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工贸易企业西迁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享受中西部地区的优惠政策,而产业转移也使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成果开始显现,双向利好促使加工贸易企业向中西部转移的步伐越来越大。步子快了,相关政策管理就要跟得上。对此,海关总署加工贸易及保税监管司司长张皖生告诉记者,做好企业转移过程中的海关管理,引导和帮助加工贸易企业向中西部顺利转移是海关责任。近年来,海关针对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的特点和政策需求,采取了很多有针对性的加工贸易监管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的力度加大,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主动融入全球化经济的浪潮中,这推动了我国企业的国际化水平持续提高。 然而,我国中西部地区企业国际化水平却仍然较低,这不利于我国中西部企业持续快速地发展,严重阻碍了中西部地区双循环发展格局的构建,无法保障中西部企业持续高质量地发展。 基于此,文章通过研究中西部地区企业国际化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希望给有关机构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3.
思路变天地宽──中西部地区商标发展座谈会综述吕志华由于历史原因,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于东部沿海地区,要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没有中西部地区的经济腾飞是根本不可能的。国家工商局商标局历来对中西部商标发展十分关注,为落实党中央提出的...  相似文献   

4.
德国坚挺     
赵省书 《中国海关》2012,(11):52-53
德国位于欧洲中西部,是欧盟的创始成员国之一,也是世界最大的商品出口国和进口国之一,在医学研究、技术创新等多个领域中处于世界领先位置,是全球公认的经济、科技强国。  相似文献   

5.
中西部省份尤其是比较落后的中西部省份究竟该如何充分利用中国经济增长的优势,如何把握住我国产业从东部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机遇,从而将本地的开发区做大做强,真正成为当地经济增长的引擎甚至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就成为我们必须要回答的问题。本文试图从中西部省份开发区建设的背景、现状、问题出发提出一定的战略性思路,以期对相关研究人员和决策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增长极的扩散:外资在我国中西部投资地区与产业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筱欣 《国际贸易》1999,(12):42-45
在中国经济发展中,中西部地区正以其所处的 重要位置和不同凡响的增长速度博得世人越来越多的关注。伴随这一过程,不可避免的是中西部地区吸引外资的步伐加快,因此,引导有限的外资投向合理的产业和地区,对中西部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发挥地区优势 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石康,齐援军今后十五年实现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在不牺牲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速度的同时,加快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使各地区经济互相促进,协调发展。要作到这一点,关键是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一、加快中西部地...  相似文献   

8.
采取政策措施加快中西部发展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任甘于玉最近说,国家将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增加对中西部地区的投入,加快这一地区的发展和对外开放。──加强中西部地区资源勘查,优先安排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行规范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逐步增加财政支...  相似文献   

9.
随着“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与“促进中部崛起”的不断落实,面对中西部地区交通新环境的不断改善与新时代下互联网经济的不断冲击,中西部地区又面临着怎样的国内贸易新机遇与挑战呢?本文以东中西三大地带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为切入点,主要通过对二十一世纪大环境下的资源优化配置作用做基本分析,随后通过挖掘中西部地区面临的国内贸易新机遇与挑战,最后给予基于国内贸易的中西部财政优化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近来中西部地区许多城市都出台了支持服务外包发展的政策,现有研究既提出了支持的意见,也有一些质疑。以SWOT分析为框架,从人力资源、产业结构优化、技术溢出等多方面对中西部服务外包的发展进行了探讨,发现中西部具备了发展服务外包的某些优势,也有许多战略机遇,但近期内仍存在某些劣势,内外部威胁都不容忽视。建议某些中西部城市多开拓欧美市场而不要像东部外包城市那样集中于日本市场,而另一些中西部城市近期内则不宜将服务外包作为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青海财政》2003,(5):50-50
有人认为,乱设开发园区、圈占土地、土地闲置等主要沿海发达地区的问题,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不存在或无需重视这个问题,因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有的是土地资源,建设用地压力不是很大,开发园区建设发展缓慢。圈地建园区,如果刹车快,会影响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必要搞清查整顿开发园区。  相似文献   

12.
改变“西部意识”是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首要一环中西部与东部地区差距问题是一个老问题。过去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似乎并未引起人们过多的注意。面向21世纪的今天,这个问题更突出地摆到国人面前。中西部地区地域辽阔,占全国国土面积的近80%,但国民生产总值却...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资本加速向我国转移;东部沿海地区受能源、土地等要素制约,国内产业正加速向中西部转移。中西部地区各个地市都不约而同地提出,要抓住机遇,加大招商力度,一轮新的招商引资热潮正在兴起。冷静观察这一轮的招商热,我们认为,中西部各地争夺产业转移机遇的热潮背后,一些不健康的苗头引人深思。  相似文献   

14.
苏旭 《浙商》2006,(7):105-105
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投资环境.越来越多的浙商看中宜昌,在宜昌建立面向整个中西部地区的制造基地和物流中心。随着三峡大坝的建设,宜昌正在从一个中等城市迅速成长为现代化的大城市。  相似文献   

15.
黄莹 《成功营销》2008,(8):62-62
经过7个多月的努力,7月11日中钢最终赢得对澳大利亚矿业公司——中西部公司的控股权。在此次并购案中,公关起到了巨大作用,特别是在消除国外媒体对中国国有企业并购所持的政治敏感和对中国国有企业商业运作方式的质疑提供了充分的专业对策。  相似文献   

16.
通过构建成本最小化视角的 Malmquist 指数,发现与入世之初相比,近年来中西部地区技术进步水平快速提升,而东部沿海地区技术升级步伐有所放缓。基于国内价值链分工的统计分析,发现相对于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更多嵌入了国内价值链分工。进一步的实证分析表明,国内垂直专业化分工有利于技术进步,该效应在中西部地区表现尤为显著。国内市场关联及本地企业成长是国内垂直专业化分工推动内陆地区技术进步的重要渠道。就影响机理而言,分工主体地理空间距离是影响该技术进步效应的重要因素,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垂直专业化分工有利于缩小区域间技术差距。为此,应进一步打破国内市场壁垒,鼓励区域间分工合作,加强国内资源整合,以国内垂直专业化分工打造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17.
西部频道的集体性危机意识 由于沿海城市承接着与外部的直接经济往来,在本次经济危机当中,东南沿海城市是中国受到冲击最为严重的区域,而在中西部地区,经济危机的影响力度似乎不甚明显,这与中西部地区经济结构密切相关。老工业、重工业城市身居内陆,  相似文献   

18.
孙毅彪 《中国海关》2007,(12):77-77
我们手中握着祖国东大门的金钥匙,现在又找到了一把激发“黄金水道”潜能、支持中西部振兴发展的“钥匙”。我们要用这把钥匙,为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开启更加广阔的大门。  相似文献   

19.
《WTO经济导刊》2008,(5):47-47
上榜理由:作为全球最大的食品和饮料公司之一,百事(中国)秉持可持续性发展的经营理念,以“目的性绩效”为核心发展观念,为服务社会,创造良好生态、人文环境付出了不懈的努力。从2001年起参与 “母亲水窖”项目,改善中西部缺水地区生活和生产用水状况,迄今为止,共投入1560万元人民币,共建水窖1500多口,受益人群达到10000多人。  相似文献   

20.
对东风农机集团公司来说,中西部地区是早已熟悉的一块市场,以1999年为例,东风集团在中西部地区就销售了2万多台拖拉机,占全公司销售总量的1/5。随着中西部开发浪潮的兴起,公司认识到:到西部谋发展,要想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必须把开发和完善更适应西部地区使用的产品作为西进的主攻战略。正如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