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章在对江苏省城市化与产业结构演化进程描述的基础上,对两者之间的长期与短期的相互关系采用VAR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是:江苏省产业就业结构高级化是城市化进程的显著原因,而产业结构高级化进程对城市化的作用不显著;城市化均不是第三产业总产值占比和总就业占比结构的显著推动因素。相应提出三点政策建议:1加快落实新型城市化的核心要义;2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幅提升二三产业吸纳劳动能力;3促进城市化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城市化与产业结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小瑜 《企业经济》2002,(11):17-18
我国的工业化是在计划经济时期推进的.计划推动的工业化不同于市场推动的工业化,它的产出结构与需求结构相分离,人为因素导致了片面性,并阻碍了工业化进程中市场机制的形成和作用.它除了表现为人均收入水平很低的条件下的强制性高速推进工业化,以及工业化与市场化的割裂,还表现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脱节.计划经济的产物--户籍制,使我国在工业增加值比重大幅度提高的同时大量的农业人口仍然居高不下,农业剩余劳动力不能真正向城市转移.这种城市化远远滞后于工业化的状况至今不能得到大的改观.  相似文献   

3.
城市化进程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密切相关。适度的城市化进程会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而城市化滞后则会阻碍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结构的调整同时也会影响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城市化和产业发展有内在动力学关系,理论上应该发展阶段一致,步调统一,才能相互促进使系统健康和谐发展,但受地区差异影响,我国一些地区城市化和产业发展并不一致,本文以西宁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发展不和谐因素,并为消除此种状况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城市化会通过人力资本集聚影响产业结构调整。基于此,本文选择2003~2018年我国31个省际面板数据予以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城市化通过人力资本集聚提高了全国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指数;人力资本集聚对产业结构合理化作用在东部最大,对产业结构高级化作用在中部最大;城市化对人力资本集聚作用在中部最大;产业结构调整对城市化作用在东部最大。因此,长期产业结构调整应强调城市化的主体地位,强化人力资本集聚,有效发挥人力资本集聚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产业结构变化与城市化相互作用关系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学、协同学的相关理论与框架建立距离协调度模型,对京津冀地区2005-2015年期间的产业结构与城市化协调发展水平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京津冀产业结构与城市化发展水平逐年提升,而且城市化发展水平总体高于产业结构发展水平;(2)京津冀产业结构与城市化的协调度保持在较高水平,但存在一定的起伏波动。北京的协调度水平高于天津和河北,三地之间的协调度差距呈逐渐扩大的趋势;(3)京津冀产业结构与城市化综合发展度逐渐提高,北京的综合发展优势随时间推移更加显著,天津与河北的综合发展度差距逐渐缩小;(4)京津冀产业结构与城市化协调发展度总体呈平稳增长态势,但地区间仍存在明显差异,津冀两省市的产业结构和城市化协调发展水平与北京相比差距明显。  相似文献   

7.
在内蒙古现代发展进程中,城市化与产业结构优化问题一直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内蒙古东部地区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篇文章从以上几方面分析内蒙古东部地区城市化和产业结构优化现象。  相似文献   

8.
9.
新型城镇化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同步协调推进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具体特征.本文基于安徽省2010-2017年各地市相关数据,通过构建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测算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程度,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对16地市的耦合协调度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说明:从总体演化趋势来看,安徽各地市耦合协调度一直呈上升趋势,大部分地区耦合水平从初级...  相似文献   

