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药品招标看药价管理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省莒南县逢2001年起试行对全县医疗机构所用药品进行集中招标采购,笔者通过对部分药品的招标情况及医疗机构,零售药店的药价执行情况调查,发现目前药品市场价格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药价形成机制不合理,在药价管理上还有许多地方亟等加以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2.
针对药价虚高问题,虽然国家对市场定价的药品多次实行政府干预,但因现行药品价格形成机制的缺陷及药品流通体制和利益补偿机制中相关政策缺失等因素,限制了对药价虚高问题的有效解决。根据药价虚高的市场表现,挖掘其深层的社会根源,提出治理模式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3.
在新一轮医疗体制改革的背景下,我国提出了建立药品价格谈判机制的设想。本文分析了建立药品价格谈判机制涉及的几个理论问题,认为谈判机制作为一种协调药品供需双方权利与义务的非强制手段,可以运用到药品价格形成机制中;药品价格谈判双方具有平等的地位;谈判机制的依据和标准主要是药品的实际价值;建立谈判机制的目标是提高社会整体福利。  相似文献   

4.
发改委取消对大部分药品的限价,拉开药品价格改革的序幕。据此,通过对江苏省医保目录招标价格和最高限价的比较,反映出药品招标采购和最高限价对不同竞争市场药品价格管制效果的差异,并根据经济学原理进行解释。指出建立合理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可通过减少企业从研发到上市所需成本以及实施药品价格谈判机制降低垄断药品价格,且不影响其研发积极性;对非垄断药品可通过进一步完善招标采购制度形成合理的市场价格。  相似文献   

5.
我国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及市场化改革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药品价格形成机制不仅关系到患者的权益,还关系到整个医疗体制改革的顺利推进.在分析我国现行药品价格形成机制的基础上,指出当前我国药品定价机制主要存在缺乏足够的药品价格监管力量、药品价格与市场实际情况存在严重扭曲、缺乏严格健全的新药审批制度、药品价格监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最后提出了在改革思路上,坚持以市场力量为主导;在药价成本上,重构“支付基准价”机制;在民众利益保障上,加强新特药价格动态管理;在药品价格管理上,加强信息公开与监管力度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社会和群众强烈反映药价高、吃不起,要求降低药价的呼声很高。对此,党和国家从执政为民的高度下决心降低药价,采取了药价监审、最高限价、药品招标和差率管理等一系列措施,有效降低了药品的价格水平,受到了群众的欢迎和好评。但是,在药价降低以后,群众对医院销售药价高于市场销售药价的反映又比较强烈,怀疑医院"搞名堂"、"有猫腻",医院方面则"大呼冤枉"、"委屈连连"。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我国现行医保药品价格政策面临的形势和问题,在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药品价格管控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医保药品支付价格新模式,对支付价格体系下的定价机制进行了初步探索,并提出了推进支付价格改革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熊平  吴颉 《中国物价》2005,(8):42-45
我国的药价虚高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广大患者,并引起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国家如何出台政策对医药产业进行引导,同时降低药品流通的交易费用,实现药品的良性流通。对药企竞争格局和医疗体系变革将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主要从交易费用的角度谈如何构建药品流通的良性机制。  相似文献   

9.
药品降价不容易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市场上绝大多数商品的价格持续走低,而关系人们生命健康的药品价格却一直居高不下。成本仅几元的药品最后可卖到几十元,其价格已远远偏离了按生产成本定价的水平,对此人们称为药价虚高。很多人认为药价虚高的原因在于药品销售环节存在着高回扣,回扣构成了药价的一部分,导致药价上涨。如果说高回扣导致了药价虚高,那么一般商品又为何不能通过高回扣来涨价呢?显然药价虚高的真正原因不在于回扣,而是源于药品本身的特性,包括药品的需求特性和销售特性。  相似文献   

10.
目前 ,市场上绝大多数商品的价格持续走低 ,但关系人们生命健康的药品价格却一直居高不下。成本仅几元的药品可卖到几十元 ,其价格已远远偏离了按生产成本定价的水平 ,对此人们称为药价虚高。药价虚高引起了人们普遍的不满和抱怨 ,那么药价何以能虚高呢 ?很多人认为 ,药价虚高的原因在于药品销售环节存在着高回扣 ,而回扣构成了药价的一部分 ,导致药价上涨。如果说高回扣导致了药价虚高 ,那么一般商品又为何不能通过高回扣来涨价呢 ?显然药价虚高的真正原因不在于回扣 ,而是源于药品本身的特性 ,包括药品的需求特性和销售特性。药品的需求和…  相似文献   

