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稻虾综合种养"稻虾互促,绿色生态",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发挥了"稳粮增收"的双重作用,受到农民青睐,政府推广,得到快速发展。发展稻虾综合种养,既要抓好生产管理营销,也要搞好财务决策分析,做好防范财务风险工作。现运用量本利方法,对稻虾综合种养财务决策作一分析。一、稻虾综合种养量本利分  相似文献   

2.
正稻虾种养模式就是通过对稻田进行必要的田间工程改造,在水稻栽培前,构建好小龙虾生长繁育的基本环境,实行"一水两用、一田双收、减肥减药",实现水产绿色健康和高效种养殖双目标。为了指导更多农民朋友掌握稻虾共生种养技术,笔者根据近几年的渔业生产实践,总结永康市富产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和鱼米香家庭农场的做法,形  相似文献   

3.
正虾稻综合种养技术是根据"稻渔共生"理论,创新发展的现代农业新技术,为探索总结虾稻综合种养高效模式,推进我县虾稻综合种养发展,2014年-2016年,监利县水产局与监利县星兴湖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在汴河镇匡老村开展虾稻综合种养技术示范与推广,研究与实践证明,虾稻综合种养技术是可行的。现将试验情况和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巢湖市为探索新型养殖模式,推动绿色农业发展,2019年在巢湖市烔炀镇某养殖企业,尝试将稻虾养殖和循环流水养殖两种模式有机结合,形成稻渔虾综合种养模式,即在稻田中挖掘环沟,沟中建流水槽进行鱼类养殖,现将该企业综合种养案例浅析如下:1基础建设1.1地点选择  相似文献   

5.
<正>土是农业的基础,水是农业的命脉。土壤之所以成为农业生产基本资料,是因为土壤具有肥力。土壤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相物质是水稻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整体,它们是不断变化的物质组成。水稻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水、肥、气、热等都是通过土壤供给的。  相似文献   

6.
正为推进稻虾综合种养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现提出当前稻虾综合种养管理技术要点,供广大种养户参考:1.稻田工程首次开展稻虾综合种养农户一般应在2月底之前完成稻田工程改造。2.水草管理新开挖稻田应在3月上旬之前完成伊乐藻移栽工作,水草种植株距3m左右,行距8-10m,适当  相似文献   

7.
<正>2012年12月5日,湖北省潜江市召开"虾稻共生"模式推广暨"以机代牛"工作结账会议。市政府副市长刘冰出席会议并讲话。"虾稻共生"模式是在"虾稻连作"基础上发展而来,"虾稻共生"变过去"一稻一虾"为"一稻两虾",延长了小龙虾在稻田的生长期,实现了一季双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养殖产量和效益。此外,"虾稻共生"模式还有很大延伸发展空间,如"虾鳖稻"、"虾蟹稻"、"虾鳅稻"等养殖模式。不仅提高了复种指数,增加了单位产出,而且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是一种更先进的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8.
正6日上午,春雨淅沥,天门市横林镇代湾村通村公路旁是成排的池塘,池塘四周,半米多高的黑色塑料栅栏异常醒目,这里是该村虾-稻-鳅综合种养基地。这不是鱼塘,都是水田。代湾村党支部书记代云兵解释说,水田里全部投放了虾苗。转到田间小路上,一台推土机停在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浙江大学、中国水稻所深水稻选育成功,为鱼塘开展水稻种植提供了技术支撑。浙江省海宁市于2013年开始进行南美白对虾塘种稻试验,并在试验成功的基础上在全市推广,现将虾稻共生种养技术总结如下。一、养殖池塘环境条件(一)地理环境生态环境良好,周围无污染源;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水源水质及养殖用水应符合GB 11607和NY5051的规定。(二)池塘条件池塘面积以3~10亩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建湖县回乡创业大学生夏思成,2014年在建湖县高作镇合兴村流转土地600多亩,在全县率先探索稻虾综合种养,创办了建湖第一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2019年1月13日CCTV-7以《红虾白米财富多》为题对其进行了专题报道,成了远近闻名的稻虾综合种养致富能手。夏思成的稻虾综合种养模式不仅富了自己,也带动了周边30多农民创业,直接推广盐阜虾田稻模式面积达5560亩以上。  相似文献   

11.
正9月2日,全国稻渔综合种养发展提升现场会在四川省隆昌市召开。会议强调,要坚持稳粮增收、不与粮争地这个根本原则,发挥好提质增效方面的优势,处理好稻和渔、粮和钱、土和水、一产和三产、产业发展和科技支撑、积极推动和农民意愿等方面的关系,推进稻渔综合种养产业规范高质量发展。湖北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作典型发言,介绍我省立足"三个坚持",推进该产业高质量发展经验。  相似文献   

