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商》2016,(6)
住房是人的基本权利,同时,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实现住有所居更是国人的愿望,自98年以来,我国逐步完成了由福利分房向商品房制度的转变,但是,由于住房市场自身的缺陷性,以及近年来房价的不断上涨,使得部分中低收入居民难以通过自身收入来解决住房问题,这已成为非常重要的民生问题。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解决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是政府的重要职责。同时,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建立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同时还提出了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的新要求,由此可见,研究保障性住房制度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我国改革开放这几十年以来,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取得卓越成就,恩格尔系数不断降低,人民的经济水平取得了质的发展和飞跃,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都有了大幅度提升。虽然,我国政府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颇多,但从保障性住房建设这个角度来考虑,针对我国保障性住房目前发展的现状,我国政府急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结合我国的实际,走具有中国特色的保障性住房发展道路,促进社会主义社会保障体系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范志勇 《北方经贸》2011,(12):29-30
金融危机后,我国房价不断推高,住房问题已经由经济问题发展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如何有效调控房地产,根据现实情况,解决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现实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是房地产调控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是解决当前城镇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重要途径,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是顺利提供保障性住房的前提和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4.
《财经界(学术)》2011,(17):58-59
保障性住房建设是促发展、惠民生、保稳定的重要举措。“十二五”规划纲要确定,未来五年建设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住房3500万套,其中2011年开工建设1000万套。  相似文献   

5.
芦丹 《商场现代化》2012,(20):228-229
保障性住房建设是重要的民生工程,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完善房地产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构造简单的回归模型,分析保障性住房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得出保障性住房的修建将分流整体住房需求,从而降低商品房价格。  相似文献   

6.
保障性住房建设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也是完善住房政策和供应体系的必然要求,但是目前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制度还处于开始建立阶段,保障性住房制度亟待建立和完善。新加坡组屋制度作为世界上住房问题解决得最好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制度之一,文章将通过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的不足与新加坡组屋制度的特点进行比较,以探析我国保障性住房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7.
孔陆军 《商》2014,(30):74-74
公平分配是保障房的“生命线”。在这条生命线申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有制度上的,也有技术上的,还有人为因素。如申请家庭不主动申报相关信息、工作人员又难确切核实,又如违规成本低下、难以震慑瞒骗行为等。本文侧举了几个问题并相应地提出解决建议,以期有助于促进保障性住房的公平分配。  相似文献   

8.
林春英 《中国市场》2014,(33):134-135
关于保障性住房建设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功能:它能够有效地改良人民群众的住房问题,推进了房地产业的和谐稳定向前发展。我国现在的保障性房屋设施重点组成部分是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公共租赁房以及限制价格的房屋构成。保障性房屋是采用跟踪审计的方式通过对各级政府的保障性住房设置进行以事实为基准的判断,这样可以促进房屋保障措施的有效执行,同时可以保障民生、袒护民意,与此同时也可以促进审计转型。  相似文献   

9.
《财经界(学术)》2011,(7):64-64
3月6日下午,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举行记者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徐宪平表示,要提高住房保障的水平,未来五年,要建设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3600万套,今年1000万套,明年1000万套,后面三年还有1600万套,使保障性住房的覆盖率达到20%。同时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新加坡、日本、美国和德国等保障房制度比较完善的四个国家的主要做法,总结了这些国家的成功经验,以为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正>2009年12月14日温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完善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为了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保持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会议提出四项政策,其中第四条为"继续大规模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争到2012年末,基本解决1540万户低收  相似文献   

12.
韩凤麟 《现代商业》2011,(27):68+67
本文阐述了保障性住房概念,认为保障性住房的大量入市对缓解住房供求矛盾将产生积极作用,有利于改变房地产业现有供求格局,对缓解房价的上涨产生重大影响,使房价回归合理。  相似文献   

13.
徐微 《现代商业》2012,(34):265-266
一个制度的设计需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作为支撑,我国的保障性住房制度也不例外,虽然在全国范围内保障房建设开展得如火如荼,但理论建设并没有全面展开,笔者以经济学理论出发,认为保障性住房制度在福利国家理论、国家干预理论、住房梯度消费理论和住房过滤理论等经济学理论中都能找到根据。  相似文献   

14.
贺欢 《现代商贸工业》2014,(18):167-168
住房制度改革30多年来,城乡居民居住条件都有很大的改善。但是,住房制度中暴露出的问题也不容小视,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迫切需要调整完善制度安排尤其是法律制度体系,才能满足低收入群体的居住要求。为此,对我国现行保障性住房法律问题作简要剖析,并结合国外立法研究保障性住房法律问题,以期对相关工作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5.
国家1995年提出"安居工程"计划、1998年提出"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政策以来,保障性住房建设逐渐被民众关注。2009年作为直面金融危机的一年,房地产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是解决当前城镇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重要途径,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是顺利提供保障性住房的前提和重要保障。本文在回顾我国保障性住房政策的演变轨迹后提出了现实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并对"重庆模式"中关于保障性住房方面的内容加以分析,最后给出了完善我国城镇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新加坡保障性住房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经长达半个世纪的努力,新加坡保障性住房体系已经日臻完善,堪称新加坡住房模式。本文介绍了新加坡保障性住房模式的主要内容和特点,重点分析了新加坡住房政策和运用中央公积金制度的成效。并借鉴新加坡经验对我国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WTO经济导刊》2011,(7):13-13
6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参观了“十一五”环保成就展暨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  相似文献   

19.
笪可宁  郭宝荣 《中国市场》2015,(13):142-143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除了满足基本的生理需要之外,越来越追求住房等更高层次的生活享受。因此,为了迫切解决中低收入人群的居住问题,全国各地广泛推出了保障性住房这一重大的民生工程,真正达到惠民的根本目的。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存在的诸多问题,然后介绍了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制度发展障碍,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完善我国保障性住房的制度建设与对策,以期更好地促进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与分配。  相似文献   

20.
王颖  王超 《商》2013,(8):208-208
城市"夹心层"群体参与保障性住房政策制定是其作为利益相关者表达利益诉求的重要方式。本文根据笔者实践调研所获得的相关数据和信息,分析当前城市"夹心层"群体参与保障性住房政策制定的现状、存在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