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街津口赫哲民族文化村是赫哲族传统文化荟萃之地。随着区域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民俗旅游与乡村旅游日益火热,尤其是在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深入推进背景下,赫哲民族文化村凭借自身的自然环境优势与文化优势,旅游文化产业所取得的成果有目共睹。本文针对其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未来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
论我国民俗旅游资源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俗旅游是高层次的文化旅游,目前已成为我国最具吸引力的旅游项目之一。本文对国内民俗旅游现状进行分析,同时针对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民俗旅游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3.
正本期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黑龙江抚远赫哲族鱼文化系统是中国北方唯一以渔猎为生的民族——赫哲族在两江流域世代相传的渔猎生产生活文化系统。遗产地位于黑龙江省抚远市。赫哲族起源于东海女真赫哲部落,清代时被称为"鱼皮部落"。大马哈鱼是冷水性溯河产卵洄游鱼类,它们出生在江河淡水中,却在太平洋的海水中长大,每年秋季在我国黑龙江、乌苏里江和图们江可以见到大马哈鱼。抚远市是我国最初迎来大马哈鱼洄游的地方,乌苏里江占全国大马哈鱼洄游总量的70%以上。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村地区拥有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作为人类文化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地区民俗旅游资源因其独特的民族风情和厚重的文化底蕴吸引了众多游客,同时也带动了我国农村地区民俗旅游经济的开发。当前农村地区民俗旅游已经成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但部分农村地区民俗旅游经济开发面临不充分、不平衡和不合理的问题。为此,需进一步明确民俗旅游开发的目标,挖掘民俗文化内涵,形成优势特色,进而推进民俗旅游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民俗旅游是人文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鲜明的民俗品格,独特的文化内涵,厚重的历史氛围,显著的地域差距,以及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对游客产生巨大的诱惑力和感召力,成为旅游者选择的一大热点。本文通过分析绥化市民俗旅游开发现状,发现绥化市民俗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绥化市民俗旅游开发尊重传统民俗,因地制宜、提高游客的参与性、发挥地域优势,走特色旅游之路、培养专业人才,提高管理水平等对策,进而提升绥化市民俗旅游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6.
红色边疆农场民族风情独特,民俗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民俗旅游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经调研,本文分析了农场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问题,提出了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策略,为农场旅游开发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内蒙古蒙古族民俗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依据构建主义原真性理论,从民俗旅游开发与保护互动的角度,为蒙古族民俗旅游开发提出增强构建主义原真性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8.
鱼皮制作技艺是赫哲人所创造的民族文化遗产,它不仅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而且凝结了赫哲人的智慧与精神追求。由于水体污染与过度捕捞,三江平原地区生态平衡遭受破坏,再加上传统的鱼皮手工艺品商品化不足,使得鱼皮制作技艺的家庭传承场域趋于瓦解,街津口村的鱼皮制作技艺传承现状堪忧。互联网给鱼皮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新的途径,基础设施建设给民族旅游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条件,做好民族文化的教育工作,培养民族群众的自觉意识,创新鱼皮制品的发展手段,是鱼皮制作技艺在当代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济宁市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俗旅游资源是作为旅游业发展最具吸引力的民俗旅游的基础,受到国际和国内学术界的高度重视;济宁市拥有很丰富的,独具魅力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从该市独特的民俗旅游资源出发,指出该类旅游资源开发的注意事项,总结谊市民俗旅游开发的现状和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开发的方向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宁德市畲族民俗旅游资源显性化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俗旅游资源是区域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受认知能力、资源的存在状态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民俗旅游资源呈现隐性的状态,这为区域发展旅游业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在探讨民俗旅游资源的概念、特征、开发理念等基础上,结合宁德市畲族民俗文化为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农业民俗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北京的农业民俗产业蒸蒸日上,如何将农业民俗和旅游开发很好地结合起来?如何将农业民俗作为一种珍贵的旅游文化资源很好地保护、开发和利用?如何将农业民俗作为一种精神旅游资源代代相传、发扬光大?本文结合国内外对于农业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及笔者在北京平谷区熊尔寨乡的实地民俗旅游田野调查研究结果进行探讨,并对北京农业民俗的旅游开发问题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2.
文化逐渐成为旅游的核心资源。中国具有丰富的传统民俗文化,而农村是民俗文化的主要传承地。在现代化发展影响下,民俗文化受到较大冲击。以民俗文化为主体的乡村旅游活动,即有利于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又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但是,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因素比较落后,乡村民俗旅游产业开发性不足,导致乡村民俗旅游发展受到限制,不利于民俗文化传承和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系统分析乡村民俗旅游发展的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并提出促进民俗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分析旅游开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正负影响的基础上,建构旅游化生存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生态系统模型,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生态系统包括政府行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企业和游客行为等四个子系统,并以赫哲族为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生态系统进行解构。  相似文献   