11.
《四川物价》2003,(1):38-39
《中国青年报》日前发表涂超华的章说.药价虚高由来已久,尽管政府先后11次降低药价,但老百姓并没有切实地感受到降价后的实惠。造成药价虚高的原因很多,但药品营销的中间环节较多、公关费用高昂、提成回扣丰厚无疑是抬高药价的主要原因之一。辽宁一家药厂派驻江西的医药代表说,在药品进入医院或药店之前,药品的价格还是比较合理的:药品要想进医院,  相似文献   

12.
药品价格和药品费用是不同的概念.国家发改委主要是时药品的价格进行管制,而医疗费用则与药品价格、药品使用量和药品品种选择这三点同时相关.本文将从制度安排的角度对“药品价格管制下患者仍持续支付高药价”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13.
阳光采购是广东省医药流通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降低药品价格的重要手段。本文首先简要介绍阳光采购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对阳光采购中的两票制、竞价规则、以及人机对话和面对面谈判等三种药品价格控制机制进行评析,并提出完善阳光采购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药品价格虚高的成因分析及综合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药品价格的居高不下导致医疗费用的上涨速度大大快于人均收入的增长速度,超过了群众的承受能力,已成为社会热点问题。虽然从1997年至今,政府药价主管部门共17次下调了医保目录中的1000多种药品最高零售价格,但由于造成药品零售价格远高于实际生产成本的深层次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药品消费额仍节节攀升。本文深入分析了当前我国由于市场调节失灵和政府监管失效所导致的药品价格虚高现象,并在借鉴发达国家成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综合治理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药品带量采购是协同推进医药服务供给侧改革的关键措施,在完善以市场主导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发挥医保基金战略性购买作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为探究药品带量采购政策对中标产品和替代产品药品费用的影响,抽取2016年第三季度至2021年第四季度调脂药、精神兴奋药、抗肿瘤药和止泻药在全国城市公立医院连续18个季度的销售数据,以2019年第四季度为政策干预点,采用两组间断时间序列回归方法,分析政策干预前后样本药品费用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短期内中标产品相比于替代产品药品费用显著降低;长期来看,中标产品药品费用增长趋势显著下降,不同类别药品的长短期政策效应存在差异,且受药品可替代性、医院政策执行具体措施等影响。为进一步完善带量采购政策,应科学制定带量采购药品品种遴选原则,健全医保药品支付标准制度,完善激励机制,引导医生和患者优先使用中选品种。  相似文献   

16.
本文着重介绍了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管理药价的原因、内容、决策机制和基本方法。认为,社会医疗保险体系的建立是政府干预药价的主要原因,也使"医保支付价"成为政府药价管理的核心内容。"医保支付价"管理基于利益相关方自治,以市场调查和"成本-收益关系"分析为主要方法。并阐述了发达国家药价管理的产业和制度背景与我国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7.
药品价格指数是反映我国医疗市场价格信号的重要指标,研究其波动特征对政府评估政策效果、更好地进行宏观调控和药价监测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以2015年1月至2022年3月中国药学会全国医药信息网采集的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1500余家样本医院的全药价格指数为研究对象,运用ARCH类模型分析其波动特征和波动规律。研究发现:我国全药价格指数波动具有一定的聚集效应、记忆性、不对称性和杠杆效应,药品价格下降的信息比上涨信息的影响更大。因此,应当加强药品价格的实时监测,密切关注重点药品和重点品种,建立预警机制,防止价格报复性上涨;加强药价监测预警的全局性、长期性和动态性,遏制投机行为的产生,引导药品价格回归合理区间。  相似文献   

18.
我国药价虚高问题突出,国家屡次降低药价的往往失效。本文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分析了药价虚高的原因,结合“广东药品网上限价竞价阳光采购活动”,分析其积极效果和不足之处,探讨进一步的医药价格改革应该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医药市场健康有效的运行。  相似文献   

19.
在新形势下,我国的药品价格改革进入关键阶段,要全面关注和分析药品价格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探索药品价格改革在新形势下的策略和途径,使我国的医药、医疗、医保等资源能够得到更为合理的优化配置和利益分配,提升药品价格改革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药价虚高问题长期占据社会热点地位。自从1997年以来,政府为了解决药价虚高问题,先后12次降低药价,并试图通过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来解决药价虚高问题,但是这些政策措施收效甚微。是什么原因导致政策失灵?本文试图通过药品价格双轨制的分析,对导致国家政策失灵的深层原因作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