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无论从哪个角度去审视,上世纪50年代开展的以“合作化”为核心的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都是中国农村亘古未有、翻天覆地的大剧变。这场“剧变”的发生与中共领袖毛泽东本人的“农民情节”、“共同富裕”的经济理想有密切的联系,关爱农民、“共同富裕”是其大力推动“合作化”的感情基础、经济理论基础。本文试图探求这种关系,即“农民情节”是其倡导“合作化”的感情基础;“共同富裕”是“合作化”的理想愿景;“合作化”是“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乡村振兴是中国共产党从当前的社会主要矛盾出发,为助力实现共同富裕,并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的战略规划。共同富裕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2020年中国历史性的消除了绝对贫困,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础,但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注定不会一帆风顺,农村在人口、产业、文化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突出的羁绊问题。文章基于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目标和使命的一致性,沿着“逻辑关系——道路羁绊——路径选择”的思路展开,提出农村“人+产业+文化”的乡村振兴助力共同富裕模式,以聚焦以人为本的“人”为研究核心,通过实施“吸引人才”与“盘活人口”;“因人施策”与“因地制宜”;“特色兴农”与“绿色兴农”;“传承文化”与“弘扬文化”等这些具体路径,以期为中国乡村振兴助力共同富裕提供可借鉴的实践方案。  相似文献   

3.
共同富裕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追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人类自古以来就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防止贫富分化的实践中,积极探索实现共同富裕的可能性。从经济史的发展角度看,先秦思想家主张建设一个“大同”社会,并按照“维齐非齐”的办法实现“明分”;两汉时期思想家主张采取“善因之”的不予干涉态度抑制贫富分化;唐宋思想家在“义利之辨”的影响下,主张通过保护富人,调节贫富关系;明清时期思想家主张实现对贫富分化中的弱势群体的扶助和救济,促进共同富裕。到了近代,中国思想家将共同富裕社会的建构作为救国救民的政治理想和行动方案,提出了建设“大同社会”“大同世界”,发展“民主主义”,实现共同富裕。与此同时,西方社会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则希望建立一个消除阶级对立与冲突,实现共同富裕的新社会。这些思想和主张为新时代中国社会处理贫富问题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形成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的共同富裕思想筑牢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可信承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个代表”思想的主要方面也许并不仅仅在于回答“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样的重大的历史课题,而在于着眼于先进的东西:社会进步,人的发展,明民主,共同富裕。让它们与时俱进,代表未来,主导事物的发展,建立和保持一种人民可以大致确定的例题的社会预期。因此,要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就应从不断代表“先进生产力”、“先进化”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高度,对人民做出可信承诺,使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不会推动我们赋于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测度中国共同富裕发展水平并解析其动态演化特征,有助于在高质量发展下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文章基于2002—2020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在建构共同富裕发展水平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熵权法进行测度并考察其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中国共同富裕发展水平逐年上升,但在四大地区与五大经济带间差异仍旧显著,其中差距主要来源由区域内差距逐步演变为区域间差距,探寻共同富裕不充分与不平衡发展的破解之法仍是当务之急;空间上呈“东北-西-中-东”与“内陆-沿海”递增态势,共同富裕层面仍存在“东北塌陷”问题,但中部地区年增长率较高,与东部地区差距逐步缩小;大部分地区在研究期内存在从中低水平向中高水平的相对跃迁状态,且在空间上存在正向溢出效应。基于此,从生产力发展、共享水平提升、制度保障等方面提出促进共同富裕实现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经济已进入“3.0升级版”。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创新理论的指引下,追求协调发展、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共同富裕和人民幸福的基本理念,为实现“中国梦”奠定长远的、坚实的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7.
<正> 一、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一面旗帜 我们国家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建设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实现共同富裕,决不是两极分化。 什么是共同富裕呢?按照邓小平同志的构想,进入小康社会,“就是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国民收入分配要使所有的人都得益,没有太富的人,也没有太穷的人,所以日子好过。”(《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61—162页,以下引文注页码不注书名的均指本书)这也是社会主义的特点。社会主义之所以对人民群众具有凝聚力,就在于在它的旗帜上标明“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同志根据长期的认识和实践,对社会主义本质作了严谨的科学的概括。他在1992年2月南巡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3页)这一新的概括揭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与“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两个方面,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具体运用和发展,具有重大的哲学意义。(一)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定义是…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就是小康社会。他认为,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之后,改革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直接动力,科学技术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第一动力。邓小平从国情出发,提出了“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发展与持续发展相协调的有中国特色的和谐社会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0.
华西村“致富经验”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和本质要求。如何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华西村特有的“致富经验”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即解放思想、开拓进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富之路;牢记宗旨、心系群众,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共同致富中的核,心作用;既富“口袋”,又富“脑袋”,夯牢共同富裕健康长久的双重基石。  相似文献   

