两大块,会计盈余具有信息含量(赵宇龙。1998)。会计盈余成为企业内外部人员对公司做出/E确评价的主要指标。同时也是证券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进行监管的重点防范对象。证券部门对上市公司的监管。更多是基于对会计盈余指标的衡量上。因而使得会计盈余不可避免地成为了上市公司进行包装的主要对象。  相似文献   

7.
<正>企业的会计信息是会计信息使用者判断企业经营状况和作出正确的经济决策的重要依据,而在会计信息中会计盈余是一种最重要、最综合和使用者最为关心的信息。因此,如何正确地界定和计量会计盈余信息的质量(本文简称"盈余质量")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层在公认会计;隹则、会计制度及有关财务会计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利用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和交易规划等手段有意识地调节或控制企业的盈余,以达到自身利益最大化或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行为新会计准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的盈余管理,但同时却又在其他一些方面给企业的盈余管理留下了操作空间。盈余管理是有悖于财务信息质量特征,它影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从而影响财务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判断。  相似文献   

9.
上市公司盈余持续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盈余质量(或收益质量)概念形成于上世纪30年代,最初是在证券行业中使用,它是从基本分析中逐渐演变而来的,目的是发现价值被低估的证券,但直到上个世纪60年代,这个概念才逐步被人们接受。关于盈余质量的研究文献很多,但对于收益质量的定义和评价方法目前还没有达成一致,本文主要论述如何从盈余持续性特征的角度对盈余质量进行评价。会计盈余是上市公司过去经营成果的总结,从持续经营的角度来看,会计盈余也将有助于预测公司未来业绩,为投资者评价公司未来现金流量提供基本信息,因此,会计盈余的持续性是衡量盈余质量高低的关键性指标之一。收益…  相似文献   

10.
试论盈余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盈余管理(earnings management)是近20年来西方实证会计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并已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随着我国股份公司,特别是上市公司数量的逐步增加,人们也越来越关注会计盈余(即会计收益)及其产生过程的质量问题.会计盈余质量高低直接关系到资源能否有效配置和会计信息使用者能否有效决策.  相似文献   

11.
会计变更对企业盈余管理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变更会对企业的利润产生影响,而目前我国企业对会计变更的披露还不够完善,这为企业通过会计变更来操纵企业利润提供了方便。本文对会计变更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指出会计变更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有着重大影响,会计变更信息披露不规范的现状亟待改善。  相似文献   

12.
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当局在一般公认会计原则(GAAP)允许的范围内有目的地采取多种手段对企业利润进行人为操纵与管理,以达到期望报告盈余的经营行为。盈余管理不同于盈余造假,后者所采用的方法不仅仅是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变更,还包括非会计:疗法、会计程序等,如虚构交易时间、虚构销售收入、虚增利润等。  相似文献   

13.
高毅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0(24):111-112
盈余管理主要是指企业管理层在规划交易和编制财务报告时,利用会计准则的不完善以及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依照一定的职业判断对财务报告中有关盈余信息进行管理,致使财务报告中的会计信息不能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行为。其目的是影响以企业会计信息为基础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经营业绩的理解,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或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企业盈余是最为重要的指标,导致盈余管理从未间断。而公允价值计量由于本身的特点也成为盈余管理的工具,但其与盈余管理没有必然联系,可以采取有效对策限制公允价值计量下的盈余管理空间。  相似文献   

14.
以会计盈余激进程度发生反转来识别企业盈余管理行为,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不同会计盈余操控行为下的盈余持续性问题。研究发现,在没有显著的盈余操控行为时,现金盈余和应计盈余的持续能力没有显著差别;在首次发生盈余操控行为后,平滑收益动机下的负向盈余管理导致未来盈余的较小波动,使得会计盈余整体呈现较强的持续能力;而在其他动机导致的盈余管理行为下,未来盈余的波动性难以预测,现金盈余和应计盈余都不具备持续能力。  相似文献   

15.
黄蕾 《四川会计》1999,(10):24-27
在企业的对外报表中,净收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它既是企业经营成果的指示器,又是债权人衡量其贷款安全性的标尺。因此,无论是投资者(包括潜在投资者)、债权人或企业经营者,都非常关注净收益指标。本文将主要通过国外的情况,针对盈余管理动因,企业如何进行盈余管理以及盈余管理的利弊等问题展开探讨。一、盈余管理的动因所谓盈余管理是指“在GAAP允许的范围内,通过会计政策的选择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和)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William.R.Scott)”。可见,盈余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使经营者或(…  相似文献   

16.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韶君 《广西会计》2003,(10):15-17
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者迫于某种压力和自身利益需要 ,在遵循公认会计准则的基础上 ,借助会计政策选择和会计估计变更多计或少计收益、少计或多计费用与成本 ,对企业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 ,其目的使报告盈余达到期望水平。这是一种“合法”的利润操纵行为。对盈余管理的了解 ,可提高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认识。一、盈余管理具有两面性一方面 ,恰当的盈余管理行为会为企业赢得理财和经营活动的弹性空间。(1 )盈余管理可以降低契约成本 ,提高企业价值 ,还可以提高会计盈余的信息内含 ,使盈余信息更能反映公司的经济价值 ;(2 )盈余管理可以…  相似文献   

17.
上市公司执行新的资产减值会计政策能够更加谨慎地确认当期收益,夯实资产价值,更加公允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但另一方面,资产减值会计政策赋予了企业更多的职业判断空间,企业完全可以相对主观地决定资产减值计提的比例和动机。因此资产减值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往往成为上市公司通过选择会计政策操纵盈余的工具之一,因此,进一步发展完善资产减值会计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18.
盈余管理在西方的会计理论界是一个有近20年历史的研究话题,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国会计学者斯考特(Scott)和凯瑟琳·雪普(KatherineSchipper)的研究。斯考特认为盈余管理是企业的管理当局通过选择会计政策使自身利益最大化或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的行为。雪普认为盈余管理是一种“披露管理”,是企业的管理当局有目的干预对外财务报告的过程,旨在误导那些以公司的经营业绩为基础的利益相关人的决策或者影响那些以会计报告数字为基础的契约的后果。不论是斯考特还是雪普都认可了盈余管理的目的性,这一目的性实际上背离了中立性原则,造成了对外财务报告的表达不实。  相似文献   

19.
姜崧 《会计之友》2009,(6):52-53
上市公司执行新的资产减值会计政策能够更加谨慎地确认当期收益,夯实资产价值,更加公允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但另一方面,资产减值会计政策赋予了企业更多的职业判断空间,企业完全可以相对主观地决定资产减值计提的比例和动机。因此资产减值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往往成为上市公司通过选择会计政策操纵盈余的工具之一,因此,进一步发展完善资产减值会计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20.
试论盈余管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华 《四川会计》2001,(11):8-10
盈余管理的涵义及特征在会计学界存在着不同的盈余管理定义,按照美国会计学一、家凯瑟琳·雪普的定义,盈余管理实际上就是旨在有目的地控制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而另一美国会计学家斯考特认为盈余管理是“在GAAP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尽管两个定义有所不同,但都认为盈余管理的目的是得到一种令企业管理者满意的财务会计结果,而会计盈余是决定财务成果是否满意的重要参数。根据以上合理论界对该问题管理有以下特征:理的主体是企业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