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8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这部专门保障农民民主政治权利的法律开始实施。《村委会组织法》实施的10年,是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的10年,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基本内容的村民自治事业,犹如竖起了四根坚实的巨柱,正为亿万农民兄弟撑起一片灿烂晴空。随着《村委会组织法》的实施,全国多数地区的农民群众已经较为普遍地实现了对村民委员会成员的直接选举。通过选举,一大批年富力强、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肩负父老乡亲的重托走上了领导岗位;而那些力不胜任…  相似文献   

2.
我们吉林省梨树县村委会选举是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尝试和渐进的,十年间的四次选举,经历了起步、发展、提高的过程。实施组织法,还权于民1988年末,我们结合学习、宣传、贯彻《村委会组织法(试行)》,历时一个多月时间,一改多年来村委会干部由乡镇政府指派或任命的做法,在全县进行了首届村委会选举。工作中重点抓了以下几个环节:一是确定选民资格,发给选民证,确保每个有选举权的村民都能行使民主选举的权利;二是民主确定候选人,经过村民反复酝酿协商,召开村民代表会议投票预选,以得票多者为候选人;三是村民直接投票选举。选举…  相似文献   

3.
1987年11月24日,是值得亿万中国农民永远铭记的日子。这一天,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一部具有开创性的保障农民民主政治权利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以下简称《村委会组织法》)。依据这部法律,村委会干部不再由上级组织任命,而是由农民群众自己直接选举产生。从此,以村委会直接选举为标志的村民自治.掀开了中国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史上新的一页。十年光阴,弹指一挥间。在赞成、关注、疑虑、反对等种种目光的注视中,村委会选举走过了十年不平凡的历程。回首十年,我们感到村委会民主选举大气磅礴、成…  相似文献   

4.
开展村民自治示范活动,是在党的领导下,广大农民群众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的实践活动。村民自治示范活动的开展,是深入贯彻《村委会组织法》的有效措施,是逐步实现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必由之路,是深化农村第二步改革的良好契机,是实现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有力保证。第一,开展村民自治示范活动是在贯彻《村委会组织法》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推进村民自治的需要。自1988年以来贯彻实施《村委会组织法》,在全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产生了较大的分歧和争论。  相似文献   

5.
福建省从1984年结合撤队建村以来共进行了七届村委会换届选举。1987年11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后,省人大常委会分别于1988年9月2日和1990年12月26日通过了《福建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办法》和《福建省村委会选举办法》,对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进行了全面规范。随着选举工作的深入,也暴露出许多问题,为此,省人大分别于1993年和1996年对“两法”进行了两次修订。1998年11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正式颁布实施,省人大对“两法”又作了第三次修订,于2000…  相似文献   

6.
村民依法实行自治,是通过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来实现的,因此,开展村民自治活动要落实到“四个民主”上。按照十五届三中全会《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精神的要求,就是要在原来工作的基础上.加强领导,加大力度,提高质量,全面推进。第一.全面推进村级民主选举。民主选举,就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各地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施办法》、《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等法律法规,由村民直接选举或罢免村委会干部。村委会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员3至7人组成,每三年换届一次…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是建国以来国家制定的第一部保护广大农民利益的基本大法。贯彻执行这部法律,对于调动农民群众当家做主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自1988年8月以来,我区先后在1936个村,占全区村委会总数的70%,贯彻实施了《村委会组织法》,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村民自治示范活动。通过贯彻《村委会组织法》和开展村民自治示范活动,较好地解决了农村出现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矛盾,调动了村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加强了村民委员会的组织建设。通过贯彻《村委会组织法》,原来村委会班子不健全的健全了,不干工作的调整了,不团结的团结了。原来村委会下  相似文献   

8.
编者寄语     
在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正式颁布实施一周年之际,《民政部副部长李宝库答本刊记者问》,总结分析了这部法律贯彻实施中的有关情况:一年来,村委会组织法得到了广泛的宣传普及,“四个民主”更加深入人心;省级立法机关加快立法步伐,有相当一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已经或正在出台与村委会组织法相配套的实施办法和选举办法;在新一轮村委会换届选举中,差额直接选举的原则得到全面贯彻,选举的民主化、制度化程度有了很大提高。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实践中也存在着许许多多有待研究和解决的难题,这昭示着农村基层民主之路绝非一帆风顺,村…  相似文献   

9.
梁荟  周乐 《乡镇论坛》2020,(1):8-10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江苏是全国最早以立法形式规范村委会换届选举的省份。1992年,江苏省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村委会选举工作的若干规定》,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实施后,《江苏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和《江苏省实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于2000年8月和2001年7月先后出台。随着农村改革发展和基层民主法治建设不断加快,新修订的《江苏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于2019年12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部推进农村基层群众自治的重要的地方性法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江苏特点。本刊详细解读江苏省如何从制度设计、操作程序、保障监督等方面有效破解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存在的难题,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10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使这一从1988年6月开始试行、1998年11月修订实施的新时期指导我国村委会建设的基本法律更加完善、更加成熟,也更加具有实用性、可操作性。法律的修订,是党中央、国务院重视村委会建设的具体体现,表明了中央始终不渝地发展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决心,将进一步深化和完善我国村民自治,不断提高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水平,推进依法治国。为方便大家学习宣传好、贯彻落实好新修订的《村委会组织法》,本刊特全文刊登新修订的《村委会组织法》,并特别策划组织了一组稿件,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实行村民自治后,乡镇政府与村委会之间由传统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变成了指导与被指导关系,这就从客观上要求乡镇政府、乡镇干部必须把思想观念、工作方式切实转变到适应农村村民自治发展的需要上来。首先,指导村委会选举票符合法律。《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赋行)》于1988年6月开始在全国施行,以村民直接选举为标志的村民自治在全国农村拉开序幕。但由于种种原因,在许多地方,村委会干部往往不是经过村民直接选举产生,而是由乡镇党委、政府任命的,即使有的地方在换届时通过选举方式进行,但人选也是上级内定的,选举只是举举手、划划票而…  相似文献   

