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我国北方长期缺水,严重影响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党中央、国务院经过几十年论证,终于下大决心作出了“用50年时间将长江之水送到北方”的重大决策,于是便有了举世闻名的南水北调工程。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对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江苏段沿线口门调查、口门水文监测方案的比选,揭示了加快口门水文监测对南水北调调水工程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若干问题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规划于2010年开工,然而,论证尚不充分。相关领域的许多专家,特别是长期在该区域工作生活的四川学者,从地质、生态、水利、经济、社会、宗教、替代方案、科学决策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广泛探讨,汇集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备忘录》,其中尤其对是否存在“安全岛”和“避让”可能、调水量是否可靠、投资预算和运作方式、超乎寻常的移民难度和文物保护难度、西线调水与国家能源战略和生态安全、全局利益和替代方案、公平性和科学决策机制等问题,提出了令人震撼的质疑和结论,专家们还提出应从源头治理生态、恢复若尔盖湿地功能、调整工业布局、加大中线调水(重庆开县小江调水方案)、长江黄河水电互济等多方面来缓解北方缺水,并认为,西线工程不仅仅是技术工程,而且是社会工程,科学决策应包括广泛征求各界专家和老百姓意见。本文的作者作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备忘录》编者之一,就该书对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涉及的这些重大问题进行综述和探讨,希望西线工程论证和决策能够更加科学,尽可能避免和降低风险。  相似文献   

4.
记者近日暗访发现,“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尚未立项,便有人在借“南水北调”之名四处活动,目前已有山东、河北、四川等省市不少县乡、公司或个人“上钩”。水利部和山东省水利厅的有关人士说,“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至今未报国家立项,即使以后开工,也将公开举行招投标,绝不会搞私下招标,这种骗人行为严重损害国家大型水利项目的形象,必须认真查处。“上钩”企业经理“实话实说”2001年12月下旬,记者连续接到山东省水利部门及一些县乡政府和企业反映,称有人借“南水北调”工程行骗,记者随即展开调查。据江苏扬州高邮灯具厂山东…  相似文献   

5.
南水北调穿漳河工程是南水北调工程中线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一期工程全线北调至漳河水上作业任务,是南水北调向河北、北京输水的控制性工程。受区域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影响,该工程遭受了砂土液化和危险性不均的风险,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适当的预防或处理措施以应对不同类型的灾害。  相似文献   

6.
西部大开发 ,水是关键。然而 ,我国水资源分布很不平衡 ,北方严重缺水。文章依据我国南水北调总体规划 ,从合理使用水资源的战略高度探讨向黄河源头引水。提出在长江上游通天河 (叶格站 )段 ,实施建坝截流 ,把通天河水引入黄河源头的鄂陵湖 (简称“通鄂引水工程”)。一方面保护黄河源头生态环境 ,增加黄河水量 ,改善黄河水质 ,为陕西、甘肃等西北干旱地区从黄河引水提供水源 ;另一方面减轻长江洪涝灾害。作者认为 ,通鄂引水工程是防止黄河源头因干旱缺水引起的沙化面积扩大、草场退化等荒漠化危害蔓延的有效举措 ,是缓解黄河兰州站上游缺水问题的基本选择 ,也是南水北调西线调水工程的最佳路径之一。本文与“中国黄河发展研究会”等我国水利专家研究的“大西线南水北调工程”不同 ,“通鄂引水工程”是向黄河源头引水。  相似文献   

7.
随着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进入项目论证工作的关键时期,在西线工程的“水源地”四川省.一本由50多名学者自费出版的《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备忘录》,却对该工程提出了许多质疑.从而使得这项原本被形容成“新中国伟大工程之一”的支持者和实践者们陷入了窘境。  相似文献   

8.
前期准备57年一波三折,工程投入太大,施工难度太高,预期效益难以确定,地方利益又打架……种种迹象显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要按计划开工有些悬了!  相似文献   

9.
南水北调,一项举世瞩目的宏伟工程。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受水区现状年均缺水量在60亿立方米以上,经济社会的发展不得不靠大量超采地下水维持。中线工程建成后,沿线城市居民优质饮用水能够得到保证,干旱年份一些城市将不再出现“水荒”现象。对于数百万长期饮用高氟水、苦成水和其他含有害物质的深层地下水的当地群众来说,中线工程将从根本上改善其饮水质量。中线工程还将带动南方调水区、调水沿线地区、北方受水区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建设节水型工业、节水型农业和节水型社会。  相似文献   

10.
2005年9月27日,备受关注的南水北调中线穿越黄河工程开工建设,该工程与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的开工建设,标志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进入全线建设阶段。  相似文献   

11.
国务院南水北调后续工程工作会议提出"开展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规划方案比选论证前期工作",西线工程终于进入了规划方案比选论证阶段。早期的西线从长江水系调水思路时过境迁,随着葛洲坝、三峡大坝等长江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对长江下游生态已经产生重大影响,如果坚持原方案,可能使问题更加严重,并使已经建设的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中线工程作废。下一步,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应该跳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狭窄思路和做法,研究新方案,从水量有保障、尚未开发的怒江、帕龙江(帕隆藏布江)、雅鲁藏布江3条江当中做出选择。  相似文献   

12.
在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的前夕,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鄂竟平接受《中国经济周刊》独家专访,回应了本刊报道《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三忧”》(详见本刊2013年第39期)所涉及的南水北调水源地丹江口库区水质、水量及管理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南水北调工程将直接拉动沿线经济的增长。据测算,工程实施后,多年平均直接效益为560亿元/年;东线、中线一期工程建设每年将带来18万个就业机会。工程实施,千亿元左右的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建筑设施或工程安装,将消耗水泥800万吨。工程也将给水污染治理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4.
南水北调工程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是优化我国水资源配置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是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部分项目采取代建制管理方式,是代建制在国内大型引、调水工程中的首次尝试。本文通过总结分析代建制实施的经验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代建制的思考和建议,对丰富和发展工程建设管理中采用代建制的理论和实践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自兴建万里长城以来规模最大的工程——“南水北调”工程于2002年12月27日正式破土动工。 这项投资达4860亿元,比三峡工程投资还多两倍的工程将“跋山涉水”1300  相似文献   

16.
黄河是中国北方的总干渠,黄河有水、水足,国家就掌握了解决北方缺水问题的主动权,因此,要千方百计为黄河增水。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有史以来最大的水利工程,是解决北方缺水最有效的战略措施,与黄河结合形成可以自动调节的网络,就可以实现为黄河增水的目标,同时结束黄河下游的孤立状态,恢复和发展黄河在黄淮海平原上的主导地位,使南水北调工程发挥最大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7.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于2013年11月15日~12月10日正式通水。该工程总投资500多亿元,从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取长江水。通过大运河将水输送到山东,供水范围涉及江苏、安徽、山东3省71个县(市、区),直接受益人口约1亿人。  相似文献   

18.
据央视国际援引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的消息,2005年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的重点工程将陆续开工,从而形成过千亿元的投资规模。  相似文献   

19.
<正> 据预测,中国到21世纪,人口将达到16亿,又将走向经济大国,水的问题将成为中国特别是大西北地区经济发展最关键的制约因素。解决黄河流域资源性缺水,是改善和扩大西北地区人们生存的前提条件,是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必然。一、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背景与目标任务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是在长江上游通天河、支流雅砻江和大渡河上游筑坝建库,开凿穿过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巴  相似文献   

20.
2010年,随着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的完成,北京人将喝上甘洌洌的陕西水。南水北调,是国家为改变北方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而实施的一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