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尽管老鼠仓频频发生让人痛心,但依然不得不承认,中国公募基金的监管其实是最严格的。基金总数早巳突破1000只,而每年被查的老鼠仓只有几例,只是极个别事件,投资者没必要恐慌。  相似文献   

2.
3.
李晔斌 《金融纵横》2009,(7):I0045-I0045
投资者在具体的基金产品投资过程中,选择赎回的时间是非常重要的。选择赎回时机不当,不但不能完成赎回基金的目标,还会带来一定的投资损失,需要投资者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4.
股市里有句话,会买的是徒弟,会卖的是师傅,会空仓的是掌门,你愿意去学习卖点,证明你已经要向着一个更高的阶段成长了。今天就说说基金的卖点。 购买基金,很多朋友会自己去思考卖点,但是最近的市场一直很复杂,多空两端的叫嚣声音都非常大,一到这种复杂的市场,有的投资者会问这么好的市场我是不是可以进入了?有的投资者会说涨得好好,好害怕,我要不要赎回了?在高位持有基金时候的操作,就涉及所谓的卖点。  相似文献   

5.
韩靓  于建科 《南方金融》2012,(3):64-69,86
基金赎回之谜是中国基金业的特有现象。本文通过构建包含投资者异质性、投资者信息搜索行为两种因素的投资者选择模型,证明了基金赎回之谜的存在,并进一步发现了另一种形式的基金赎回之谜:基金资金净流入与基金收益波动性呈反向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面板数据模型证实了这种赎回异象的存在。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2008-2018年我国混合基金与债券基金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混合基金不存在"赎回异象",债券基金上期业绩存在"赎回异象";混合基金净赎回与金融发展程度正相关,且在证券市场走势下降大于36%时存在"赎回异象";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均不存在"赎回异象",个人投资者对短期业绩更关注.建议继续完善我国基金市...  相似文献   

7.
开放式基金的“赎回困惑”现象研究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本文研究发现,基金业绩增长、分红金额、已上市时间、基金规模、基金类型是影响基金赎回的重要因素.我国开放式基金存在着"赎回困惑",即基金赎回率与业绩增长正相关,而且资金净申购不是出现在业绩增长最高时而是最低时.  相似文献   

8.
中国开放式基金赎回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中国29只偏股型开放式基金的面板数据分析,本文研究发现基金的赎回与股票市场行情、基金的规模、基金单位累计净值与净值增长率有关.其中与国外成熟市场不同的是,中国开放式基金的赎回与基金业绩成正相关,即业绩好的基金面临的赎回压力也大.本文分析了此异常现象的原因,并针对基金赎回、维护基金投资者的利益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投资者视角,采取动因分析的方法,从宏观与微观两个角度对开放式基金的赎回行为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影响投资者赎回的宏观因素主要包括政局因素、法律因素、宏观经济背景和地区文化因素;而对于个体开放式基金而言,微观因素主要包括基金收益率、基金分红、基金收益的风险、基金规模、基金的持有结构、基金的存续时间、基金业绩的排名、基金家族的规模、基金费率以及其他基金特征因素。通过动因分析,我们能够找到对开放式基金赎回行为有影响的因素,并展开进一步的研究与实证。  相似文献   

10.
阎红 《证券导刊》2009,(15):27-28
在没有大幅增量资金入市的背景下,如果指数运行到3000点附近,或将进入赎回敏感区。而此轮反弹行情抄底的投资者,在经济基本面前景不明朗的情况下,在阶段性顶部出现时也将有赎回冲动。  相似文献   

11.
2008年4月24日起,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由现行3‰调整为1‰.面对市场利好政策,市场出现反转迹象,许多原本打算长捂手中基金的投资者开始犹豫,赎回手中基金的时机是否已到?无论当前市场情况如何,遇到以下几种情况时,投资者不妨考虑赎回基金.  相似文献   

12.
《中国投资管理》2011,(3):23-23
由于股市震荡,不少投资者青睐基金定投业务,因为基金定投可以通过长期平均成本来回避短期市场风险。然而长期定投基金并不一定包赚不赔,其收益水平很大程度取决于赎回的时机。  相似文献   

13.
我国开放式基金赎回问题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屈飞  姚敬 《海南金融》2008,(12):42-45
我国开放式基金自诞生以来,得到了迅猛发展,但始终面临较大的赎回压力,本文对我国开放式基金面临的赎回问题进行了描述,从实证角度对影响开放式基金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从基金监管者、基金管理公司、基金投资者三个层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开放式基金自成立以来迅速发展,但与此同时却经常面临着大规模的赎回.本文重点运用2005年的开放式基金季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我国目前开放式基金存在赎回异常现象,净赎回率和业绩增长呈现正相关.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分析,为基金管理者就开放式基金的发展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开放式基金赎回问题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楠  李维林 《济南金融》2006,59(9):53-54,57
我国的开放式基金自成立以来迅速发展,但与此同时却经常面临着大规模的赎回。本文重点运用2005年的开放式基金季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我国目前开放式基金存在赎回异常现象,净赎回率和业绩增长呈现正相关。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分析,为基金管理者就开放式基金的发展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当上市公司的股价因受到外生性冲击而低于股票基本价值时,公司管理层有较强的动机通过策略性信息披露维护股价,来提升管理层的个人财富,完成股价相关的管理层绩效考核,避免上市公司成为其他公司的并购对象。本文以2010~2017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和公募基金为研究样本,利用公募基金赎回作为公司股价的外生性冲击,构建季度基金赎回冲击指标,研究了上市公司在股价受到基金赎回冲击时的策略性信息披露行为。实证研究发现当公募基金赎回对公司股价造成负面冲击时,公司管理层不仅会倾向于降低公告的季度总披露数量,而且会选择性地提高利好公告的季度披露数量,并降低利空公告的季度披露数量,以便减缓外生性负面冲击对股价造成的下跌压力。大型上市公司和高估值上市公司更有可能通过策略性信息披露的方式维护公司股价,经过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研究后本文的结果依然成立。  相似文献   

17.
自从我国第一只开放式基金发行以来,开放式基金的发展一直受到赎回的严重制约,本文对影响开放式基金赎回行为的因素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为基金管理人控制赎回规模,减少流动性风险,稳定证券市场提供相关规避对策.  相似文献   

18.
王重阳 《时代金融》2014,(3):254-255
开放式基金它通过申购赎回产生的"优胜劣汰"机制对基金管理人形成有效的约束。但我国开放式基金赎回情况与成熟资本市场表现不同,存在基金业绩越好,赎回率越大的"逆淘汰"异象。本文剖析中国开放式基金"赎回之谜",并从行为金融学的视角做出解释,进而提出相关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谈到基金投资,大部分基民都能说上两句:"涨了?跌了?今天你买了吗?你赎回了吗?"其实除了申购、赎回,很多基金公司还提供基金转换服务.所谓基金转换,是指投资者想换基金时,可以将原来持有的基金份额,直接转成同一基金管理公司旗下的其他基金份额,而不需要赎回原有基金.  相似文献   

20.
从大比例赎回反思我国开放式基金的营销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开放式基金净赎回现象比较突出,流动性风险凸显,已危及到基金业的健康发展.因此,重新思考基金的营销模式,避免大比例赎回,就成为业界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致力于从营销角度对国内开放式基金的净赎回现象进行分析,并为基金管理人控制赎回规模、减少流动性风险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