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在"群雄割据"的汽车市场,哈飞汽车是国内汽车产业中最早的自主品牌企业之一。从上世纪80年代初进入汽车行业至今,高举自主品牌大旗的哈飞汽车走出了一条艰辛的自主创业之路。企业在发展中始终坚持联合引进、自主开发的道路,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的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2.
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我国汽车工业建设自主品牌的"扛旗"者,一直备受社会关注。首先就自主品牌和自主品牌汽车给出了定义,然后以江淮汽车股份有限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在实证分析中,首先阐述江淮汽车自主品牌的发展现状,然后剖析其发展自主品牌面临的主要问题,最后从品牌知名度、研发投入、售后服务、产业链等方面为提出了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3.
2008年以后,汽车已经成为了人们的生活必需品,但是,目前我国汽车自主品牌企业还存在着种种弊端,企业规模比较小,大多数企业尚未显现出规模效益,只有自主品牌汽车发达了中国才能在国际汽车市场上拥有话语权,才能走向汽车强国的道路,才能更好的实现本土企业持续的自主创新。在此背景下,本文以消费需求为出发点,详细分析了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优劣势,并据此提出了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4.
张超 《经营者》2013,(1):62
在中国的汽车企业中,有两种人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是"官员",一个是"职业经理人"。这两种人左右着中国汽车的发展说起我和《汽车商业评论》的渊源,已经八年了。那时,《汽车商业评论》还不叫"汽车商业评论"。从那时起,这本杂志就以一种宗教的热忱、清新的视角和深刻的思索强烈感染了我。从此,我和《汽车商业评论》相伴至今。开始合作的时候,我的评论话题集中在我颇有体会的汽车营销范畴,后来逐渐又加入管理的内容。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后,我又对中国汽车、尤其是自主品牌的现状和前途表达了自己的挚爱和忧虑。这几年为该杂志写文章,总觉得酣畅  相似文献   

5.
随着汽车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自主品牌汽车和合资品牌汽车也将面临直接竞争。而在市场有一定积累和基础的自主汽车品牌也将用更好的产品和更好的服务上攻,产品的定位价格区间也将直接和合资品牌进行直面竞争。那么,自主品牌汽车如何更好地突破低端、廉价、品质差、可靠性差的缺陷,自主品牌汽车如何经营以适应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自主品牌汽车在哪些细分市场的机会更大?只有将以上问题思考清楚后,企业才能更好地做好产品规划及品牌经营。  相似文献   

6.
自主品牌4个字,曾经只属于内资企业。在汽车圈,它一度使人热血沸腾,摇旗呐喊,也有一部分人为之慷慨解囊,但随后却深刻体会了或深爱,或受伤的滋味,如今的它成为合资汽车企业广汽本田的一块招牌。是噱头,还是真进步?刚试完理念S1兴冲冲回到办公室的老李,热衷于汽车技术细节的编辑阿杜,以及沉迷于探究企业产品布局和价格体系的小贾,这三个男人的一台戏聊的就是理念S1  相似文献   

7.
奇瑞汽车公司是我国自主品牌的典型代表,奇瑞公司之所以取得发展的奇迹,是因为奇瑞公司在我国汽车企业中较早建立和实施了知识产权战略。奇瑞公司的知识产权战略是提升奇瑞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同时对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在经历中国汽车市场从井喷到平缓的市场转变后,一直积蓄能量的自主品牌也终于迎来了自己的蜕变期。其标志是,上汽、广汽、北汽、长安、奇瑞等国内车企均开足马力争抢中高端汽车市场,"低质低价"的帽子渐渐开始甩落。不过2013年,注定是自主品牌的大考之年。新年不久,就传来两个消息,一个是好消息,一个是坏消息。好消息是,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近日表示,"新的公务车采购政策出台时间已经临近",自主品牌得到了政策倾  相似文献   

9.
《监督与选择》2010,(9):132-133
哈尔滨量具刃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副厂长初见史举菲,她告诉我已经退休,我很诧异,因为从她神采奕奕的双眸、一丝不苟的打扮,一点都感觉不到眼前这位老人已经退居二线。在了解了我们的来意之后,史举菲爽快地说:"我没有车,但我非常关注我国汽车自主品牌的发展,非常希望我们这一代人能够看到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质量能和外国品牌媲美。"  相似文献   

