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黄鳝体表发红,可能是细菌或者寄生虫感染引起的。若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出血病,病鳝一般表现为体表、鳃、尾部及肠道等出现病灶,发病后往往拒食、消瘦、红肿、腐烂等,体表无黏液,一抓就着。治疗时每立方米使用1克漂白粉或红霉素3万国际单位全池泼洒,也可在饲料中添加磺胺胍或呋喃西林进行治疗;若是寄生感染引起的体表发红,病鳝多消瘦,体表灰暗,甚至有瞎眼的情况出现,治疗时可每立  相似文献   

2.
黄鳝养殖过程中,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很重要,目前绝大多数疾病已能防治,但仍有一些新的疾病还没有找到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把握好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方针,一般在养殖过程中不会发生重大的病害。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疾病有以下几种:一、出血病症状:白天黄鳝头部伸出水面,晚上身体部分露出水面。体表有大小不一的血斑,有时全身出现出血,腹部尤为明显,肛门红肿,口腔、鳃部有血粘液,与烂尾病并发时,可感染至肛门,再从肛门传染到体内。发病原因:苗种放养后,由于连续低温阴雨或苗种质量差、抵抗力弱而引起的细菌、病毒交叉感染的综合病,易和烂尾病并…  相似文献   

3.
出血病 由气单胞菌引起的虾败血病,此病来势凶猛,发病率高。病虾体表布满了大小不一的出血斑点,特别是附肢和腹部较为明显,肛门红肿,小龙虾一旦染上出血病,不久就会死亡。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小规模、分散养殖黄鳝的农户不断增加.规模养殖有扩大的趋势,但大多是从市场购笼捕黄鳝进行暂养、饲养或补充养殖,给防病工作带来了困难.尤其是黄鳝出血病.严重制约黄鳝养殖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草鱼出血病是在草鱼养殖过程中,会出现以下症状:①剥去鱼体表质,可见肌肉点状出血,或全身肌肉充血呈鲜红色对着太阳光看时尤为明显。与此同时,鳃瓣失血变白,这种症状一般在较小(体长7-10cm)的草鱼种中常见。②鱼的鳃盖鳍基、头顶、口腔、眼眶等明显充血,但体表充血不明显,这种症状一般在较大(13cm以上)的草鱼种中常见。③鱼的肠道全部或部分呈鲜红色,但体表和肌肉症状不明显。这三种症状分别为红肌肉型、红鳍红鳃盖型、肠炎型草鱼出血病。三种类型症状有时也混杂出现。草鱼出血病主要危害草鱼种,青鱼也有发病。该病是鱼种培育阶段广泛流行,…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小规模、分散养殖黄鳝的农户不断增加,规模养殖有扩大的趋势,但大多数是从市场购笼捕黄鳝进行暂养、饲养或补充养殖,从而给防病工作带来了困难,尤其是黄鳝出血病,成了困扰养殖户的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7.
<正>根据笔者的统计,黄鳝在养殖过程中,常发生出血和毛细线虫这两种危害较大的疾病。现就这二种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一、出血病1.症状:体表有大小不一的红斑,以腹部为多。解剖病鳝发现其腹腔充满紫红色血液和黏液,肝肿大,颜色变淡,肠无食,粘膜有点状出血。取病鱼肝、肾、肌肉做细菌分离培养,通过氧化酶试验、AHM鉴别培养等生理生化特性测定,及回归试验,可判定致病菌为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  相似文献   

8.
草鱼出血病是在草鱼养殖过程中,会出现以下症状:①剥去鱼体表质,可见肌肉点状出血,或全身肌肉充血呈鲜红色,对着太阳光看时尤为明显。与此同时,鳃瓣失血变白,这种症状一般在较小(体长7~10厘米)的草鱼种中常见.②鱼的鳃盖、鳍基、头顶、口腔、眼眶等明显充血,但体衰充血不明显,这种症状一般在较大(13厘米以上)的草鱼种中常见。③鱼的肠道全部或部分呈鲜红色,但体表和肌肉症状不明显。这三种症状分别为红肌肉型、红鳍红鳃盖型、肠炎型草鱼出血病。三种类型症状有时也混杂出现。草鱼出血病主要危害草鱼种,青鱼也有发病。该  相似文献   

9.
一、选择鳝苗 黄鳝人工快速育肥,要取得显著经济效益。首先应选择好育肥鳝苗。鳝苗规格应稍大,单条重30g以上,育肥效果最佳。一般从徒手捕捉、笼搪等方式捕捉的野生黄鳝中选用深黄、偏黄、土红、褐色的黄鳝,黄鳝的体色与生活环境有很大关系,体表黑斑颗粒较大的黄鳝也可选用。淘汰伤、残、弱、病鳝后作为育肥对象。大规模养殖育肥,可直接购买人工养殖的商品鳝苗。  相似文献   

