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政府、消费者以及其他外部机构均对于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倍加关注。企业试图借助社会责任投入提升企业形象,但实际上并未真正执行或对效果进行夸大的行为被称为“漂绿”。本文就企业“漂绿”行为对财务绩效的影响关系做出探究。本文构建了企业的同行相对“漂绿”分数来衡量企业的“漂绿”程度,并在此基础上以我国349家A股上市公司2017—2020年的1261个样本为对象,实证检验了企业“漂绿”行为与企业财务绩效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并对企业以及政府部门和监管机构提出建议,以期减少企业“漂绿”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企业为追求利益而采取的"漂绿营销"行为不仅是对消费者的欺骗,更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对真正的绿色商品市场的正常运行造成了严重影响。为了促进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应当在法律层面规制这种"漂绿营销"行为。  相似文献   

3.
随着全球范围内绿色浪潮的兴起与扩展,漂绿行为愈演愈烈,国内外学者从多个方面对漂绿行为进行了研究未来漂绿行为的研究有必要继续深入下去,实证研究也有待丰富.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政府、企业和公众的重视,企业开展内部环境审计的需求越来越高,但与此同时企业的"漂绿"行为也愈演愈烈。本文从内部环境审计和"漂绿"行为出现的原因说起,分析企业是如何在内部环境审计和"漂绿"行为之间进行选择,并指出如何减少"漂绿"行为和促进企业内部环境审计工作开展。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政府、企业和公众的重视,企业开展内部环境审计的需求越来越高,但与此同时企业的“漂绿”行为也愈演愈烈。本文从内部环境审计和“漂绿”行为出现的原因说起,分析企业是如何在内部环境审计和“漂绿”行为之间进行选择,并指出如何减少“漂绿”行为和促进企业内部环境审计工作开展。  相似文献   

6.
《商》2015,(37)
近年来因为企业的逐利行为,漂绿营销这种可以实现企业低成本的营销方式逐渐成为某些企业的理性选择,但是这些企业往往会在企图以低成本获取高利润的基础上对消费者做出虚假承诺。而当绿色、环保、生态的概念深入人心时,期望获得绿色产品的消费者们极有可能会为了一个有绿色标志、一段带有绿色信息的广告、一则关于绿色消费的广告等因素购物,他们这种不理性的绿色消费加剧了企业漂绿营销的泛滥。  相似文献   

7.
《商》2016,(2)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问题也愈发严重并暴露在公众视线中。根据《上市公司披露指南》,企业会自愿或强制的披露相关环境信息。《南方周末》从2009年开始已经连续六年公布"年度漂绿榜"中可以看出,"漂绿"行为愈演愈烈,环境信息质量不能得到保证,为了减少信息不对称、维护企业良好的环保形象、减少"漂绿"行为,凸显了企业环境审计工作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8.
审计作为环境治理的重要监督主体,利用审计的预防、监督、评价及鉴证职能有效预防及治理ESG报告漂绿行为,可以确保企业环境治理和社会责任履行与ESG报告信息披露相一致。然而,仅借助企业单一的内部审计工作无法满足审计全覆盖的要求,漂绿治理效果有限。文章以ESG报告的审计协同反漂绿为研究课题,充分调动三大审计主体参与ESG报告反漂绿工作。通过打造三方审计协同反漂绿机制,并将其应用于实际案例企业之中,以优化审计资源组合,形成审计监督合力。  相似文献   

9.
杨波 《财贸研究》2012,(5):33-37
基于中国经济社会处于转型期的背景,运用不完全信息漂绿博弈模型,讨论绿色消费品市场中信任对交易和规制政策效果的影响,发现信任的高低对漂绿现象出现的概率大小和漂绿治理政策的效果起到了关键作用。应通过参与和透明的方式,提高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信任度、消费者和生产者对绿色产品相关规制政策的信任度,最终达到增强漂绿治理政策效果。  相似文献   

