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笔者通过几年的调查与实践,将泥鳅养殖中出现的常见病害进行了梳理,对其发病原因、症状及防治方法进行了总结,供大家参考。1赤皮病1.1病因:由荧光假单胞菌引起。主要发生在高温季节,水温越高,感染越严重,死亡率越高。1.2症状:病鳅先是鱼鳍或体表部分  相似文献   

2.
台湾泥鳅池塘养殖病害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在平时养殖过程中,主要是因管理和操作不当而导致泥鳅发病,一旦发病就很难治疗,因此对待台湾泥鳅病害重点应该在预防上。现将课题组这几年饲养台湾泥鳅所发生的疾病病状、病因及防治方法综述如下:一、台湾泥鳅病害及防治1.真菌性疾病(1)水霉病症状:可见体表长满白色絮状的水霉,肉眼即可识别,水体较瘦时繁殖较快,在低温阴雨天,鳅卵孵化过程中易感染,在拉网、运输过程中,因操作不慎造成鳅体体表受伤也极易感染,严重时可致其死亡。感染此病的台湾泥鳅活动迟  相似文献   

3.
泥鳅成鱼人工养殖及常见病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泥鳅是现代养殖业中的常见品种。现将泥鳅成鱼养殖及常见病害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泥鳅是一种具有食用价值与药用价值的水产品,具有巨大的消费市场。饲养泥鳅是一条快速致富之路。但是在淡水养殖泥鳅的过程中,容易受到不同病害的影响,因此应提高警惕性,做好病虫害的防范,在患病后,应根据症状进行检查,制定合理的治疗计骨被腐蚀。泥鳅患病初期时,由于头顶肿痛,往往导致泥鳅疯狂翻滚,无法自主控制,未得到治疗时,会逐渐随着头骨破坏受到其他类型病毒的侵害,最终死亡。  相似文献   

5.
正天上的斑鸠、地上的泥鳅,在中医里,泥鳅不仅是营养价值很高的一种鱼,而且还是一味常用的药物,被称为水中之参。泥鳅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自然环境下一般发病率很低,但由于泥鳅通常采用静水饲养,夏季天气炎热,水温高,水质容易恶化,鳅体一旦受到机械损伤,极易引发疾病。下面介绍一下泥鳅常见病的诊断与防治。一、赤皮病赤皮病又叫赤皮瘟,是由荧光假单胞  相似文献   

6.
泥鳅常见寄生虫病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本文就泥鳅养殖过程中常发生的寄生虫性疾病及其防治方法进行简单介绍:1.车轮虫病【症状】患病的泥鳅摄食量减少,影响鱼体生长;常出现白斑,甚至大面积变白。  相似文献   

7.
<正>泥鳅是营养丰富的水产动物,随着春夏季水温逐渐升高,池水易恶化,病害易发,因此,应全力做好此阶段的病害防治工作。以下介绍真菌性、细菌性疾病的防治。真菌性疾病防治水霉病由于鳅体受伤,开春后易感染水霉病。症状为病鳅身上长满白色棉絮状的水霉。防治方法:1用2~5%的  相似文献   

8.
正一、水霉病病原体是水霉等真菌。发病是由于在生产操作过程中鱼体受伤被细菌感染所致,严重时常导致死亡。症状:病鳅活动迟缓,食欲减退或消失。初期在病灶四周出现浑浊的小白斑,而后菌丝向外伸展,呈灰白色、柔软的絮棉状,肉眼即可识别。防治方法:生产操作一定要规范,避免损伤鱼体;定期用生石灰化水全池泼洒,加注新水或开增氧机,保持池水清新;在鳅苗下池前彻底清塘消毒,可减少此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正>泥鳅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由于水位浅、密度大、水质易恶化等原因,也常常会引发各种疾病,因此应坚持"生态预防、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才能有效减少泥鳅病害的发生,提高养殖的成活率和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0.
[症状]病鳅体表面附着白色绒毛状的小霉菌。[病原]由一种霉菌引起。此病多发生于气温较低时期,尤其是冬季,当鱼体受伤时极易感染,孵化过程中的鱼卵和幼苗也易发生。  相似文献   

11.
<正> 泥鳅素有“天上斑鸠、地下泥鳅”之美称,这正是其价值上扬的主要原因。然而,一些养殖户对其发病却一筹莫展,今介绍泥鳅常见病害的识别与防治,以供养殖户参考: 1、水霉病由水霉、腐霉等真菌感染所致。鳅卵在孵化过程中易感染。防治:①鳅卵防治用6.6ppm浓度碱性绿浸洗10—15分钟,连续二天。②也可用440ppm的食盐加400ppm小苏打浸洗1小时。病鳅治疗:①用0.1—0.15ppm浓度的碱性绿全池泼洒。②用0.3%食盐溶液浸洗5—10分钟。  相似文献   