11.
“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地区发展非均衡邓小平从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水平和条件出发,在全面地辩证地分析和把握中国基本国情的前提下,提出了地区发展非均衡思想:“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①邓小平地区发展非均衡思想包括三层含义:1.中国经济的地区非均衡发展具有客观必然性。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在自然条件、历史条件、文化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这就决定了中国经济发展必然呈现地区发展不平衡性和经济发展的区域…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三代领导人“共同富裕”思想此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在农民富裕问题的理论和实践上都有独到的思考与探索。邓小平继承、发展了毛泽东的共同富裕思想,从实践上更重视人民富裕问题,提出了有中国特色的共同富裕理论。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把共同富裕与扶贫开发结合起来,认识到新兴阶层的出现对共同富裕提出了新的挑战。共同富裕思想的发展和完善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和国家在经济发展政策上的连续性和全新性。  相似文献   

13.
“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优越性最集中的体现。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一直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经历了从追求“同步富裕”到探索“先富带后富”的实践历程。面对全国居民收入差距日益扩大的现实,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深入研究并阐释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性和长期性,既要吸收和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同时也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只有彻底反思“共同富裕”实践探索中出现的新问题,才能找准全面深化改革的切入点,不断完善“共同富裕”的带动机制和保障机制,坚定不移地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相似文献   

14.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征,是符合我国历史进步演化的价值取向,也是以全人类共同富裕为最终目标导向的持续性动态优化过程。共同富裕的目标在我国改革开放后的发展演进中,是结合现代化战略部署持续推进的。社会中与共同富裕相关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尚有待正确辨析,深化认识。对于共同富裕目标的追求,不能等待倒U形曲线的自然形成,应注重“政府更好发挥作用”的主观能动性,其重要抓手是基于系统论思维掌握好三层次分配的复杂系统工程。三层次分配各有侧重,相关的制度创新、配套改革和政策优化设计应妥善配套,共同形成推进“共同富裕”目标实现的合力。  相似文献   

15.
在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中,共同富裕目标应包含“富裕”和“公平”两个子目标;按“四、一”分法可划分为“途径”和“目标”两个层次;解放、发展生产力和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两个途径之间,有主从、轻重之别,前者决定后者,故前者又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最根本徐径。  相似文献   

16.
实现共同富裕是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长期目标。互联网发展作为信息技术时代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和改变居民家庭日常生活的重要载体,会如何影响居民家庭实现共同富裕?文章匹配中国家庭金融(CHFS)数据与城市宏观数据就此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互联网的发展有助于推动居民家庭实现共同富裕,就业质量提升是其作用机制;异质性分析发现,对农村户籍、低学历或非正规就业群体,该作用更加明显;从结构分析来看,互联网发展对物质富裕和社会共享具有正向作用,而对精神富裕没有显著影响,其原因在于工作阶层认同未能提升。政策启示在于,可通过改善互联网相关职业群体在社会保障、权益保护等方面的问题,增强其精神幸福感,更好地发挥互联网对共同富裕的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17.
促进共同富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高度统一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也是社会主义社会本质要求,二者统一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实践过程。共同富裕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是辩证关系,共同富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人的全面发展是共同富裕的价值追求。树立共同富裕与人的全面发展高度统一的思想观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和新发展理念是实现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路径。  相似文献   

18.
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提倡先富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基本观点之一。这一观点的提出,是邓小平同志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分配理论的重大发展,是加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大政策”。这个政策主要是针对过去长期存在的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的旧的经济体制提出来的,是非常正确的。1986年3月,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然而平均发展是不可能的。过去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实际上是…  相似文献   

19.
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战略任务。文章探讨了数字经济与共同富裕的理论联系,依据2012—2019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实现起积极促进作用,并通过了稳健性检验。机制检验发现,区域协调发展水平是数字经济推动共同富裕实现的重要机制。通过时间异质性检验,得知“宽带中国”战略增强了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通过区域异质性检验,得知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在我国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较明显,在我国西部地区作用效果较弱。进一步研究发现,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和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对数字经济促进共同富裕有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0.
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缩小城乡差距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本文基于可行能力的视角实证分析了城镇化在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共同富裕方面的回波-扩散效应。结果表明:第一,城镇化在改变城乡收入与教育差距方面先“回波”再“扩散”,而对城乡医疗差距并没有显著的回波或者扩散效应。第二,城镇化缩小城乡差距的中介变量为村级公路。城镇化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尤其是村级公路的修建,进而缩小城乡收入、教育差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