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小龙虾(克氏原螯虾)是湖北省的优质水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为促进农民增收作出了较大贡献。但由于自然捕捞过度、野生资源急剧下降、种质严重退化等问题,小龙虾产业的发展已受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养小龙虾的人越来越多,小龙虾生长快,头一年秋季繁殖的幼虾,翌年3-4月放养,经2个多月的精心饲养,均可达到上市规格,所以,人工养殖的小龙虾一般在5-6月均可陆续捕捞上市。但很多人对捕捞和装、运小龙虾的技术缺乏了解,严重影响了经济效益的提高,有的还造成了很大损失,应引起足够重视。一、淡水小龙虾捕捞技术1.虾种的捕捞捕捞小龙虾虾种主要用手抄网和夏花鱼网。捕捞时先移去隐蔽物,接着用手抄网反复捕捞,也可用夏花  相似文献   

3.
小龙虾养殖技术系列谈(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四、小龙虾苗种繁殖技术1、亲虾选择挑选小龙虾种虾的时间一般在3—4月份,来源应直接从养殖小龙虾的池塘或天然水域捕捞。雌雄比例以3∶1为宜。挑选小龙虾亲虾的标准为: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淡水小龙虾市场消费群体的增大、消费数量的急剧增加(只南京一市淡水小龙虾平均日消费量就达到100吨)、市场价格的火爆,对野生资源的捕捞强度越来越大,野生资源量越来越少,并且加工出口量也呈现出进一步扩大的趋势,有力地促使了淡水小龙虾养殖业的发展,2006年江苏养殖面积就达10万余亩,产值在8亿元左右,2007年养殖面积猛增到20余万亩,预计产值会突破10亿元。  相似文献   

5.
正2020年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小龙虾产业造成了全面的冲击,养殖、流通、加工、餐饮等环节无一例外。穷则变,变则通。部分养殖户在现有养殖模式上进行积极调整,育养分离、养大虾......他们找到了新的方向。与此同时,针对小龙虾的营销模式也在悄然改变。活虾流通受阻后,龙虾尾等加工产品在抖音快手等直播平台迅速蹿红,原本压力山大的加工厂也开足马力,加紧生产。总体来看,2020年小龙虾产业仍以盈利为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6.
湖北省潜江市稻田综合种养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满足当地加工企业对小龙虾原料的需求,湖北省潜江市在本世纪初开始发展稻田综合种养。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目前以经济效益稳定的"虾稻共作"为主要种养模式。本文重点分析"虾稻共作"的经济效益,具体阐述种养技术的设计如何与经济效益考量相结合。此外,还介绍了政府补贴政策,综合种养保险模式,以及目前仍存在的问题等。  相似文献   

7.
正"我们养的小龙虾已经开始捕捞上市了,每斤售价近20元,行情很不错。"8月29日上午,在琼海市嘉积镇雅洞村稻虾综合种养产业示范基地,脱贫户颜冬夫正在捕捞小龙虾。不一会儿,一个桶就已装满小龙虾。虾塘里的小龙虾个头大,售价高。虾塘旁,稻田一片金黄。这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孕育着丰收的希望。  相似文献   

8.
正小龙虾味道鲜美,深受国内消费者欢迎,为提高养殖效益,本文总结了小龙虾不同养殖模式的放养特点以供参考。一、主养小龙虾模式1.秋季放养亲虾模式8-11月,按雌雄比3∶1每亩放养体长13cm左右的亲虾1000尾,使其自然交配产卵,翌年3-5月捕捞繁殖过的亲虾上市销售。由于雌性亲虾有"抱仔"护幼习性,可依据捕捞到的雌性亲虾的数量,按每尾"抱仔"150尾估算稚虾数量,控制留池稚  相似文献   

9.
正虾稻共作是目前水产养殖中成本低、效益好、农民朋友易学易掌握的一种养殖模式,但养殖田块青苔的生长,直接影响水草的生长,与小龙虾争夺养分和空间,还败坏水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小龙虾的生长、捕捞,直接使虾农利益下滑。因此,虾稻共作一定要做好青苔的预防和清除,才能养大虾养好虾。以下是笔  相似文献   

10.
<正>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蟹虾,因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近几年国内外市场十分畅销。2010年8月南京发现疑似食用小龙虾引起横纹肌溶解综合症(后确认为"哈夫病")患者,"南京龙虾门"事件之后,人们对小龙虾质量安全问题更为关注。因此,必须从养殖环境、生产投入品、捕捞运输和销售各个环节采取严格  相似文献   

11.
<正>近几年,以虾稻共作模式为主的小龙虾养殖在全国遍地开花,养殖面积不断扩大。据2018年中国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显示,2017年全国小龙虾养殖面积已达1000多万亩,产量100多万吨。随着消费群体不断扩大,餐饮消费持续火爆,国内市场需求猛升,虾稻共作虽为各餐饮店、加工厂和其他消费市场提供大量的小龙虾货源,但仍满足不足了日益扩张的市场需求,难以  相似文献   

