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由于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医药产业获得了长足进步,而由于研发的不确定性和巨额投入,生物医药的技术合作创新正在成为一种潮流,论文研究了全球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合作创新的趋势和特点、重庆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合作创新现状,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生物医药行业“十二五”规划草案中,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生物医药行业重点任务就是产业升级和抢占生物医药技术制高点。医药创新,技术是根本。只有充分了解并掌握前沿技术,才有希望在生物技术高地捷足先登。以“提升产业技术能级,推动产业集约发展”为主题的第8届中国国际新药创制前沿技术与产业化发展高峰论坛日前举行,众多活跃在我国医药行业研发、生产等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企业家,就医药研发前沿技术的现状和趋势发表了高见。  相似文献   

3.
深秋的北京,枫叶红透,银杏染金。在这美好的日子里,由中国医药企业发展促进会、中国医药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管委会联合主办,中国国际技术转移中心、中关村核心区生物工程与新医药产业联盟、中关村美中生物技术产业集群创新联盟、首都医科大学、新医药北京市技术转移中心、中关村生物医药园、大费城美中医药开发协会(SAPA—GP)、舒迪安医药研发(北京)有限公司、等。  相似文献   

4.
2013年5月,中国工程院院士、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桑国卫就“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和创新药物发展战略”进行了相关报告。桑国卫院士在报告中着重介绍了国际新药研发的新趋势,分享了他对中国医药产业与药物创新的战略思考。  相似文献   

5.
2010年国家出台了很多对生物医药行业有重大影响的政策,从2011年开始的未来五年,国家在“十二五”规划中对生物医药行业做出明确要求,要大力发展用于重大疾病防治的生物技术药物、新型疫苗和诊断试剂、化学药物、现代中药等创新药物大品种,提升生物医药产业水平。加快先进医疗设备、医用材料等生物医学工程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促进规模化发展,未来五年的中国生物医药市场,机遇与挑战是共存的,技术创新也将带来很多新的投资机会,我们医药企业将有怎样的发展计划.本刊采访了部分生产企业和CRO公司,听听行业发展的脉搏。  相似文献   

6.
世界各国发展现代生物及医药产业大多采取空间集群(clusters)的方式进行,各国成功的经验表明,建设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园区是进行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发展非常行之有效的模式和载体。 近10年来,生物技术发展日新月并,而且在生物医药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我国各级政府十分重视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我国已建立各类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园区几百家,经过国家有关部门或地方政府批准的专业化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园区有近100家。这些专业化产业园区的崛起,将承载着实现我国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发展,以及由医药大国向医药强国转变的梦想。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园区内的企业在技术创新及推动产业发展方面也起到了非常重大的作用。每一个区域、每一个园区、每一个企业在这场竞争中究竞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如何坚持特色化、差异化发展?如何提高市场化、国际化等竞争力?许多发展中深层次问题,值得我们共同关注:本刊也继续进行跟踪报道。  相似文献   

7.
作为“第六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的专题活动之一,“第15届中国医药高新技术交易会暨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科技金融合作峰会”2012年6月28~30日在泰州举办。大会将征集一批国内外高水平的医药相关项目进行集中展示、推介和洽谈。欢迎国家、地方科技计划支持项目,国内外研发机构和生产企业就自主开发可供转化的各类创新药物(化药、生物药和中药)、医疗器械(诊断试剂)、平台技术,以及医药专业化服务、生物医药投融资等项目积极报名,项目报名截止时间为2012年6月10日。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步伐加快,在全球不断掀起的科技进步浪潮中,作为尖端科技的生物医药产业的飞速发展尤为引人注目。生物技术药物的研发,已成为21世纪人类防治重大疾病的最为重要的手段。生物医药产业已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并成为全球新的经济增长点。201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09年中央财政全国的医疗卫生支出1277亿元,比上年增长49.5%。  相似文献   

9.
作为“第六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的专题活动之一,“第15届中国医药高新技术交易会暨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科技金融合作峰会”2012年6月28-30日在泰州举办。大会将征集一批国内外高水平的医药相关项目进行集中展示、推介和洽谈。欢迎国家、地方科技计划支持项目,国内外研发机构和生产企业就自主开发可供转化的各类创新药物(化药、生物药和中药)、医疗器械(诊断试剂)、平台技术,以及医药专业化服务、生物医药投融资等项目积极报名,项目报名截止时间为2012年6月10日。  相似文献   

