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亮 《宁波经济》2008,(1):36-38
党的十七报告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按照这一指导思想,构建和谐社会既是宁波当前经济发展的一项紧迫工作任务,也是宁波社会发展的长期奋斗目标。公共财政调节与构建和谐社会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新通辽,必须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突出加快发展,坚持统筹发展,促进协调发展,把发展与和谐有机统一起来,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本领,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大力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3.
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途径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的重要精神动力,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探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途径,有利于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力,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促进社会文明发展,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社会意识形态根基。  相似文献   

4.
石玉亭 《发展》2007,(7):102-102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对和谐社会的认识不断深化,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开拓了新局面。新世纪新阶段,构建和谐学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把甘肃行政学院建设成和谐学院是广大教职工的共同愿望和奋斗目标。我们要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遵循的原则,努力构建和谐学院,不断开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这要求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视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问题,把握和谐和矛盾的辩证关系、社会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和矛盾不能被消灭等重要问题,并发挥主观能动性来化解矛盾,以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6.
社会和谐是人类社会数千年的梦想和愿望,在剥削阶级统治的社会里是不可能实现真正的社会和谐的,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实现真正的社会和谐。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根本特征;社会和谐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最本质特征;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实现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低碳经济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和解,它的发展模式、运行机制与社会主义发展方向高度一致。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和谐的社会,全面和谐发展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涵。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客观要求,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以及低代价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坚持推进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不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是要坚持通过发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社会和谐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要着力解决社会弱势群体的发展问题,努力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要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构建“小政府,大社会“,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要坚持以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为标准,果断治理社会问题,有效化解社会矛盾,保持社会协调稳定快速发展和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  相似文献   

9.
一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过程,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我们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与时俱进地研究和部署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重大问题,明确提出了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进一步  相似文献   

10.
董国书 《发展》2008,(2):82-83
一、深刻认识构建和谐企业的重要意义 (一)构建和谐企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在我国现阶段,只有不断发展生产力,才能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让全体人民得到实惠;只有不断提高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才能使社会充满活力,同时为更多的人提供就业机会,实现安居乐业和社会和谐。而构建和谐企业,有利于理顺企业各种关系,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快企业健康发展,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安定团结,使社会成员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1.
企业和谐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基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要建设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发挥好思想政治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就必须不断地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化解不和谐因素,使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畅通无阻。  相似文献   

12.
朱涛 《发展》2007,(6):18-1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根本的就是促进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十一五”时期,中共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委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又好又快的发展主题,坚持和谐共享的发展方向,以发展促和谐、以和谐求发展,全力加快新型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力争全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新突破和新跨越,努力建设经济繁荣、人民富裕、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新白银。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历史任务。企业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积极发挥作用,通过企业自身的和谐建设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建设和谐企业,必须处理好以下五个关系。  相似文献   

1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党的十七大报告深刻阐述了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辩证关系,对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作出全面部署,为我们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指明了方向。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过程中,山西省把加快科学发展、建设和谐山西、致力求真务实作为全省工作的总体要求,把改善民生、促进民和、确保民安作为建设和谐山西的着力点,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采取了一些新举措。  相似文献   

15.
新世纪新阶段既是重要战略机遇期,又是社会矛盾凸显期。当前我们社会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已成为社会稳定和发展的严重威胁,要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必须正确应对当前社会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大力促进社会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就是妥善处理各种矛盾,不断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的过程。我们要认识到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矛盾存在的客观性、长期性和复杂性,高度重视妥善解决矛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建立健全妥善处理矛盾的社会机制,促进人际和谐,维护社会稳定,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6.
“农业兴、基础牢,农村稳、天下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业农村繁荣和谐发展,是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重点。近年来,乐亭县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载体,不断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全面促进农民增收,统筹推进社会事业进步,实现了农村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七大旗帜鲜明地指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实践告诉我们:和谐不离发展,发展为了和谐。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的重大理论创新。和谐烟草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化及其相关服务应该被纳入基本公共服务范畴,通过信息化应用提高人民群众的社会参与能力,进一步促进社会公平和公正。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应该将信息化作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从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9.
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十六大以来不断深化认识并明确提出的一个重大战略任务。要实现社会和谐,首先党内必须要和谐,要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最终完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要做到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0.
陈瑶瑶 《北方经济》2012,(23):83-84
一、社会主义和谐经济理论的提出 社会主义和谐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在不断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我们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与中国经济建设相结合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