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化工管理》2008,(2):42-44
关键词一:签合同 《劳动合同法》规定了三项措施:一是放宽了订立劳动合同的时间要求,规定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如果在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了书面劳动合同,其行为即不违法。  相似文献   

2.
对于企业来讲,《劳动合同法》实质规定两种不同的用工形式。一为企业以劳动合同形式聘用员工,二为劳务派遣形式用工。在《劳动合同法》规定外,企业尚有其他用工形式,较常见为借调。由于《劳动合同法》强化了企业应当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合同的情形,企业要规避用人责任,减轻企业人员包袱;应当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恰当地利用合同约定规范不同的劳动用工。  相似文献   

3.
2007年6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了备受瞩目的《劳动合同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是自1994年《劳动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制建设中的又一个里程碑。对比《劳动法》《劳动合同法》有值得关注的变化。变化一:扩大了适用范围《劳动合同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也就是在适用范围中增加了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及其劳动者。  相似文献   

4.
《劳动合同法》是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市场配置,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重要法律制度。它在公民的劳动权和用人单位的企业责任之间找到了平衡点,明确了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规范了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终止行为。《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将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减少劳动争议的发生,构建和发展了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5.
农电用工问题种种 劳动法规带来的用工主体问题。为规避用工风险,有相当一部分农电企业采用劳务输入方式使用农电工,但随着《劳动合同法》草案的颁布,意味着此类用工行为将不再是有效的“防火墙”。该草案首先对劳务派遣单位实施了严格的准入制度:“以劳动力派遣形式用工的用人单位(以下简称劳动力派遣单位),注册资本不得少于50万元,并应当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劳动保障主管部门指定的银行账户中,以每一名被派遣的劳动者不少于5000元为标准存入备用金。”并就具体用工行为指出:“劳动者被派遣到接受单位工作满1年,接受单位继续使用该劳动者的,劳动力派遣单位与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终止,由接受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接受单位不再使用该劳动者的,该劳动者所在岗位不得以劳动力派遣方式使用其他劳动者。”这无疑是给农电企业上了一道令人头疼的“紧箍咒”,宣告了劳务派遣制用工的实质性终结。  相似文献   

6.
完善劳动合同制度。企业用工必须依法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目前,一些企业未与辅助岗位、农电岗位或临时性用工签订劳动合同,劳资关系很不稳定。对此,《劳动合同法》明确用人单位应自用工之日1个月内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不签订的,劳动关系自劳动者提供劳动之日起成立,同时用人单位还将受到严厉的法律惩罚,  相似文献   

7.
《航天工业管理》2007,(1):46-46
劳动保障部近日发出通知,要求用人单位新招用职工或与职工续订劳动合同的,应自招用或续订劳动合同之日起30日内进行劳动用工备案。用人单位与职工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在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后7日内进行劳动用工备案。[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陈勇 《施工企业管理》2007,(12):114-114
《劳动合同法》的立法背景,简而言之。就是要解决劳动关系事实化、劳动合同短期化、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常态化和用工关系派遣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9月18日签署第535号国务院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围绕劳动合同的订直、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劳务派遣、法律责任等作出详绌规定,并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行政等有关部门以及工会等组织,应当采取措施,推动劳动合同法的贯彻实施,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条例》共包括6章38条,旨在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使劳动合同法更具操作性。  相似文献   

10.
2008年1月1日实施的《劳动合同法》及2008年9月18日实施的《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其立法背景缘由,主要是为了归避两种行为或现象,一是明目张胆式的用工干脆不签劳动合同;二是阳奉阴违式的签订劳动合同但合同期限短期化。为解决这两种现象,《劳动合同法》站在保护弱势者即劳动者的一方,其第14条第3项明确规定“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11.
栾军 《现代班组》2010,(5):37-37
2008年10月20日至2009年6月20日,我在运输公司工作期间,公司只跟我签订了用工协议,并未与我签订劳动合同。按照《中华人们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如果单位不给我订立劳动合同,应该从我工作的第二个月起,每个月支付我两倍的工资。  相似文献   

12.
根据《劳动法》规定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随着人们法制意识的不断增强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争议时常发生 ,因此签订规范的劳动合同也就显得更加重要。一、关于试用期试用期条款属于法定可备条款 ,它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中协商约定的以便双方做出符合自身特点与利益的相互了解、相互选择的考察期限。在试用期间 ,双方都可以随时提出解除劳动合同 ,终止劳动关系 ,这样可使双方免去劳动合同正式生效后解除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13.
《中国汽摩配》2007,(10):110-1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将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劳动合同法》是规范劳动关系的一部重要法律.该法在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的前提下.重在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为构建与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提供法律保障。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律师问答     
读者提问:劳动合同中的经济补偿金的金额如何计算?《劳动合同法》对于高收入人群的经济补偿是否有特殊规定? 律师回答:经济补偿金是用人单位在一定情形下解除劳动合同时向劳动者支付的经济补偿。经济补偿金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计算。每满一年支付1个月工资;6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6个月,按半个月计算。这里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  相似文献   

15.
倪守玉 《中国电业》2009,(11):78-79
随着劳务派遣用工的普遍使用,实践中逐步暴露出了许多问题,为此,国家在2008年1月1日实施的《劳动合同法》和2008年9月18日实施的《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对劳务派遣用工做了一些原则性的规定,但单独立法需要一个过程,由政策向市场转化更需要一个过程,在劳务派遣的实务操作方面仍然布满了障碍与风险。笔者根据工作实践对此作一些浅析。  相似文献   

16.
《冶金经济与管理》2008,(4):M0002-M0002
关于如何设置终身员工,专家认为: 第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要充分利用《劳动合同法》关于非标准劳动关系的各种用工形式,搭配成有梯度的用工体制。例如:对一些岗位劳动者,可先实行劳务派遣用工,经过一段时间考察后,对其中比较优秀的人员,企业可以与之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一些岗位可以尝试实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17.
新《劳动合同法》已于今年正式生效。该法是针对现行的劳动法执行过程中存在的很多问题制定出来的,《劳动合同法》有几个较突出的特点:一是书面劳动合同的问题。新法在书面劳动合同规定得非常明确,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之内要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否则从第二个月开始就要向劳动者支付双倍工资。二是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相似文献   

18.
韩辉 《中国电业》2006,(9):68-69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草案已经正式公布。其对电力行业现行的农电用工政策无疑将产生较大的冲击。虽然部分电力企业改革了用工制度。采用曲线使用的办法.组建了“农村电力服务公司”等形式的法人实体.并与之签订了劳务输入协议或“外委”、“外包”合同.但由于此类型的法人实体往往是由供电企业或其下属多种经营单位出资组建,如因用工不当而产生劳动争议案件.至少会给供电企业的“半壁江山”带来经济损失。因此。正确理解《劳动合同法》,规范农电用工行为已经迫在眉睫。[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县供电企业用工形式一般有4种:国家合同工(全民工)、集体工(兴办集体企业留下的产物)、农电工(现三新公司员工)、社会化用工(劳动派遣及非全日制用工)。根据《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合同分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和完成一定的工作为期限等3种合同。依此类推全民工、集体工应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农电工应签订固定  相似文献   

20.
2012年1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的修改决定,并于2013年7月1日开始实施.本次《劳动合同法》修改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劳务派遣的相关规定,修法对劳动密集型的电力企业影响重大.在新法环境下,电力企业如何应对及防范普遍存在的劳务派遣用工管理不规范、劳务派遣用工比例过高、正式员工与劳务派遣员工同工不同酬等给企业带来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