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经济快讯》2014,(8):84-84
一直以来,我国的人均收入数据都处于“城乡二元化”阶段,分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两种数据。最近,这一现象被首次打破。2月24日,国家统计局首次发布“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  相似文献   

2.
现如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反映人民生活的一个重要指标,其为制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基于《内蒙古统计年鉴》与《中国统计年鉴》中的数据,首先对2019-2023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农村牧区人均可支配收入进行分析。根据2000-2023年内蒙古农村牧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构建ARIMA模型,预测2024-2028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结果表明该指标在未来5年将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最后,根据对前5年数据的分析找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以便更好地增加内蒙古农村牧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相似文献   

3.
《宁波通讯》2012,(5):61-62
城乡居比收入水平稳居同类城市前列 五年来,我市大力实施“人大民生工程”,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2007年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307元,比上年增长13.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0051元,增长13.6%。  相似文献   

4.
2011年浙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0971元,比上年实际增长7.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3071元,比上年实际增长9.5%,和2009年一样,都是1997年以来的最高增长年份。从图中可看出,2007年以来,由于城乡统筹发展、农产品价格稳步提高、惠农政策持续有效等因素,浙江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逐渐改变以前大大慢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的状况,开始快于城镇居民,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世界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城乡收入鸿沟成为新时期经济社会建设中的突出问题.本文以城乡收入比为衡量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的指标,选取2010-2014年全国31个省居民收入数据,比较了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的城乡间和城乡内的收入比.研究发现,中国城乡间居民人均收入差距较城镇和农村内部居民的人均收入差距更为显著,但是2010-2014年的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逐年缩小.  相似文献   

6.
《老区建设》2014,(3):6-7
北京2月13日电2013年我国农民增收实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首次“十连快”。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896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3%,高出GDP实际增速1.6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速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2.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7.
"十一五"以来,随着我区经济快速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两个收入)得到较大提高,人民生活得到了相应改善。但相对于经济高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仍然增长较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地区差距在不断扩大。如何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机制,实现"两个同步",对于实现"十二五"确定的实现居民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一、我区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现状(一)城乡居民收入平稳增长2010年,我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698元,居全国第10位,比2005年增加8561.21元,年均增长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表示,从今年起,江苏将实施居民收入七年倍增计划。2010年,江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2936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9118元。也就是说,居民每年收入要增长10%左右,七年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达到45872元,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则为18236元。  相似文献   

9.
城乡收入差距的症结在于城乡居民的权益不平等,需要从"赋权予民"这一基础环节着手加以破解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经济领域的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但一些结构性的社会问题仍然存在,最典型的就是城乡二元结构问题,这突出表现在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上——2011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10元,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为6977元,城乡收入差距十分悬殊。众所周知,城乡收入差距过大,不仅会影响居民的福利水平,还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0.
《天津经济》2015,(2):1
2014年天津经济平稳运行,转型发展显效,民生持续改善。去年全市经济总量突破1.5万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万元。经济运行总体平稳2014年全市生产总值15722.4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达49.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654.09亿元,连续七年增量超过10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90.02亿元,增长15.0%。环境民生持续改善深入开展"四清一绿"行动,全年PM2.5平均浓度下降13.5%;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506元,增长8.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  相似文献   

11.
《宁波经济》2004,(8):16-17
居民收入继续提高。1-6月份,我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累计为8380元,同比增长16.8%;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5702元,同比增长19.1%,其中服务性消费支出累计为1391元,同比增长14.2%。农民人均现金收入4515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收入同比增长6.2%。农民收入的增加主要得益于工资性收入,非农收入和非经营性收入的增长。  相似文献   

12.
200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初步核算为182321亿人民币,同比增长9.9%.同时国企销售收入达到11.5万亿元,利润突破9047亿元,实现国企利润两年翻番.但是经济总量的提升、国企利润的翻番,并没有表现为国民财富和收入的同等提升.2005年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分别比上年增长9.6%、6.2%,低于经济增速.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甚至回落0.6个百分点.这份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表明,城乡贫富差距,比上年有所拉大.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国企效益连年好转,但是国民富裕增长却远慢于经济发展,且社会发展缓慢,贫富差距不断扩大,个中的原因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突破劳动力流动、城市化水平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传统思维,构建出劳动力流动、城市化水平、城乡非均衡增长、政府对农村的扶持政策共同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理论模型,并且根据长三角地区16个地级市1995年~2006年的面板数据,估计分析了劳动力流动、城市化水平、城乡非均衡增长、政府对农村的扶持政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估计结果显示,劳动力流动会明显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城市化的短期效应是拉大城乡收入差距,中长期效应反而是使其缩小;城乡非均衡增长因素与城乡收入差距成正比,非均衡力量的增长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政府的扶农政策与城乡收入差距成反比,在农民人均纯收入少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界限内,城乡收入差距随着政府对农村的财政补贴支出的增加而减少。为此,要进一步缩减我国长三角地区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速劳动力流动、推动城市化进程、加快农业的生产发展和完善政府对农村的扶持政策。  相似文献   

14.
财经资讯     
《产权导刊》2016,(2):18-20
2015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4%
  中国证券网1月19日消息2015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66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4%。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195元,比上年增长8.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22元,比上年增长8.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5%。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73,比上年缩小0.02。  相似文献   

15.
考察了通信基础设施的城乡收入分配效应,初步探讨分析了通信基础设施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原因和途径,并据此提出了假设:通信基础设施促进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但是对农村人均纯收入增长影响不确定,受到其他因素作用。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通信基础设施确实有效促进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有一定抑制作用,结果为通信基础设施扩大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分析表明,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差距以及城乡人力资本差距是影响通信基础设施农村居民收入促进作用的重要因素,本文进一步的实证研究结果证实了这种分析。因此,在平衡城乡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并且提高农村教育、卫生投入以促进农村人力资本提升的情况下,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将有助于减少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6.
国内     
《天津经济》2012,(8):79-81
26省市2012上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排行沪浙京前三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统计发现,截至7月26日,全国已有26个省份公布了2012年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其中,上海、浙江、北京占据前三名,青海垫底。从增幅来看,宁夏增幅最高,达14.4%。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13679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509元,同比名义增长13.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7%,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2.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7.
《老区建设》2012,(1):5-5
2012年1月17日,从国家统计局江西调查总队获悉,2011年江西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7495元,较2010年增长13.0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892元.比上年增长19.1%。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双双好于全年预期。  相似文献   

18.
当今社会已进入后危机时代,消费成为经济增长最大的拉动力.文章从协整理论出发,对河南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与人均可支配收入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支出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当期收入和长期均衡对居民消费都有较强的制约作用.因此,从长期来看,要刺激消费来拉动经济增长,必须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  相似文献   

19.
《浙江经济》2007,(21):7-7
近年来,浙江省着力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收入来源和消费结构进一步趋于多元化。2007年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881元,同比增长12.4%。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0%,比全国平均水平高5536元,预计2007年浙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可超20000元。[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中国城乡收入差异的库兹涅茨曲线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1978-2007年各省份面板数据,对全国东中西部三大地区的城乡居民收入差异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否存在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进行验证表明,全国东中西部三大地区的城乡收入差异与人均GDP存在"倒U"型关系.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继续拉大的趋势将延续较长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