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0 毫秒
1.
<正> 由蓝藻形成的铜绿水是池塘常见的水质现象,此时池水中浮游植物的优势种群为铜绿微囊藻和水花微囊薄。微囊藻喜生长在温度较高(28℃—32℃)水中,喜强光。因此,多在夏秋季旺发。由于这类藻繁殖速度快,与其它藻类争肥争空间。藻类大量死亡时,向水体释放毒素,对鱼类生长非常不利。  相似文献   

2.
<正> 一、蓝藻病害:蓝藻包括铜绿微囊澡和水花微囊澡,一般发生在夏季和初秋,它喜欢生长在温度较高和碱性较重的水中,当PU值为8-9.5,水温在28℃-32℃射,繁殖最快。如在一升水中有50万个群体以上时,水中溶氧往往不敷其需要,而会自身大量死亡。藻体死亡后,蛋白质容易分解,产生羟胺及硫化氢等有毒物质,这些毒物在水中积累多了,不仅能毒死鱼类,就是牛、羊饮了这种水也能被毒死。  相似文献   

3.
<正>在养殖过程中除了要注意日常养护管理之外,一些常见的水质与病害问题不容忽视。1.转水和倒藻问题:在炎热的夏天,藻类生长旺盛,水体营养物质不能够满足藻类生长繁殖所需,水质老化,在天气变化较大,雷暴雨天气、极易引起藻类大量死亡,同时,有害细菌大量滋生,原生动物大量繁殖,也会导致水体变清,危害:倒藻后水体变清,池底有害菌大量繁殖,藻类死亡会使对虾出现中毒,对虾摄食死亡藻类会引起肠道疾病。藻类死亡  相似文献   

4.
<正> 在整个冬季,由于水温低,鱼类基本处在停食状态。但随着春季的来临,水温逐渐上升,水中的一些藻类:如蓝藻、水网藻及小三毛金藻等有毒藻类便会大量繁殖滋生,成为鱼池中的优势种。这种现象在越冬鱼池中较为常见。而鱼类在开食投喂前,当水温因天气变化而升高时,鱼类的代谢机能会适当增强,  相似文献   

5.
一、藻毒素中毒性蚌病1、病因:无侵袭性病原体,主要由具有藻毒素的藻类引起的中毒。形成藻蓝水华和隐藻水华的一些种类,具有这些毒素在水中大量繁殖,死亡后尸体被一些细菌分解,从而使藻毒素大量释放到水体中,影响水体中各动物的生长,严重时造成大量死亡。另外,河蚌独具的晶杆体,能释放出晶杆酶消化这些藻类的外壳,结果自身被藻毒素毒害。2、症状:单纯性藻毒素中毒引起的蚌病,病蚌通常无明显的外观症状,主要表现为昏迷,闭壳肌无力。肝组织切片,往往可见肝细胞产生糜烂解体。3、流行及危害:夏季水温升高到28℃以上时开始发病,7—8月份的炎夏时…  相似文献   

6.
<正>2014年7月1日,我地区一养泥鳅鱼户,所养的泥鳅鱼开始死亡,死亡规格8-10cm,初放苗种规格1-3cm,养殖时间39天,由于该户无养殖经验,又无水产养殖知识,因此泥鳅鱼死亡之前毫无发觉,我们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水质化验以及鱼病解剖检查。一、死亡原因有以下几方面1.水中藻类是蓝藻门的颤藻、念珠藻、螺旋藻等有害藻类。2.水中藻类基本是蓝藻门,池塘水质从养殖开始至今从未泼洒消毒剂、调  相似文献   

7.
<正>裸藻是我国精养池塘中常见的藻类,喜生长于有机质丰富的水体中,易形成水华。裸藻大量繁殖时会造成池塘水质恶化,影响养殖品种生长。有研究表明裸藻藻体大量死亡时,会分解产生一种毒素,严重时可造成养殖品种中毒甚至死亡。裸藻水华的危害,给养殖生产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8.
<正> 池塘养鱼中,往往产生大量的有害藻类,造成水体质量恶化,影响鱼的生长,甚至引起鱼中毒死亡,可使池塘养殖经济效益降低15%—20%。因此,现将养殖池塘中几种主要害藻的综合防除技术简介如下。 一、害藻危害及防除 1.水绵、双星藻、转板藻(俗称青泥)多在天气转暖后,在鱼池浅水处萌发,长成缕缕细丝,底端扎在池底,上端直立水中,故也称沉水性丝状植物。当其衰老时断离池底,漂浮水中,形成团团乱丝,鱼苗鱼种误入其中往往被缠绕而死。另外,大量的乱丝漂浮在水中,严重影响浮游生物对光能的吸收和水温的提高,阻碍氧气  相似文献   

9.
<正>二、常见的富营养化水质的改良因水体中营养盐类过剩尤其是碳或氮源过剩而产生的不良水质,这类水质不仅常见更是占不良水质的绝大多数。富营养化水质主要表现为水质过肥、透明度小、形成"藻类水华"且水色不正常,引起的原因多因为大量施肥、投饵使养殖水体中的氮源过多。1.蓝藻水华的改良蓝藻水华的水色多为蓝绿色或铜绿色等,引起蓝藻水华的藻类有微囊藻及颤藻、纤维藻等。当蓝藻大量死亡后产生蓝藻毒素及硫化氢等有害物质,使水产养殖动物死亡;当蓝藻生长过盛时,水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国内养殖业为了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往往采用高密度集约养殖,并大量使用人工饵料。这种养殖模式容易引起藻类繁殖过多,严重时甚至产生"水华"现象。所谓"水华"是指水体因藻类过度繁殖而呈现藻色的景观,它主要是一些单细胞藻类大量增殖所致。  相似文献   