12.
<正>小龙虾中文学名为克氏原螯虾,它是淡水螯虾(Freshwatercrayfish)家族中的一个中小型种类,而不是龙虾(lobster)。目前是我县养殖产量最大的淡水螯虾,小龙虾的主产区分布在我县大渡口、胜利、东流三个乡镇。一、稻虾综合种养发展情况东至县稻渔综合种养工作,  相似文献   

13.
<正>荆州市监利县和潜江市,在大片开有回形沟的稻田上,成群的鹭、鹳等水鸟飞翔追逐,回形沟里也不时有龙虾、甲鱼、泥鳅、螃蟹等水产品冒出水面。这就是我省近些年来大力推广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带来的景象。养虾必须种好稻在洪湖西岸的监利县汴河镇匡老村兴星湖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社员徐星东正在田边与理事长徐幼堂商量水稻收割机械作业问题,一谈到"虾稻共作",他就打开了话匣子:"我们这里是低湖田,水稻一年只能产一季,常年亩产就是千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夜市市场的火爆,嗦螺、口味螺、麻辣田螺等休闲风味食品深受消费者的青睐,螺蛳成为了一款热销产品。为了满足市场的需要,一些螺蛳加工企业应运而生,潜江市由以前的一两家发展到目前已有8家螺蛳加工企业。加工企业的原材料几乎全部来自野生捕捞,但现阶段江、湖、河野生螺蛳资源实现全面禁捕,供需矛盾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15.
正6月22日,在吉林省梨树县孤家子镇大林子合作社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一场推荐稻渔综合种养技术的直播正在进行。本次直播是吉林省农业农村厅主办,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吉林农业大学、吉林省科技助力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团、吉林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协办的春雨行动系列直播中的一场。  相似文献   

16.
一、稻虾综合种养概况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俗名小龙虾,原产自北美洲墨西哥,经由日本传入我国。克氏原螯虾是夜行性动物,昼伏夜出,天性好斗。因其极强的适应能力和较高的养殖效益,近年来我国小龙虾呈现爆炸式的增长,目前已经发展为我国重要的淡水养殖品种之一,相关产品风靡全国。按养殖方式、水域分类,目前克氏原螯虾有池塘精养、稻-虾综合种养、池塘虾蟹混养、藕虾套养、滩涂地粗养等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17.
<正>利用稻田水环境,既种植水稻又养殖鳖虾,使稻田内水资源、杂草、水生底栖生物、浮游生物、昆虫及其他物质和能量充分地被鳖虾所利用,并通过所养殖的鳖虾的生命活动,达到为稻田除草、除虫、疏土和增肥的目的,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进而提高稻田的综合效益。通过该种养模式可达到亩产特色水产品100-150kg;亩产优质稻谷450kg以上,亩纯收益可达8000元以上。现将鳖虾稻生态种养技术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和县作为安徽省试点县之一,已开展稻田综种养工作三年多,在取得较好成效的情况下,2014年仍作为全省稻田养殖区的试点县之一。我们在总结往年实战成果的基础上,力争每年都在技术集成和工作经验上取得突破,确保示范工作顺利进行。现将近年的主要工作进行总结,供各地在开展此项工作时借鉴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比较湖北潜江“虾稻共作”种养模式,阐明其运作机制,为推进长江中下游地区乃至全国农业绿色发展提供优化建议。方法 文章采用文献调查、实地访谈和案例分析的方法,从宏、中、微观层面探究湖北潜江“虾稻共作”种养模式的运作机制、主要做法、经验及问题。结果 (1)总结出湖北“虾稻共作”的 3种典型发展模式,分别为“家庭农场”模式、“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和“全产业链”模式;(2)剖析出“虾稻共作”种养模式的发展主要源于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相结合的“双导”推动、产业链利益共享的建立和各主体要素互补的形成;(3)阐明了政策扶持、品牌创建和宣传、全产业链经营、技术研发与虾稻共作标准、可追溯体系建立是虾稻产业发展的主要成效与经验。结论 针对虾稻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从全省共创虾稻品牌、完善基础设施、加强市场监管、建立产学研结合的有效衔接机制和延伸虾稻产业链条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正>近几年,宜城市稻虾轮作有了长足的发展,已成为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市水务局紧紧围绕"完善技术、改善品质、增加供给,提升效益"的目标,依托资源优势、区域优势和多样的消费市场,采取引导、政策扶持、带头示范、技术帮助、市场驱动、龙头培育"等措施,做出了一些成绩,取得了成功的经验。一是扶持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市、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