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杨继生  向镜洁 《金融研究》2015,485(11):40-57
货币政策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引导流动性进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因此货币资金的配置效率至关重要。本文基于交互效应面板分位数回归,测度货币政策对实体企业流动性的异质性效应。研究发现:在样本期内,实体经济流动性配置陷入了资金越充裕的企业越易于获得融资,越易于获得融资的企业资金越充裕的窘境。这种流动性配置的“马太效应”具体表现为,货币政策对尾部企业的支持力度不及头部企业的一半;虚拟经济对尾部企业的“分流效应”高达头部企业的3倍,从而强化了流动性配置的失衡。因此,当前密集出台的一系列普惠政策有助于提升流动性配置效率,进一步完善调控模式的关键在于健全现代化金融体系,增强货币政策的靶向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2.
杨继生  向镜洁 《金融研究》2020,485(11):40-57
货币政策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引导流动性进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因此货币资金的配置效率至关重要。本文基于交互效应面板分位数回归,测度货币政策对实体企业流动性的异质性效应。研究发现:在样本期内,实体经济流动性配置陷入了资金越充裕的企业越易于获得融资,越易于获得融资的企业资金越充裕的窘境。这种流动性配置的“马太效应”具体表现为,货币政策对尾部企业的支持力度不及头部企业的一半;虚拟经济对尾部企业的“分流效应”高达头部企业的3倍,从而强化了流动性配置的失衡。因此,当前密集出台的一系列普惠政策有助于提升流动性配置效率,进一步完善调控模式的关键在于健全现代化金融体系,增强货币政策的靶向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3.
当下我国金融资本"脱实向虚"、实体经济"空心化"问题日渐突出,金融发展和金融自由化程度对实体经济增长具有支持作用,厘清金融自由化在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之间的调节关系,有利于推进金融和实体经济的互融互促。本文基于2001—2016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三阶段DEA和熵值法分别测算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和金融发展水平,采用系统GMM模型和面板门限回归模型,探究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的关系以及金融自由化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呈东、中、西部地区依次递减趋势;金融发展对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显著存在以金融自由化为门限的双门限效应,即两者存在非均衡性关系。金融发展对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受金融自由化程度的负向调节。当市场化改革处于初步阶段时,金融发展会促进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的提高;随着金融自由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促进作用逐渐减弱,市场化改革漏洞凸显,致使金融发展对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由正转负,非均衡性抑制了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的提高。同时本文分别探究了金融发展中金融规模、金融结构以及金融效率三个维度对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发现不同金融自由化程度上,金融发展各方面对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的作用效果存在差异。最后根据实证结果并结合国情分别从金融自身发展及其自由化改革和实体经济自身积累两个角度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地区社会融资规模是指实体经济在一定时期、某一地区从金融体系中获得的资金总额,直接反映当地金融系统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与配置资金的能力,其已成为区域经济分析和宏观调控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梳理社会融资规模与实体经济的相关实证研究文献,分析甘肃省社会融资规模、结构与空间分布特点,并采用2012-2020年甘肃省季度经济金融数据,以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分析社会融资规模增长、结构调整与实体经济的内在关系。最后,基于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个角度,提出金融支持甘肃省实体经济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诸建芳 《中国外汇》2013,(14):15-15
从各国的金融改革历程看,利率市场化和打破垄断格局将倒逼银行调整资产配置,从而在经济体中形成合理的资金配置环境。金融滞后于经济发展,资金配置长期处于扭曲状态已是不争的事实。笔者将当前资金配置的扭曲总结为两个层面:一是银行和实体经济之间,持续的高利差  相似文献   

6.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国家,将发展实体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发展实体经济关键在于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改革开放以来,金融在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发展中发挥了主体性作用。但是,从金融调控目标与要求看,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资金通道并不十分畅通,资金跑偏目标的现象较为严重。很重要的一点在于产业金融发展不足,商业金融发展过度。步入新时代,构建新发展格局下,必须充分认识到产业金融发展对实体经济的特殊意义,推动并加快产业金融发展必须积极打造产业金融发展新生态,构建新型的产业金融治理体系;完善产业金融服务机构体系,推进平台服务,锻牢供给链条;深化商业银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运营模式,打造新品体系,充分发挥产业金融赋能实体经济的功能性作用。  相似文献   

7.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实现资金跨期配置的方式,是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第一推动力和持续推动力,而资金是能够带来收益或者说能够带来更多货币的货币.在现代社会中,经营资金的主题比较多,在我们国家经营资金规模最大是银行.社会的经济发展在借助于货币、资金、金融机构能够以较快的速度超前推进.  相似文献   