11.
青苔亦称青泥苔,是水绵、双星藻、转板藻等几种丝状绿藻的通称。虾池中出现的青苔大多是在肥水时浮游藻类未及时生长,水体透明度大而使得丝状藻类大量繁殖。青苔如不及时处理,大量施肥均被青苔吸收而使得水体始终清澈见底,导致对虾难以正常生长。一、青苔的危害1.大量吸收水体中的无机营养盐类,使虾池中有益藻类如硅藻、绿藻没有营养而不能繁殖成优势种群,水质清瘦。2.青苔大量繁殖覆盖住池底,对虾尤其是刚放人的虾苗会被藻丝缠住影响其觅食而降低成活率。  相似文献   

12.
正青苔亦称青泥苔,是水绵、水网藻、双星藻、转板藻等绿藻以及微囊藻、囊球藻等蓝藻的通称,是一种藻类过度繁殖的产物。小龙虾养殖池塘或稻田的水环境非常容易生长青苔,但很多养殖户不重视,从而错过防控良机,以致泛滥的青苔缠绕小龙虾幼苗并与其竞争营养和氧气,影响生长甚至死亡,从而给养殖户造成极大损失。因此,特对小龙虾养殖中青苔产生的  相似文献   

13.
<正>3.水中的浮游植物当蓝藻大量繁殖时,在晚上产生过多二氧化碳,消耗大量氧气,在白天蓝藻进行光合作用时pH值上升到10左右,此时使硫胺酶的活性增加,在硫胺酶作用下维生素B1迅速发酵分解,使鱼缺乏维生素B1导致中枢神经和末梢神经系统失灵,兴奋性增加,急剧活动痉挛,身体失去平衡,影响摄食甚至造成死亡。  相似文献   

14.
<正>青泥苔是鱼虾池中常见的丝状绿藻的总称,包括水棉、双星藻和转板藻等。这些藻类适宜生长在浅水沟及池塘的浅水处。一旦遇到合适的生态条件即会大量繁殖,初期藻体颜色较深,为深绿色,呈丝状附于池底,以后渐变黄绿色悬于水中,衰老时如旧棉絮浮于水面。青泥苔在鱼虾池中的主要危  相似文献   

15.
夏季常有大雨来临,一方面过量雨水导致池水的水温、盐度、酸碱度、溶解氧急剧降低,硫化氢、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超标,水质的急剧变化,常常会使对虾产生应激反应,造成对虾免疫力严重下降;另一方面一些藻类大量死亡分解,会引起厌氧致病微生物大量繁殖,轻者导致对虾大量发病;重者直接导致大量对虾死亡现象。  相似文献   

16.
<正>一、养蟹池塘中早期青苔泛滥1、现象。蟹池早期会出现青苔(丝状绿藻总称,包括水绵、双星藻和转板藻等)大量繁殖的现象。初期藻体颜色为深绿色,呈丝状附于池底,以后渐变黄色悬于水中,衰老时,如旧棉絮浮于水面。  相似文献   

17.
稳定性二氧化氯对养殖池水中蓝藻的杀灭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一部分蓝藻能对水产养殖业造成较大的危害,如红海束毛藻(Trchodesmiumenhroeum)大量繁殖时,能形成有臭味的赤潮。由于这些蓝藻死亡后分解产生的毒素能导致养殖动、植物的大量死亡,造成严重危害。淡水蓝藻大量繁殖时形成水华,不但大量消耗养殖水体中的氧气,而且释放的毒素对淡水养殖动、植物也有极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18.
蟹池蓝藻危害、产生的原因及处置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蓝藻是包括蓝球藻、念珠藻、颤藻等藻类的统称,为单细胞原核生物,以细胞群形式出现时才容易看见,也就是水产养殖通常见到的"水华"。多年养殖的老池塘,池底淤泥深厚,加上外源水质富营养化,蟹池在高温季节尤其是养殖中后期,往往出现蓝藻暴发现象,轻则影响河蟹蜕壳、生长和产量,处置不当将导致养蟹亏损,这已成为近年来困扰蟹农较为棘手的难题。一、蟹池蓝藻的危害1.导致河蟹中毒发病。河蟹长期在  相似文献   

19.
<正>鱼池水质突变主要发生在高温季节,产量高、水质较肥的池塘最易发生。鱼池一旦发生水质突变,如得不到快速处置,会产生泛塘死鱼,严重的整池鱼会在几小时或十几小时内全部死亡,必须特别重视。一、水质突变的产生原因1.高温季节,由于池水较肥,蓝藻等浮游植物过度繁殖,下风处水面产生深绿色水花,形成"湖靛"。鱼池中藻类大量繁殖时,会吸收水中的大量营养物质,引起水中酸碱度的激剧  相似文献   

20.
夏季水温高,光照强,是蓝藻的高发季节。由于蓝藻被摄食后难以消化,容易粘附在蚌的肋腮上,影响呼吸,导致蚌类窒息。另外,蓝藻死亡后,蛋白质分解产生羟胺,与水中硫化氢等有毒物质结合,能使育珠中毒死亡。因此,夏季要严格控制蓝藻的过量繁殖,应采取有效措施清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