12.
湖南省江永县粗石江镇是1988年11月份实施贯彻《村委会组织法(试行)》的试点单位。广大村民通过实施《组织法》,法制观念民主意识增强,主人翁地位有很大提高,他们对于选好自己的“当家人”十分关注。这个镇的原镇长调走以后,县委从外乡调来一名副书记代理镇长职务,待镇人民代表会议选举后宣布。1989年4月14日开镇十届四次代表会议,确定选一名镇长,三名副镇长。应到会代表48人,实到代表37人。选举结  相似文献   

13.
三年一次的村委会换届选举,是村委会领导班子建设的大事,是村民自治的基础。领导重视,村民关注。今年将有16个省进行村委会换届选举。就大多数省来讲,这是《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含试行法)颁布以来第五次村委会换届选举。应当说,经过几届的村委会换届选举,各地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许多问题都进行了有益探索,从而为这次村委会换届选举的顺利进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即将进行的村委会换届选举,也具有以往几届村委会换届选举不曾有的新情况。一是村民的民主意识更强了。村委会选举事关村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村民希望自己的…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通讯员齐航建白希斌)1998年11月21日,在新的《村委会组织法》颁布实施后短短两周内,山东省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山东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据悉,这是我国新的村委会组织法颁布后,第一个出台的省级村委会选举办法。该办法充分维护了村民的民主选举权利,完善了村委会直接选举制度,对困扰村委会选举的诸多问题作了明确规定。为了保障村民的候选人直接提名权,选举办法规定,村民委员会候选人通过预选产生.预选时,设立投票站和秘密写票处,由选民进行无记名投票,要当场计票并公布候选人名单。对选民提出的…  相似文献   

15.
村民委员会的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88年我国开始实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以来,具有中国特色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已渐渐拉开帷幕,改革建设中,问题与经验,成功与失败同时存在。本文主要讨论1998年修改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施以后出现的突出问题。《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乃实体法,需要程序法《村民委员会选举法》落实和保障,法制建设急需完善;村民委员会与村民党支部之间的关系不协调,内耗极多,影响党在农村中的影响力和村委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应有作用的发挥,对此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方案。  相似文献   

16.
添亮 《乡镇论坛》2010,(34):10-14
<正>2010年10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7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以下简称《村委会组织法》),并颁布实施。民政部全程参与了法律起草,又是指导村民自治的职能部门,为帮助广大读者全面准确地把握村委会组织法的基本精神,日前,本刊记者就有关问题采访了民政部副部长姜力。记者:据了解,从1980年广西宜州第一个村民委员会诞生、1988年6月《村委会组织法》颁布试行、1998年  相似文献   

17.
《辽宁省村民委员会选举条例》出台搞好村民委员会选举,是贯彻执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加强基层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健全和完善村民委员会的法律、法规和制度,是搞好村民委员会选举,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法律保证。《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  相似文献   

18.
保障村民充分行使民主权利是民主选举的灵魂。经过1988年的民主选举实践,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也表现出来了:一是有的乡(镇)在确定村委会候选人时不充分尊重村民意愿,带有指定性;二是有的村由村民代表选举村委会,而不是普选;三是有的村由村民投票选举村委会委员,然后再由委员选举村主任、副主任。  相似文献   

19.
村治咨询     
对“参加投票的村民”怎样理解河南省济源市坡头镇政府王占雨(1999年12月5日来信)问 :在村委会换届选举中 ,人们对村委会组织法中“参加投票的村民”的含义理解不一。有的认为 ,应以发出的选票数来确定参加投票的村民数 ;有的认为应以收回的选票数来确定参加投票的村民数。请问究竟哪种看法更正确?答 :理解《村委会组织法》中“参加投票的村民”的含义 ,关键在“投票”二字 ,只有选民把票投进了票箱 ,才能被认为“参加投票”。因此 ,在实际选举中 ,应以收回的选票数来确定参加投票的选民数。其原因是将选票投入票箱的选民 ,其选举…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内乡县一村民来信问:我村的村委会本应于1998年秋天换届,但由于第一次选举失败,就再没有组织选举。老村委会一直主持工作。请问,这样的村委会是否合法?答:村委会组织法第十一条明确规定:“村民委员会每届任期三年,届满应当及时举行换届选举。”1998年4月18日,中办、国办《关于在农村普遍实行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通知》中规定:“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以及其他需要选举产生的村级组织负责人,要根据国家有关法律以及党内法规的规定,按期实行民主选举。未经县(市、区)委批准,无故拖延选举的,要追究乡镇党委和村党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