8.
“定向降准”促使资金更多地、更有针对性地配置到实体经济中需要重点支持的领域,确保了货币政策向实体经济的传导渠道更加顺畅。  相似文献   

9.
《会计师》2017,(17)
2017年的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明确了实体经济是金融资源的首要配置方向,强调稳健的实体经济和成熟的金融体系是国之根本。目前,我国金融业还处于资本市场的培育和成长阶段,资金"脱实向虚"和持续增长的金融风险是现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阐述了我国现阶段金融业和实体经济的关系和存在的问题,讨论要通过共同创造价值、加强监管力度来控制系统风险,促进资金流向实体经济来引导未来金融服务的创新。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金融通过虚拟网络为客户办理资金融通、投资理财、支付结算等业务,将对我国金融行业结构、金融服务覆盖率和资金配置效率带来深远影响.互联网金融监管应该立足实体经济需求,从规范管理、维持秩序、推动创新等角度出发,指导互联网金融发展并为其提供适当宽松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的货币金融与实体经济出现了割裂,这两年割裂更加严重。表现为货币金融投放的产出效率大幅下降。金融市场将金融资源大量配置到产出效率较低的基础设施、过剩产能和房地产领域。获得资金的部分实体经济部门,又将资源通过金融市场进一步投放在这些产出效率较低的部门。金融部门服务实体经济的链条越来越长,所需要的回报越来越高。跨境资金流动进一步加剧了金融部门和实体经济之间的割裂。资金市场产生如此明显的挤出效应,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实体经济层面的体制机制原因,也有金融体系转型和监管不足因素,还有货币金融环境事实上宽松的政策因素。  相似文献   

12.
实体经济的振兴发展是我国新时代经济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政府引导基金运用于实体经济是实现中国"经济新常态"理念的必经之路。本文通过政府引导基金实施的事后效果对我国实体经济发展影响的研究,发现在政府引导基金作用下,地方实体经济当前难以突破地域限制、难以获取强劲资金、难以完全实现市场化等问题,未来还需进一步完善引导基金的运作机制,在投资规模、投资区域以及投资产业上加以合理限制和引导,在政府引导基金管理模式、制度设计方面以市场化方式规范运作,实现政府资源的有效配置。  相似文献   

13.
中国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发展支持实体经济的金融体系,防止虚拟经济过度膨胀,避免金融经济偏离实体经济的实际需求,实现金融体系建设的目标从资金筹集型向资源优化配置型转变。针对这种状况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本文以银行垄断暴利的问题为出发点,针对当前利率市场化为核心,保证我国金融体系稳步创新,使得经济形势倒逼金融改革,循序渐进的推进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发展支持实体经济的金融体系,防止虚拟经济过度膨胀,避免金融经济偏离实体经济的实际需求,实现金融体系建设的目标从资金筹集型向资源优化配置型转变。针对这种状况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本文以银行垄断暴利的问题为出发点,针对当前利率市场化为核心,保证我国金融体系稳步创新,使得经济形势倒逼金融改革,循序渐进的推进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深入分析了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行为,构建商业银行追求利润的资产负债管理模型,从理论上分析出商业银行将资产配置到实体经济领域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从金融监管的角度出发,将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项目进一步分类为杠杆类、通道类,利用25家商业银行2009到2018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针对商业银行的杠杆类、通道类资产负债的监管,对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价格的影响效果。结果显示: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力度方面,银行的杠杆率对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力度有显著正向效果,但是资金通道长度对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的影响并不显著;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的资金价格方面,杠杆率对银行资金价格的影响并不显著,但是通道长度则会显著增加资金成本;商业银行的国有、股份制、城商行性质对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的影响也不显著,但是同等条件下,商业银行的国有性质会显著降低资金价格水平。  相似文献   

16.
基于1146家具有全国代表性的中小银行样本,探讨地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LEPU)对中小银行资金跨区域配置的影响。结果发现:LEPU上升显著促进了中小银行资金跨区域配置。基准回归结果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在作用机制方面,LEPU上升加剧了中小银行本地经营的安全性风险和流动性风险,从而促使其进行资金跨区域配置。异质性分析表明,相较于城市商业银行,LEPU上升对于农村商业银行资金跨区域配置的促进作用更大。鉴于此,地方政府应尽量保证经济政策的连贯性和稳定性,以引导中小银行更好地服务本地实体经济。  相似文献   

17.
当前,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既是新形势下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性选择,也是经过几十年高速发展,我国经济社会从注重数量增长向注重质量提高转变的必然要求。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对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提出了十条具体指导意见(简称《金融国十条》),其核心是盘活存量资金,用好增量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水平和质量,并通过有效配置金融资源来激活经济微观活力,为中国经济持  相似文献   

18.
<正>本文以1978-2019年玉溪市经济金融数据为样本,从实体经济运行视角,观察金融支持改善区域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采用Wurgler资本配置效率估算模型,构建小微信贷比重等金融发展程度指标,进行实证检验显示:一是金融发展显著促进提升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玉溪市资本配置效率达到0.42;二是金融系统对区域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的改善功能会受到地方政府干预的影响,但效果不显著。最后针对结论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利率市场化是我国深化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对资金更有效的配置,促进银行业提升发展,改善和优化对实体经济的服务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城市商业银行的视角出发,就利率市场化对城市商业银行的挑战进行剖析,在这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实体经济将进入中高速增长期,增长动力略显不足,其重要原因在于在社会资金结构中流入实体经济发展的流动性严重不足。近些年国家相关部门通过"漫灌式"流动性供给措施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但从实际效果来分析,流动性出现绕道实体经济的表征,实体经济发展的资金供求矛盾日益凸显。之所以造成现在的问题,这与中国长期以来片面追求高增长密切相关,没有构建出适应市场经济特点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资金引导机制,是一种"驱赶型"支持模式。因此,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必须通过"滴灌式"流动性让实体经济回归价值投资平台、抑制投机行为、实现创新驱动、强调发展质量,实现流动性对实体经济的"吸引型"支持模式,使流动性投入与实体经济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