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时事博览     
令人可惧的下一代据美国国防部行为研究室调查,美军人子女比非军人子女看电视的时间要长。据统计,有:55%年龄在3-5岁的军人子女,日均看电视超过3小时,14%的军人子女看电视时间超过了5小时,而非军人子女日均看电视超过3小时的只占43%。据调查,陆军子女看电视的时间比  相似文献   

2.
民粹的危害     
石康 《中国企业家》2011,(11):143-143
民粹们有可能赞成一种形式上的假民主,因为任何长期的努力都会令他们不耐烦,只有欺骗才能暂时缓解一下他们的焦虑与暴躁中国民粹恶意十足,到了恣意泛滥的地步。在中国,越拥有信息的人,越是沉默不语,  相似文献   

3.
王思 《活力》2009,(4):62-62
幼儿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个性和行为习惯发展的关键期。然而,幼儿园的很多幼儿存在任性、脾气暴躁等不良个性特征,这些可能成为他们健康心理的形成、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以及今后发展的隐患。因此,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成是当今幼教领域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通过观察、分析、记录,以幼儿阿牛为例,浅谈一下任性幼儿的行为矫治。  相似文献   

4.
1879年,弗朗西斯·沃尔克——后来成了美国经济学会的第一任主席——在一篇短文中想解释“为什么普通人往往看经济学家不顺眼”。是因为,“传统和信念把人及其职业、环境联系起来,并令他们做出有违经济理论预测的行为”。  相似文献   

5.
《中国总会计师》2013,(1):157-157
最近一项研究指出.偶像剧看多了.极有可能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判断能力以及逻辑性等。研究人员发现,看完一段电视或电影,甚至小说后.人的行为、思考方式等会不知不觉受到影响.与片中的情况趋于一致,这被称为“行为同化”作用。  相似文献   

6.
王英波 《活力》2010,(10):179-179
作为20世纪最大的文化神话,电视的发明的确为人类开拓了全新的视听时空.成了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电视不管内容如何.人性化是一个永恒的发展趋势。因为电视是给人看的,电视在这里我们不要仅仅把它理解成一个媒体。电视首先是精神产品,其次是媒体.电视既然是精神产品.那么电视就要人性化.要从各种方面各种角度去满足普通的电视观众的情感需求,而且是做得越细越好。  相似文献   

7.
表面看,这只是又一个好运的互联网新秀。但越仔细了解这家公司,你会越觉得他们的成功是有计划出来的,而非巧合——也许这才是Facebook最牛的地方。  相似文献   

8.
以2012—2015年沪深两市存在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在重大缺陷存在的前提下,采用局部可观察双变量Probit模型,从已存在缺陷的识别和披露两个方面,考察管理层过度自信和短视等认知偏差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行为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管理层过度自信程度越高,公司越可能降低对缺陷严重程度的认定,从而导致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中的行为选择问题;管理层短视程度越高,公司越可能隐瞒所识别的重大缺陷,从而导致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中的行为选择问题。进一步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行为选择的方式正在发生变化,即从隐瞒重大缺陷逐渐转变为降低重大缺陷的严重程度进行披露。在该情形下,管理层过度自信和短视等认知偏差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行为选择的影响仍然显著。研究结论对于有效治理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行为选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据德国最近一项民情调查显示,该国竟有150多万人对电视节目不感兴趣,这些人中,大部分是高学历和高收入的社会“精英”。进行该项民情调查的汉堡大学内菲娜教授说,不喜欢看电视的人可以分为几种:一种人认为现在的电视节目水平太低,与他们头脑中“正宗的生活方式”概念不符;一种人因为工作太忙又无规律,没有更多的时间收看电视;另一种人则宁愿外出旅游、在酒吧里喝酒聊天,也不愿意把光阴留给电视机。内菲娜发现,接受调查的人中多有以前酷爱电视者,但他们后来却像坚定的戒烟者一样,生生戒掉了看电视的习惯。究其原因,这些人认…  相似文献   