10.
网络消费者行为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义锋  薛君 《商场现代化》2006,(24):146-147
网络零售的崛起使网络消费者行为研究得到了众多学者的关注,这一领域的研究对于企业了解网络消费者行为的特点,从而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有一定现实意义。本文拟对这一领域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以期对我国网络经济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1.
孙伟  杨海婷 《北方经贸》2014,(11):39-40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在借鉴前人成果的基础上,首先分别阐述了社会责任理论和消费者响应理论。然后,基于消费者行为理论的分析,从三方面提出了基于消费者行为的企业社会责任实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在企业管理理论研究中,很多专家学者多从提升企业的技术、品质、管理等这种"硬实力"方面着手,而对于原产地形象这种"软实力"的探索相对较少。国外有学者研究表明,原产地形象与消费者购买决策之间有着直接相关性,企业必须了解影响、主导消费者购买意愿的主要因素,才能从根源上找到刺激消费者购买欲望的方法,从而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国内学者对原产地问题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文章主要通过调查问卷的方法分析原产地形象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有机食品消费者行为的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回顾了有机食品消费者行为研究的基础上,评介了西方学者在有机食品消费者轮廓、消费动机以及消费者态度和行为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扼要指出了西方学者的研究成果对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王卫红 《江苏商论》2004,(10):24-26
我国正走向消费主导型经济时代,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对消费需求的研究已引起普遍关注。中外学者关于零售消费者行为的相关理论,对零售业的经营管理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政府和企业应采取相应政策重视我国零售业发展。  相似文献   

15.
“漂绿”环保六宗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关公司环保报道造假被称作“漂绿”。面对越来越多的“漂绿”行为,北美一些国家的政府和标准制定组织,已经开始尝试对这一行为予以治理。  相似文献   

16.
冲动性购买的现象在目前的消费者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也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但冲动性购买行为的概念、影响因素和心理机制等方面还缺乏一致性。笔者在阅读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冲动性购买行为的概念、原因和动机、影响因素和网购中的冲动性购买行为进行了总结归纳。本文不仅归纳总结了有关学者的研究成果及相关理论,而且还根据学者们研究的结果和结论,提出了针对企业营销管理者以及消费者的启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西方消费者行为影响因素模型的解构与前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静 《商业时代》2008,(2):23-24
有关消费者行为的研究正越来越受到学者的重视.本文试图通过对影响消费者行为因素的有关研究成果的分析,探明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从而对消费者行为的一般和本土化研究产生裨益.本文认为,消费者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正从单独研究消费者的理性行为,转向研究消费者的感性行为和消费者与环境的互动行为.  相似文献   

18.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最新发布的信息,截至2016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10亿,上半年新增网民2132万人,增长率为3.1%。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1.7%,与2015年底相比提高了1.3%。超过全球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超过亚洲平均水平8.1个百分点。其中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2015年底的90.1%提升至92.5%,网民上网设备进一步向移动端集中。随着广大学者对消费者行为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互联网背景下的消费者购买行为和移动电子商务环境中的消费者购买行为在近几年也被逐渐关注。众多学者进行了基于传统消费者购买行为理论的研究,本文从更实际的角度去分析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致力于提出更有实践价值的结论及建议。  相似文献   

19.
企业社会责任问题与员工组织认同问题在当今社会己日益凸显,人们对这两个领域的研究也越来越关注。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复杂性,使得许多学者将研究转向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某一利益相关者的行为影响之上。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当中,学者们大都以消费者为研究对象,而相应的企业社会责任对员工的行为影响研究则还相对缺乏。本文针对企业社会责任与组织认同问题进行研究综述并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20.
假冒产品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对于假冒品,中西方学者都做了大量的研究。国内主要侧重于研究供给方,分析企业的造假动机,而国外的学者的兴趣点在于需求方,调查研究消费者为什么购买假冒产品。需求的存在,给了造假者驱动力,抑制需求能有效地治理假冒品。本文在总结归纳国内外对假冒品购买行为的基础上,结合自我建构理论,提出了自我建构类型对消费者购假行为的影响,为消费者购假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