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李梦觉 《经济师》2003,(12):68-69
目前我国面临着就业的巨大压力。主要是新增劳动力规模较大 ,下岗职工增多 ,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 ,为了缓解这些压力我们必须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和私人经济 ,节制劳动力供给 ,组织劳务输出 ,以此达到增加劳动力需求 ,减少劳动力供给的压力。  相似文献   

2.
耿元  林玳玳 《生产力研究》2012,(8):97-99,149
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型和传统体制分割的弱化,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产业分割日益凸显。现阶段,我国面临着较大的就业压力,实施灵活多样的就业政策以增加就业岗位,缓解就业矛盾,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论FDI对我国劳动力市场绩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DI通过直接和间接的方式对东道国的劳动力市场产生影响,其净效应非常复杂,既与FDI的进入方式有关,也与东道国劳动力市场的发育程度、劳动力质量等因素有关。尽管FDI对我国就业的总体贡献并不突出,但从动态的角度来看,FDI的就业效应比较明显,其贡献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FDI在增加国内就业的同时,还促进了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对促进我国劳动力资源的流动与市场化配置、提高我国人力资源素质和薪资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依赖跨国公司培养我国的企业家是不现实的,国内民营企业的发展才是我国企业家培养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将在“十二五”时期达到最高峰.庞大的劳动力供给将给就业造成非常大的压力,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将进一步加剧,劳动力供求的变化趋势和结构性矛盾呈现出新的特点.本文通过分析2001年第一季度到2010年第四季度我国劳动力市场供求变化信息,结合同时期经济波动情况,分析劳动力供求的变动特征,以期为我国现阶段解决失业问题提供有益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未来十年内,劳动力老龄化日趋严重,中老年劳动力就业问题日渐凸显。中老年劳动力就业问题将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应未雨绸缪,制订相关政策并采取相应措施,大力发展适合中老年就业的产业,加大对中老年劳动力的培训力度,为中老年劳动力的充分就业创造条件,促进经济发展与就业的协调。  相似文献   

6.
缓解劳动力就业压力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面临的重大问题,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课题.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在解决劳动力就业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庞大的劳动力失业数量仍居高不下.本文从经济增长与劳动力就业的基本关系出发,在分析影响我国就业弹性深层次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协调经济增长与扩大劳动力就业之间关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曲涛  张锋 《经济师》2004,(2):242-243
陇东老区就业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劳动力供需总量矛盾与就业结构性矛盾并存 ,二是城镇就业压力增大与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速度加快同时出现。为此 ,必须采取对策是将“就业优先”列入经济社会发展的中长期战略目标 ;通过调整经济结构、增加就业机会 ;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 ,调节劳动力供给的质量和数量  相似文献   

8.
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压力来自劳动力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但从中国当前的情况看,试图从扩大需求入手来解决就业问题存在着很多困难。中国劳动力供给过剩除了短期内无法控制的人口规模因素外,还和中国的劳动参与率水平、城乡隔离的就业政策、家务劳动模式、居民平均受教育年限等有直接的关系,在这些方面仍然有较大的政策调整空间。  相似文献   

9.
我国目前的就业问题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守德 《经济师》2004,(1):52-53
伴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市场经济对劳动力素质要求的提高、劳动力的供大于求 ,我国目前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文章从国家的宏观调控、提高劳动力素质、完善国家的投资体制和发展第三产业等几个方面对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当前劳动就业的几个认识误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在劳动就业方面存在着以下认识误区:经济增长能够带来就业需求增加;视第三产业为社会富余劳动力的“收容所”,认为提前退休或低龄退休能缓解就业压力;把政府购买就业岗位看成是促进失业者再就业的可行方法等。走出认识误区,是制定有效政策、促进中国就业和再就业及实现可持续就业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