10.
在第十个知识产权日来临之际,以“知识产权·创新创造·合作发展”为主题的“2010中外企业知识产权大会”于4月25日至26日在京隆重召开。大会由中华商标协会、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中国专利保护协会、中国版权协会、国际保护知识产权协会中国分会、中国经济报刊协会、新传媒产业联盟等联合主办。  相似文献   

11.
日前,山东省教育厅、科技厅和财政厅联合公布了按照《山东省财政厅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科技厅关于实施山东省高等学校系统创新计划的意见》(鲁财教【2013】3号),通过层层严格评审、获批立项的山东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名单。由烟台大学牵头,山东国际生物科技园等重点参与组建的“面向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的“新型制剂与生物技术药物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协同创新中心)成功入围。  相似文献   

12.
2006年6月,新加坡政府颁布了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行动计划,提出要将生物医药产业(主要包括医药品、生物技术、医学技术、健康护理等领域)与电子、工程、化学工业相并列,培育成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3.
■近日,以创新、完善、服务、提升为主题的2010年天竹纤维产业联盟专家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上,与会领导与专家就天竹纤维产业发展现状以及天竹联盟建设的下一步工作进行了深入的交  相似文献   

14.
实践中产业联盟有五种类型,包括有研发合作产业联盟、产业链合作产业联盟、市场合作产业联盟、技术标准产业联盟以及社会规则联盟,它们在创新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但是单个企业在创新中面临许多障碍,如实力不足、外部性问题、市场不完善等等,企业创新积极性无从发挥.产业联盟是促进企业集成创新的有效工具,不同类型的产业联盟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帮助企业解决集成创新中的问题.本文以企业作为产业联盟中的行为主体为切入点,通过四种不同的集成模式的研究,包括战略集成、资源集成、知识集成、能力集成来探索企业进行集成创新的新途径、新方法,来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国际大型制药企业纷纷将新药研发业务转移到中国,推动着我国新药研发外包服务产业的发展。本文利用系统分析与典型案例剖析、实证分析与规范研究相统一的研究方法,对国内外生物医药研发外包业务的模式、特点等现状进行了研究,客观分析了这种精矿转移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上海通过“九五”、“十五”和“十一五”连续的培育与积蓄,在构筑生物医药创新体系、聚焦科技前沿、开发创新药物、培育产业集群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张江药谷”的品牌已在海内外引起广泛的关注和认同。2009年,上海又将生物医药产业列为加快发展的九大产业之一,颁布了生物医药产业行动计划和专项扶持政策。目前上海在生物医药领域拥有完整的产业体系、优秀的创新成果和专业的人才队伍,为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在科技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提高、生物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生物医药国际技术转移日益成为重要的议题.在全球科技创新大潮中,国际技术转移承担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生物医药创新能力和水平与发达国家存在的巨大差距不是在短时间内所能改变的,因此积极探索生物医药创新国际合作有效途径是我国医药产业由“仿创”走向“创新”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上海生物医药研发外包服务支术市场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非常迅速,而研发外包服务(主要是离岸外包)成为这一产业中最耀眼的明珠。本文根据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登记涉外合同交易数据库,分析了上海生物医药研发外包行业的现状、特点、市场规模、优势领域等情况,同时也分析了研发外包服务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笔者的一些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19.
正为进一步推进工业节能服务产业发展,在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的支持下,工信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联合有关节能服务企业发起组建中国工业节能服务产业联盟,并于2015年12月19日在京召开成立大会,同时举行2015工业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研讨会。来自节能服务企业、科研院所、金融机构、律师事务所、行业组织等单位的近100名代表参加会议。会议审议通过联盟《章程》,选举产生联盟第一届理事会班子。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司长高云虎出席会议并致辞。高云虎在致辞中指出,工业节能服务产业是节能环保产业  相似文献   

20.
联盟动态     
宋德武当选2010中国纺织年度创新人物3月27日,2010中国纺织年度创新人物颁奖大会及论坛在北京首都大饭店隆重召开。河北吉藁化纤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宋德武获得2010中国纺织年度创新人物称号。2005年,宋德武创建天竹纤维联盟。在宋德武的带领下,天竹产业联盟完成了天竹原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