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8年7月26日,由长沙市人民政府和中国会展杂志社联合主办、湖南国际会展中心承办的第四届中国国际会展文化节暨2008中国会展年会在湖南长沙召开。我作为本年度优秀会展专业大学生之一与几位同伴一起应邀出席本届会展文化节。在活动期间我们还参加了会展文化节代表服务工作,亲历文化节的筹划及现场服务。  相似文献   

2.
编读往来     
尊敬的会展编辑部:您好!我是一名会展专业学生,也是一位对会展业和自己的未来充满幢憬的学子。曾经怀揣梦想、激情满怀地走进了校园,也曾经因会展专业毕业生就业难而彷徨过,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为自己当初的选择追悔有加。但随着全社会对会展专业学  相似文献   

3.
编读往来     
尊敬的会展编辑部:您好!我是一名会展专业2008应届毕业生,目前已与一家会展企业签定了就业合同,可以说已无就业之忧,欣闻今年的第四届中国国际会展文化节推出了"中国会展专业优秀大学生"推介活动,感到非常高兴。尽管我并不在被推介之列,但我同样为我的同学们感到高兴,这对所有的会展专业学生来说都是一个好消息。对  相似文献   

4.
以我带过的08级学生为例,这是一家较早开设“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的学校,每班有70多个学生,每人每年的学费是6800元,3年是20400元,共开设了26门课程。学校没有一个老师是学习会展专业或者说是从事过会展专业的,全部是兼职老师,  相似文献   

5.
通过阐述航空会展专业设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培养目标定位、能力定位,指出航空会展专业正是基于市场巨大人才需求潜力的背景下设立的新专业,它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行的.力争打造“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的具鲜明人才培养特色的品牌专业,从而实现高职航空会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6.
2008年7月26日下午,一场由中国会展杂志社主办的以中国会展专业毕业大学生为主角的"会展教育与就业论坛"在湖南国际会展中心热烈召开,发言者字字珠玑,与会者兴致盎然,会场内座无虚席。这是中国会展业界首次将目光投向我国会展行业未来接班人——会展专业大学生。  相似文献   

7.
编读往来     
《中国会展》编辑部:我是一个刚刚开始从事会展工作的“行业新人’。作为中国会展行业最权威、最具影响力的专业媒体.《中国会展》杂志是我了解行业动态、学习专业知识的最佳窗口,也可以说是引领我进入会展行业的第一位专业导师。  相似文献   

8.
编读往来     
尊敬的《中国会展》编辑部:您好!首先请接受我对编辑部全体成员的新春问候!我是一名会展专业的在校生,再有半年我即将告别四年的校园生活,寻找属于自己的另外一片天空,心中既有欣喜,也有惆怅。  相似文献   

9.
韦文杰 《北方经贸》2014,(7):272-272
会展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带动相关产业的快速增长,也扩大了对会展人才的需求。会展教育面对新的时代特征,存在着发展过快、质量不高、结构失衡等问题,急需调整专业结构,完善专业体系,提升专业质量,进而提高会展高等教育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编读往来     
《中国会展》2012,(11):18-18
《中国会展》编辑部: 你们好! 中国会展杂志社的两本刊物对我的帮助一直很大,我作为会展专业的一名大三学生,很多关于展览或会议的消息都是从贵刊上获知的,让我受益良多,在此十分感谢。  相似文献   

11.
2011年,新的挑战也随之而来。会展专业的学生如何才能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他们又需要提高哪些能力,这些是业内和会展教育普遍疑虑的问题,也是我的工作思路——必须紧跟企业,获得更多短期实践的机会。也就是说,让他们尽早参加不同的与会展相关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朝阳产业,最热门的专业,就业前景看好,于是许多学子满怀憧憬,一脚迈进了会展专业的门槛。但在会展教育千帆竞发、百舸争流,会展企业求贤若渴的背后,却是会展专业毕业生就业率的逐年递减……  相似文献   

13.
王晶 《商》2012,(19):235-235
会展业作为一个新兴行业,近几年在我国发展极快,这样就行业这样就导致对会展专业人才需求十分强烈。由于会展行业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专业,这就对会展专业的教育提出了高要求,本文从会展专业实习基地的建设以及实习模式的探索和专业前景几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董鑫 《商》2013,(12):359-359
加快会展专业的人才培养水平以满足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是每个开设会展专业的高职院校都应努力探索的问题。本文从分析我国高职院校会展专业顶岗实习现状入手,采用案例研究法,提出构建会展专业"矩阵式"顶岗实习模式。最后探讨顶岗实习新模式所带来的问题与对策。  相似文献   

15.
新时代,会展人才培养路径需从不同角度进行探索与创新。产学结合是构建产业与专业相结合的新格局形式,使实践理念与专业课程协同发展,以培养会展专业人才全方位能力作为根本性目标。在新时代产学结合背景下,本文以会展专业人才培养为例,通过分析会展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综合分析会展专业人才培养的意义与优化路径,阐述应将思政教育理念贯穿培养会展专业人才的始终,并结合会展专业独特的实践教学模式,促使红色场馆成为思政教育实践活动的有力基地,进一步讲好新时代下高校会展专业红色历史文化故事,探索会展专业人才培养新路径。  相似文献   

16.
编读往来     
《中国会展》编辑部:对《中国会展》杂志,我有一份特殊的情感。我非常喜欢看,不止自己看,还要求我们部门的专业人员都来看这本杂志。杂志为会展人提供了开阔的视野和学习的好机会。  相似文献   

17.
一、会展专业名称设置的现状 目前在我国开办会展学历教育的119所学校,会展专业名称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18.
由《中国会展》杂志发起主办的中国国际会展文化节自2005年7月在郑州举行首届活动以来,又先后在长春、深圳、长沙每年举办一届,到2009年7月,成都举办的将是第五届了。我有幸参加了各届会展文化节活动,也积极参与了其中一些筹备工作,感受良多。特别是会展文化节首创性地提出"会展文化"的概念,由此启迪关于会展文化的研究思考,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编读往来     
尊敬的会展编辑部:您好!我是南京读者乔枫,也是一位会展工作人员。《中国会展》杂志是我经常浏览的专业刊物,对于其中的一些栏目我几乎是耳熟能详。对于原有的栏目我就不去评说了,对于"休闲吧"这个新面孔我还是情有独钟的,因为它反映的都  相似文献   

20.
研究在文献分析和访谈的基础上开发会展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认同量表,并在全国5所高校展开调研,同时探究专业认同内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所开发的量表具有较好的整体结构和关联维度,由专业认知、专业情感、专业归属和专业行为四个部分组成;(2)专业情感和专业归属在专业认知与专业行为间发挥链式中介效应;(3)专业情感在专业认知与专业行为间发挥单独中介效应。研究对于未来会展本科的专业优化、会展行业人才培养等均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