14.
北京休闲农业发展现状特征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休闲农业是北京旅游市场新的经济增长点,其可持续发展对"十三五"时期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北京休闲农业的发展特征并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期为促进北京市城乡交流、实现农民增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文章主要对2006~2015年北京农业观光园、民俗旅游等2种主要休闲业态的总体现状、经营主体数量、从业人数、经营收入、接待人次等的时空演化开展定量分析。基于分析结果提出以市场为导向,加快转型升级;加强生态资源保护性开发;加紧文化创意元素融合;加速"互联网+休闲农业"布局等休闲农业未来发展的建议。[结果]北京的休闲农业呈现四大特征:(1)农业观光园的"产品消费外扩与食宿消费内聚"趋势并存,合力影响北京农业观光园时空演化进程;(2)民俗旅游呈现以"空心化、亲自然"为特征的持续性远郊热,生态涵养发展区民俗旅游发展持续巩固;(3)休闲农业市场邻近性的优势渐弱,休闲农业总体呈向外部扩散趋势;(4)休闲农业对自然旅游资源的依附性趋强,旅游自然资源富集区休闲农业发展优势明显。[结论]北京部分农业观光园出现增速放缓,收入大幅下降的局面,农业观光园转型发展需求迫切;北京近10年民俗旅游收入和接待人次实现较大幅度增长,但民俗旅游经营户的经营收入、人均消费水平仍相对较低,需对民俗旅游的经营水平和盈利能力作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5.
<正> 近年来,鱼皮制品在国内外市场走俏,已成为皮革制品市场上人们所追求的理想产品。目前,许多用鱼皮制成的产品,如鱼皮表带、腰带、手提包、钱包、童鞋、女皮鞋以及鱼皮服装等,都十分畅销。因此,充分利用鱼皮资源,开发鱼皮制品,适应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大有前途。 鱼皮制品和牛皮、羊皮、猪皮制品相比,具有许多优点:一是结实耐用。如鲑鱼皮革和鲽鱼皮革,要比牛皮革结实一倍。二是手感柔软。鱼皮革加工成的制品,摸在手中,比牛皮、羊皮、猪皮革加工成的制品都舒适。三是雅致美观。鱼皮革可根据需要,染成各种颜色。所以,鱼皮制品更能适应消费变化的新潮流,而备受消费者的喜爱。  相似文献   

16.
在旅游资源保护呼声日盛的今天,民俗旅游资源的保护更是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我们不但要对民俗旅游资源进行保护,更应该关注其开发与可持续发展.我们要认真地对民俗旅游资源进行审视,对其价值进行充分认识和发掘,在保护民俗旅游资源的基础上,才能开发利用它.同时,这也需要我们在尊重传统和事实的前提下,科学地开发和保护,使民俗旅游资源在现代化进程中永葆生机.  相似文献   

17.
正我的民族是赫哲族,赫哲族在全国仅有5400多人,主要聚居在黑龙江省。赫哲族的民族文化相当具有代表性,但由于只有民族语言,没有民族文字,民族语言只掌握在一部分年龄较大的老人手中,一些民族技艺随着老人的去世,面临传承困难。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来黑龙江看望赫哲族同胞后,村民们开始大力发展民族旅游,用民族旅游带动民族文化的传承。过去需要党和政府帮助我们传承民族文化,现在村民自发传承民族文化,大家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8.
一是注重旅游业发展。加大投资力度,重点开发建设长白山文化博览城、福满生态经济沟、万宝红旗朝鲜族民俗村等景区景点,大力发展观光旅游、度假旅游、民俗旅游等各种旅游。同时,积极与省内外知名旅行社联系,联合开发具有长白山文化特色和浓郁朝鲜族、满族特色的服装服饰、歌舞、婚寿、体育、礼仪等表演性和参与性项目,丰富旅游内容,延长旅游时限。  相似文献   

19.
民俗旅游作为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已成为我国旅游业的一个亮点,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是当前旅游开发的热点。月峰瑶寨风情园是郴州市月峰区一个正在开发建设的新旅游景区,本文在对郴州城市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与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对月峰瑶寨风情园的旅游开发提出一些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20.
利益相关者理论是管理学中用于评价战略的重要分析工具,以其强调利益协调和发展可持续性的核心理念而具有为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提供分析指导的价值。本文从利益相关者视角出发,结合赫哲族渔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现状,将其中涉及的利益相关者分为核心利益相关者、战略利益相关者和外围利益相关者三个基本层次,并基于每个利益相关群提出相应的赫哲族渔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战略举措,以期通过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协同努力,实现渔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总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