10.
为探寻发达国家城市化的经验与教训,对美、英、法、德、日五国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对美、德两国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进行了格兰杰因果检验。研究发现,以美国为代表的内生集中型城市化模式和以德国为代表的外生均衡型城市化模式代表了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当中的两种不同模式。其中,德国模式不仅在快速城市化的同时避免了严重的"城市病",而且对产业结构升级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城市化与产业结构调整是新时期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一方面土地作为一种重要生产要素,对提升城市化水平、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起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我国土地价格存在着双重扭曲,这又加大了城市化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困难。文章运用最新的面板VAR模型,利用1998—2011年间我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从三者间的影响机理、因果关系、动态路径等三个方面进行全面考察,并将东中西部不同区域进行对比分析,为各地区因地制宜制定符合自身发展阶段的城市化、土地价格和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12.
甘肃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的量化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构建城市化综合指数和生态环境综合指数的指标体系,利用协调发展度模型,对甘肃省1990-2006年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演化的趋势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城市化指数和生态环境指数都呈线性增长,协调发展度指数也呈现一种线形的上升趋势。从城市化综合指数和生态环境综合指数曲线看出,2003年以前城市化发展滞后于生态环境建设,导致甘肃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一直以中低度协调为主。当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生态环境也会有所改善,两者的耦合关系才会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13.
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及反馈机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产业结构的演变与区域城市化存在互动机制。一方面 ,产业结构的有序演变引起城市化动力机制的变化 ,使区域城市化表现出不同的地域模式 ;另一方面 ,城市化对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变具有支撑、拉动、载体等作用。本文探讨了两者间的作用规律 ,并建立了调控模式  相似文献   

14.
<正>一、重庆市城市化现状特征及其成因分析(一)城市化的测度指标关于对城市化发展水平的测量,国内不少学者提出了许多不同的测算方法和公式。因而现有文献中对城市化水平的测定大多采用人口比重指标,人口城市化水平就被界  相似文献   

15.
中国城市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耦合机制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利用协同论思想建立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之间的耦合模型,通过构建耦合作用的指标体系,计算出中国主要城市的耦合关系值,并利用相关分析研究其驱动力.结果显示:2008年中国主要城市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交互耦合基本处在颉颃时期,耦合度明显存在着地城差异;耦合协调度表现为发达城市一般高于落后区的城市,高土地利用效益对应着高...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产业结构的视角对中国城市化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2011年中国各省的人口、经济数据进行检验,得出的基本结论为:2011年中国的平均城市化水平为51%,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第三产业对城市化有正的影响显著,第二产业比重对城市化水平有负的显著影响,人均GDP的影响也较为显著。第三产业是推动城市发展的有利武器,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是加速城市化进程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7.
通过构建产业结构升级与高质量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 耦合协调模型,计算出2013-2018年青海省产业结构升级与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水平,对两系统的现状及耦合情况进行分析.研究认为:产业结构升级综合得分呈上升趋势,产业结构高度化具有明显优势但合理化程度相对不足;高质量发展综合得分整体呈上升态势,但仍需加强市场...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运用动态计量方法对北京城市化水平与第三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分析结果表明:第三产业发展长期内对城市化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城市化对第三产业发展的影响却比较小;Granger短期因果关系检验发现,在短期内,第三产业发展是城市化水平提高的原因,反之则不成立。  相似文献   

19.
城市化与产业结构优化——基于湖南省的动态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城市化与产业结构综合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建立VAR模型对城市化综合水平与产业结构相关指数的关系进行动态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化综合水平对产业结构综合指数、产值结构综合指数、就业结构综合指数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城市化与产值结构综合指数存在唯一的长期均衡关系,且对产值结构的影响短期内为正、长期为负.城市化综合水平对产业结构综合指数与就业结构综合指数无论从短期还是长期来看均具有持久的正向效应,并且其冲击长期内能解释产业结构预测误差的70%左右.城市化是促使湖南省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重要因素,整体上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20.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互动关系及其政策含义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产业结构是解释经济增长的核心因素,而产业结构的演变则受到多种因素的作用,其中,劳动力要素是最为关键的要素,就业结构是衡量和影响产业结构演变的重要因素。我国目前和今后将面临产业结构较大的调整,必须在认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相互作用机理,以及相互作用条件的基础上,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劳动力市场政策等措施以实现产业优化和增加就业的两重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