10.
段喜茹  杨与肖 《经营者》2013,(1):204-217
中国汽车业的竞争是全方位的,某种意义上,零部件竞争更为激烈。就整个市场形势来看,自主品牌零部件现状远比企业堪忧,基本上是国际品牌独占鳌头。《汽车商业评论》为您选择了过去一年值得关注的十大零部件企业,它们代表了这个行业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11.
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发展模式探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通过对中国汽车品牌发展及其现状的分析,结合目前中国汽车市场的实际情况,通过对品牌和技术两个因素的分析,提出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发展的三种模式。  相似文献   

12.
段喜茹  杨与肖 《经营者》2013,(2):204-217
中国汽车业的竞争是全方位的,某种意义上,零部件竞争更为激烈。就整个市场形势来看,自主品牌零部件现状远比企业堪忧,基本上是国际品牌独占鳌头。《汽车商业评论》为您选择了过去一年值得关注的十大零部件企业,它们代表了这个行业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13.
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汽车工业.企业只有拥有发展自主产品,才能不断发展。在上汽股份”十一五”规划中,为自己定下了生产60万辆自主品牌汽车目标,其中.乘用车20万辆,商用车40万辆。为此,上汽将推出发展自主品牌汽车的多项措施,以确保这一目标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4.
10月5~9日,在2011首届环北京职业公路自行车赛整个赛程中,数十辆悬挂着钻石标的中国自主品牌福田汽车一直伴其左右。这家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多年来一直热心公益事业,默默为多项体育赛事的成功举办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15.
我国汽车产业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经历初创阶段、合资模式主导的发展时期、自主品牌涌现及竞争发展时期、产业相对成熟及对外投资起步阶段四个阶段之后,中国汽车工业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2009、2010年连续两年产销量世界第一,中国已然成为世界汽车生产大国和汽车消费大国.但与国际汽车巨头相比,在长度、深度和宽度上还是有着巨大的鸿沟.随着国际汽车巨头不断渗透中国汽车市场,国内市场竞争如火如荼;潜在的国内市场虽然给了自主品牌汽车巨大的空间发展,但市场份额的瓶颈最终会成为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发展道路上的一道坎.我国自主品牌汽车想要谋取长远的发展;就只能响应“走出去”战略,在国际市场上摸爬滚打,寻求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6.
2010年,中国汽车市场1800万辆的销售成绩,创造了世界汽车行业的神话。然而,进入2011年,随着汽车消费刺激政策陆续结束,通胀压力居高不下,各地相继限牌等一系列不利因素对中国汽车市场的影响开始逐渐彰显。2011年前两个月的销量数据也清楚地显示,中国汽车市场告别疯狂,回归理性。这对所有参与到中国汽车市场的企业,特别是致力于发展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的企业来说都是严峻的考验。  相似文献   

17.
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产品在国家的扶持下正逐步走向国际化,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也面临着从政策法规约束、市场及技术壁垒、品牌和企业国际化运作欠缺等诸方面的阻滞.本文通过对海外营销中所面临问题的分析,提出自主品牌汽车国际化过程中,在宏观政策、技术研发、品牌建设及海外渠道开拓等方面的策略分析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经过高速发展,我国汽车制造业形成了多品种、全系列的各类整车和零部件生产及配套体系。然而我国汽车制造业仍然以合资企业占主导地位,自主品牌所占比例远远低于外资品牌,虽然表面上为中方控股,但实际经营中外资更有话语权。另外,我国的汽车集团达不到规模经济要求,企业数量多、规模小,产品技术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这些问题都与汽车制造业的资本结构密不可分。一、汽车制造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笔者结合国内外学者对资本结构的研究现状和我国具体国情,总结出以下四个影响汽车制造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因素。分别为:所得税税率、非负债类税盾、企业盈利能力、实际控制人类别等。  相似文献   

19.
中国汽车工业在被确定为支柱产业之后的18年里,几大巨型国家重点企业竟然没有生产出一辆自主品牌的轿车。业内专家呼吁,中国汽车工业必须走自主开发之路,否则,在开放的国际环境下,中国汽车工业将不复存在。  相似文献   

20.
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增长给能源和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加快汽车行业节能减排是推动汽车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虽然我国已初步建立了汽车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标准、法规及管理体系,但是,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仍然存在缺乏先进节能技术且大型化发展趋势明显、企业平均油耗总体较高,环检合格率明显低于合资品牌,且随行驶里程裂化明显等问题。与合资品牌汽车相比,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在产品节能减排技术、产品质量管理、发展理念创新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未来应从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理念创新等方面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