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正>潜江地处江汉平原腹地,水网湖区,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市域内稻田种植面积100万亩,其中低洼冷浸地30万亩。本世纪初,我市农民率先尝试在冬泡田寄养小龙虾,喜获丰收,引起从业者关注。经过十多年的研究与探索,养殖模式和技术逐步成熟与完善,截止2013年 相似文献
5.
淡水小龙虾稻田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渔业致富指南》2017,(3)
<正>一、稻田养殖淡水小龙虾的原理在稻田里养殖淡水小龙虾,是利用稻田的浅水环境,辅以人为措施,既种稻又养虾,以提高稻田单位面积效益的一种经营模式。稻田养殖淡水小龙虾共生原理的内涵就是以废补缺、互利助生、化害为利,在稻田养虾实践中,人们称之为"稻田养虾,虾养稻"。二、田间工程建设1.稻田的选择(1)水源:水源要充足,水质良好,排灌方便,农田水利工程设施要配套完好,有 相似文献
6.
稻田小龙虾生态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早投种、早投喂春天气温回升后,自繁的稻田小龙虾开始活动,从3月开始少量投喂饲料,品种有小麦、玉米等,以防相互残杀,提高回捕率,在四月中旬气温升高后,将稻田里的水位加到40cm深,并逐渐加大投喂量,并且从市场收购回小杂鱼、螺蛳投放到沟内。具体操作方法是在稻田四周等距离设置10个食台,每天傍晚时投喂,第二天早晨检查是否吃完,并根据吃食情况及时调整投喂量。二、勤消毒、改善水质随着气温升高,为防止水质恶化,从5月上旬开始,每亩施生石灰30kg,用水化开进行全池泼洒,以达到改善水质,增 相似文献
7.
正为提高农田综合种养的经济效益,在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的技术支持下,2017年兰鹏粮食种植家庭农场投资385万元,新流转农田土地800亩,新上稻虾连作项目,开挖土方9万方,圩堤建设3000m,投资35万元,小龙虾苗52万元、防逃设施22万元、监控设施13万元、仓储及办公室用房60万元、饲料50万元、稻种8万元、灭虫灯12万元、工人工资50万元、泵房及水利 相似文献
8.
<正>在稻田里养殖淡水小龙虾,是利用稻田的浅水环境,辅以人为措施,既种稻又养虾,以提高稻田单位面积效益的一种生态种养模式,是典型的高产、优质、生态、高效渔业模式,具有明显的增产、增收、增粮、增渔和节地、节肥、节工、节支的"四增"、"四节"效果。具体技术如下:一、田间工程建设1.稻田的选择(1)水源: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灌方便。(2)土质:土质要肥沃,以黏土和沙壤土为宜。(3)面积:面积少则1公顷,多则10公顷都可,面积大比面积小更好。 相似文献
9.
10.
按照《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渔业科技促进年活动方案〉的通知》(农办渔〔2012〕17号)和"全国渔业科技促进年稻田综合种养技术示范会议"的精神要求,安徽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将我县作为2012年稻田综合种养技术示范县之一,我们立即开展了此项工作,将水稻与小龙虾轮作,有效的改善水稻地区 相似文献
11.
<正>2020年沛县被农业农村部批准为“国家级稻鱼综合种养示范区”。2022年沛县小龙虾稻田养殖面积达到4.3万亩,亩产150余kg,总产值达到258000万元以上,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将稻田养虾要注意事项归纳整理如下,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2.
13.
<正>安徽省太湖县稻虾综合种养模式从2017年开始,初期发展了2000多亩,2018年发展了1万多亩,到今年已经发展到了6万亩左右。传统的养殖模式是挖沟养殖模式,存在坑沟占比大,增加了基础设施投入,减少了水稻种植面积等问题。近年来,县内推广无环沟稻虾种养模式,该模式在不影响水稻种植和产量的情况下,每亩可产出小龙虾100kg左右,收入增加2000多元/亩。 相似文献
14.
15.
<正>小龙虾生命力强、繁殖率高、增长快,且一般不易发病,养殖小龙虾具有投资小、产量高、风险低、见效快等特点,现已成为农民致富的新亮点。如何提高小龙虾稻田养殖产量甚为关键,其主要技术措施有:1.清淤消毒。小龙虾喜水质优良、溶解氧丰富的水域环境,淤泥不能过多(一般10cm左右)。淤泥过多,有机质过多,微生物分解旺盛时,一是容易使池水缺氧,造成小龙虾不摄食,怕下水;二是能产生硫化氢、沼气等有害气体,严重时会引起小龙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正稻虾种养模式,小龙虾和水稻有一段时间的混作,一方面它涉及稻田的施肥、除草、排灌、收割、防治病虫害等,同时,也涉及到小龙虾养殖的投喂、水位控制、防逃、防敌害、防病治病和捕捞等。因此,要种好稻养好虾,必须在物质、技术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才能上马投产。 相似文献
20.
<正>2006年元月,笔者根据淡水小龙虾的生活习性,指导万福镇二十七户农民,利用退耕还林的闲田,设计浅水渠养殖龙虾,亩产量达200kg,成活率85%,规格40只/kg,亩获纯利2000余元。2007年,已有二百多户农民利用此模式养殖龙虾。此法简单,易操作管理,既不影响树木的生长,又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该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