12.
<正>一、泥鳅发病的主要原因1.泥鳅身体受伤。因人工操作方法不当或不小心,造成泥鳅受伤,给病原体侵染创造了条件,从而感染疾病。2.投喂、管理不善。在泥鳅养殖过程中,如果管理不善,也易得病。如投饵方法不合理;水质变坏或有毒、有害的水进入养殖水体;酷暑季节,没注意防暑,使泥鳅食欲减弱,体质消瘦,抗病能力降低;换水时,水温差过大等。二、泥鳅疾病的预防为了使养殖的泥鳅少发病或不发病,就必须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防  相似文献   

13.
<正>冬季鱼类处于"休眠"状态,水温低,病原体的生长繁殖速度慢。但经过一年的饲养,池中的残饵、粪便等大量聚集,冬季也是一年中池塘环境最差的时候,鱼类极易感染各种病害,如果防治不及时,引起大面积死亡,就会给渔业生产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并会影响来年水产养殖的正常进行。因此冬季鱼病防治,非常重要。笔者根据自身的养殖经验,总结了多年来冬季鱼类常见病害的防治方法,为广大水产养殖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一、白皮病1、发病症状。发病初期,病鱼尾柄出现白点,并迅速向前扩大蔓延,以至背鳍与臀鳍基部呈白色;严重时鳜鱼尾鳍会烂掉或残缺不全,病鱼头部朝下,尾鳍向上,鱼体与水面近似垂直游动,不久就会死亡。2、病原与流行。此病有两种病原体:白皮极毛杆菌和鱼害粘球菌。主要是水质不好  相似文献   

15.
《农家之友》2009,(24):34-35
眼下正是保护地深冬茬蔬菜的育苗时期,在育苗过程中如果管理不当,极易引发病害的发生和蔓延。幼苗受害后,轻的秧苗不同程度受损,壮苗减少,不能满足生产所需。重的会造成整个菡床毁坏,耽误农时,给蔬菜生产带来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16.
<正> 一、水霉病 1、症状:疾病早期,肉眼看不出有什么异状,当肉眼能看出时,菌丝不仅在伤口侵入,且已向外长出菌丝,似灰白色棉毛状。机体受刺激后分泌大量粘液,病鱼开始焦躁不安,与其他固体发生摩擦,以后机体负担过重,游动迟缓,食欲减退,最后瘦弱而死。 在鳜鱼卵孵化过程中,此病也常发生,内菌丝侵入卵膜内,卵膜外丛生大量外菌丝,故叫“卵丝病”。  相似文献   

17.
<正>当前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特种水产养殖业呈蓬勃发展趋势,品种增多。鳜鱼养殖也是近年来首屈一指的新品,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然而,由于养殖密度的增加、产量的提高、以及水产品对养殖水体的自身污染,致使水产养殖病害频繁发生,危害严重。  相似文献   

18.
随着休闲观光渔业的发展,日本锦鲤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不断提升,已是休闲观赏渔业的当家品种。因此人工养殖日本锦鲤前景很好,但是在池塘养殖过程中,水质调控不好,或鱼体经运输、捕捞擦伤,很容易在短期内引起大量死亡,本人根据近几年在技术指导养殖日本锦鲤生产实践服务过程中,总结了一些危害较严重的病害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淡水石斑鱼抗病力强,在池塘养殖中很少发病,近年来随着养殖快速发展和规模的不断扩大,病害也日趋严重。现将几种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一、鱼类肝胆综合症1、病原:由大型球状彩虹病毒感染所致。  相似文献   

20.
黄缘闭壳龟,又名黄缘盒龟、断板龟,隶属龟科,盒龟属,为濒危珍稀动物,同时也是省级重点保护动物。近年来,由于生态环境的破坏和人为的影响,黄缘闭壳龟野生资源日益减少,种群面临灭绝。为了保护这一濒临灭绝的珍稀龟类,2003年国家级黄缘闭壳龟救护中心在我市建成,近3年来,我们对其养殖、繁殖、病害防治进行了初步研究,现对黄缘闭壳龟养殖过程中常见病及防治研究报告如下:一、肺炎病原初步认为是副大肠杆菌,病龟食欲减退,常在陆地呆滞不动,严重时双目失明,眼球充血、水肿、下陷,并有豆腐渣样的块状坏死组织覆盖眼球上,解剖内脏可见肺部呈暗紫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