12.
正目前随着气温的缓慢回升,小龙虾塘口补苗、买苗的呼声震天。越来越多的小龙虾养殖户认可了"开春买苗、五月卖成虾"这样的养殖模式,问题也随之而来——都是买苗,怎么苗价相差悬殊?为什么有的养殖户还在捕捞刚出洞的存虾呢?这是因为人人都有自己的养殖经。想要在养殖业中立于不败之地,不懂得抓住养殖过程中那些稍纵即逝的机会怎么行?来,一起学习吧!  相似文献   

13.
<正>稻虾轮作是建立在“繁养分离”的基础之上的。一般会在3-4月份之间进行虾苗放养,选取优质虾苗,规格为200-400尾/kg,密度为4000-6000尾/亩,养殖30天左右可以开始捕捞,捕捞出来的小龙虾规格可达30g/尾之上,6月份小龙虾养殖结束,可以进行插秧种植水稻的工作。采用稻虾轮作模式,小龙虾产量可达到100-150kg/亩之间,效益可达2500元/亩之上。此模式下,  相似文献   

14.
<正>第九章小龙虾利用和加工115.根据蜕壳周期来谈谈什么样的虾才叫"软壳虾"?正常情况下,虾类要依靠蜕壳才能实现个体的生长,每蜕一次壳,虾体就会长大一点。根据小龙虾的活动及摄食情况,小龙虾的蜕壳周期一般可分为4个阶段,即蜕壳间期、蜕壳前期、蜕壳期和蜕壳后期。蜕壳间期小龙虾摄食旺盛,甲壳逐渐变硬;蜕壳前期是从小龙虾停止摄食起至  相似文献   

15.
<正>立秋以后,小龙虾便逐步进入下市期。目前稻田小龙虾的捕捞已近收尾,池塘精养虾供给量变少。由于终端消费需求仍在,小龙虾身价进入8月后开始上涨,进入价格翘尾期。在白沙洲农副产品大市场里,小龙虾从7月底开始涨价,不到半个月,50g左右的大虾已从52元/kg涨至62元/kg,中等虾从36元/kg涨至46元/kg,小虾从16元/kg涨至24元/kg,每公斤都涨了10  相似文献   

16.
<正>2019年小龙虾的价格一直处于持续走低的状态。为什么小龙虾价格这么任性,随便玩起了"跳水"?南宁一摊贩认为,2018年主要有世界杯因素的影响,加工厂收虾积极性高,全国消费市场旺盛,小龙虾的价格一直下不来。专营小龙虾餐厅的饶先生则表示,自2015年以来,小龙虾的消费需求一直处于上涨趋势,如2017年全国小龙虾的消费为2500亿元,2018年上升到4000亿元,2019年预计将达到4500亿元。  相似文献   

17.
<正>2017年以来,全省围绕《湖北省小龙虾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全力打造小龙虾"千亿元"农业特色产业,多措并举,推动我省小龙虾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据初步统计,2017年全省小龙虾养殖、加工、流通、餐饮等综合产值达851.82亿元,同比增加17.76%。一、养殖规模效益再上新台阶2017年,全省新增"稻虾共作"、"稻虾连作"等稻虾综合种养面积64.14万亩,  相似文献   

18.
正当前,我国小龙虾市场处于调整期,市场更青睐"大规格虾","小规格虾"价格低落,市场难销。有些养殖户在这个非常时期养殖效益下滑,甚至亏本。舆论把效益下滑归结为新冠疫情,其实新冠疫情更多的是影响了小龙虾的加工、物流和餐饮,小龙虾养殖业效益下滑与新冠疫情无关,而与市场有关,更与养殖技术有关。养殖技术涉及的问题很多,其中控制养殖密度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9.
正小龙虾是人们爱吃的一种大众虾类。近年来,国内外市场对小龙虾的需求与日俱增,价格持续攀升,这也是造成市场供不应求和野生资源匮乏的主要原因。正因如此,小龙虾成为了水产品中红遍大江南北的"一匹黑马",现已成为我国重要养殖经济虾类,养殖前景一片光明。笔者根据金湖地区当地的养殖实际,现将小龙虾选苗与放苗技术简要介绍如下,供养虾者借鉴参考。一、选择虾苗小龙虾苗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入池后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是养虾成功与  相似文献   

20.
正小龙虾的生长周期是非常短的,基本上从虾苗投放开始,50天以后就有成品虾可以捕捉了,因为小龙虾是蜕壳生长的水产品,所以在饲养过程中,个体之间的生长速度可能存在比较大的差异,即使我们投放规格整齐的苗种,也是需要进行轮捕轮放的。为了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减少因为密度过大,并且个体差异过大,而出现的互相残杀现象,所以当一些小龙虾个体长到成品规格的时候,我们就要开始将其捕捞上市了。在这里主要介绍各种渔具的捕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