10.
阮洪利 《活力》2012,(10):210-210
目前,我国的电视媒体市场已经初步形成,并正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逐渐过渡。在这个阶段,电视媒体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为对观众“眼球”的争夺,实质上也就是对观众注意力和忠诚度的争夺,观众已经不再是过去坐在电视机前被动的收视者,而是有了更多的选择权力。电视媒体为了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取得终极胜利,他们的态度和行为已经开始向观众大幅度地倾斜,观众在收视行为中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11.
在如今的社会生活中,电脑、手机、电视等各种电器是越来越多了,由此也产生了一个令人担心的新问题,那就是电磁辐射。例如,有人担心无线路由器发出的WiFi信号是不是有辐射?手机越智能,辐射是否越大?微波炉辐射排名第一,会导致人体癌症的发生?还有帖子称,别看电吹风个头不大,但是它的辐射惊人……问题真的有这么严重吗?市面上因此衍生出来的防辐射产品真的管用吗?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到底有没有影响呢?正确认识辐射很有必要,为此本刊记者专门走访了福建省质检院。  相似文献   

12.
董鑫 《活力》2014,(17):54-54
目前,我国的电视媒体市场已经初步形成,并正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逐渐过渡。在这个阶段,电视媒体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为对观众“眼球”的争夺,实质上也就是对观众注意力和忠诚度的争夺,观众已经不再是过去坐在电视机前被动的收视者,而是有了更多的选择权力。电视媒体为了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取得终极胜利,他们的态度和行为已经开始向观众大幅度地倾斜,观众在收视行为中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2006—2012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CEO年龄对企业风险承担与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CEO年龄越年轻,企业风险承担水平越高;CEO年龄越大,企业风险承担水平越低。进一步研究发现,年龄越大CEO的这种风险规避行为会导致资本配置行为的扭曲。具体来说,与年龄较年轻的CEO相比,年龄较大的CEO更容易导致投资不足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文章基于2021年中国高校学生消费与借贷行为调查所收集的数据,实证分析了消费观念和理财能力等因素对高校学生校园借贷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靠借贷消费以维持生活水平的非理性消费观念,会显著增加大学生的校园借贷行为,并由此会导致借钱被拒绝的可能性上升;个人理财能力越好,则进行借贷消费或网络借贷的可能性越小,并且良好的理财习惯有助于降低学生紧急情况下的筹钱难度和借钱被拒绝的可能性。不仅于此,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利用借贷进行消费和借钱被拒的可能性也越小;金融常识素养高的学生在筹钱时遇到的困难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5.
他,曾是一个“头脑愚钝的孩子”。从小学到中学,身材矮小的他却酷爱打架。还因此缝过13针,挨过处分,并转过3次学。母亲旱已对他失去信心,脾气暴躁的父亲则经常对他拳脚相加,却于事无补。一次偶然,父亲在打他的时候,他选择了用英语还口,父亲听不懂,他觉得挺过瘾,就爱上了英语,而且越学越带劲。于是,从13岁起,他就骑着自行车载着...  相似文献   

16.
当前关于人才聚集问题的研究已引起学术界及实业界的广泛关注。从已有研究文献看,似乎都与市场信息安全这一假设相联系。然而,现实中的大量问题与此假设相悖。本文在阐述市场信息不安全,不对称的基础上,分析揭示了影响人才聚集的更深层原因,并提出政府、企业及相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羊群行为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7.
本文搜集了中国民营上市公司高管政治联系和大股东资金占用的数据,明确区分了民营上市公司政府官员类政治联系和代表委员类政治联系,在此基础上实证检验政治联系是否有助于抑制大股东资金占用.研究结果表明:代表委员类政治联系显著抑制了民营上市公司的大股东资金占用行为,且代表委员类政治联系层级越高,对大股东资金占用的抑制作用越强;政府官员类政治联系与民营上市公司的大股东资金占用正相关,但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刘兵 《乡镇论坛》2014,(17):27-27
父母一直住在乡下的老房子里,喂鸡养狗,种菜养花。闲下来时,就邀左邻右舍的大婶老伯在院子里聊聊天,打打牌。平日里,他们粗茶淡饭很少看电视,大热天的有时连电扇也舍不得开。尽管生活平淡,但老两口却很少生病,精神上充实快乐。  相似文献   

19.
《辽宁经济统计》2009,(3):44-44
研究人员发现,那些白天经常不留神就睡着的人,患中风的几率要比普通人高2到4倍,人们在看电视或看报纸时打瞌睡很有可能发生中风。  相似文献   

20.
还不完的情     
上级派他去一个偏僻山区支农,他要去的村没有通车,走三天两夜才到。进村第一天,人们全跑出来,站在山坡上,像看一个怪物那样看他。他们木讷的表情让他吃惊,这里没有电视,手机也没有信号,村主任连小学都没毕业。他在心里计算,这比他所在的城市落后一百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