10.
<正>近几年,湖北仙桃、江西九江、湖南长沙等很多以草鱼为主的养殖区都普遍发生草鱼出血病,损失极为惨重,给当地养殖户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就草鱼出血病防控策略作一简述,仅供生产实践作参考。1.草鱼出血病常见的类型草鱼出血病有如下三种类型:一是红肌肉型,病鱼体表无明显的出血症状或仅表现轻微点状出血,但肌肉明显充血,往往全身肌肉均呈红色,同时鳃丝鳃瓣失血严重,出现"白鳃",有时伴有  相似文献   

11.
<正>一、常见出血病的症状鱼类感染时,通过日常观察可以发现其反应变的迟钝、活动能力下降,个别鱼上浮独游,严重时食量减小甚至停食。近距离观察鱼体可见轻微出血,如头部、眼眶、鳃盖表皮、鳍条基部等,个别鱼类还出现眼球突出的现象。随着病情的加重,体表各个部分充血严重。解剖病鱼,可见肝肾颜色均较浅,胆囊胀大,肠系膜、腹膜及肠壁充血,并有大量的黏液,偶尔可见积水。二、出血病的分类及治疗1.细菌性出血病细菌性出血病是细菌侵入鱼体所致,主要由弧菌、气单胞菌引起,一般伴有肠炎和烂鳃。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正> 鱼类暴发性出血病,是目前养鱼最大的威胁,这种病来势猛、传播快、死亡率高。一般在5—10月都流行,但尤以夏季流行为甚,在流行中严重危害草、鲢、鳙、鲤、鲫、鳊、鲂鱼等。鱼类暴发性出血病,渔农甚感辣手而影响养鱼的产量。现介绍治疗于下供参考: 一、主要症状: 鱼类出血病的主要病原,为嗜水气单胞菌与弧菌等,病状为病鱼头部与体表充血、出血有时肌肉也充血;  相似文献   

13.
《渔业致富指南》2006,(21):58-58
16、治疗暴发性出血病时,为何要先杀虫后杀菌 暴发性出血病的致病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该致病菌在任何养殖水体中都存在。在鱼体抵抗力较强时,一般不发病,但在环境条件恶化时,寄生虫往往大量繁殖,破坏鱼体体表及其它器官组织,而此时鱼体处于应激状态,抵抗力下降,致病菌因此乘虚而入感染鱼体致病,可见,暴发性出血病的主要罪魁祸首之一是寄生虫。在彻底治疗暴发性出血病时就必须先杀灭寄生虫再杀致病菌。  相似文献   

14.
养黄鳝五招     
网箱饲养黄鳝是比较经济、效益最好的养殖方式。现介绍了网箱养殖黄鳝的五个窍门:幼鳝挑选观察体表,黄鳝体表有红色带血块腐烂,为腐皮病;尾部发白呈絮状绒毛,为水霉病;头大体细,甚  相似文献   

15.
<正>一、出血病1、病原:呼肠孤病毒。2、症状:"红肌肉型",病鱼以肌肉出血为主而外表无明显的出血症状或仅表现轻微出血;"红鳍红鳃盖型",病鱼以体表出血为主,  相似文献   

16.
<正>3草鱼出血病的诊断方法3.1根据流行规律:一般流行于7~8月,对当年草鱼种危害最为严重,1龄以上的草鱼较少发病,其他鱼类一般不感染。3.2根据临床症状:观察病鱼体表,查看口腔、头部、鳍条基部是否充血;剥开皮肤,  相似文献   

17.
<正> 作者已发现大口胭脂鱼可患打印病、赤皮病、烂鳃病、水霉病和出血病,其中以出血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该病的症状为鱼体发黑;吻端、下颌、眼眶、鳃盖、鳃丝以及胸、腹、尾部和各鳍基部均出血,有的鱼侧线以下出血而侧线以上呈灰白粉状,还有的全身体表出血,但肌肉出血不明显;鳍末端腐烂呈“蛀鳍”;无腹水;肠内无食物或极少,肠粘膜出血,肛门红肿外突。常并发水毒或烂鳃等病。  相似文献   

18.
黄鳝的囤养是利用黄鳝在全年的销售中有较大的季节差价,一般是从8月份开始收购黄鳝,囤养到春节前后出售,囤养黄鳝的主要技术是。  相似文献   

19.
<正> 本试验在从患腐皮病黄鳝病灶处分离菌株并对其进行药物敏感性测定的基础上,采用内服对分离菌株具有良好抑菌效果的抗生素和外用稳定性粉状二氧化氯(ClO_2)的治疗方法,对患腐皮病的黄鳝进行了治疗试验。 1、材料与方法 1.1患病黄鳝的症状及鱼群状态 2001年6月,位于湖北省洪湖币和黄石市的部分养殖场饲养的黄鳝发生了疾病,病鱼的主要外观病症为体表局部出血、发炎,以腹部和身体两侧最为明显,呈块状病灶,腐烂的地方严重时可以见到骨骼。患病的黄鳝食欲  相似文献   

20.
水库网箱养殖草鱼常见病害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出血病1、病原:呼肠孤病毒。2、症状:"红肌肉型",病鱼以肌肉出血为主而外表无明显的出血症状或仅表现轻微出血;"红鳍红鳃盖型",病鱼以体表出血为主,口腔、下颌、鳃盖、眼眶四周以及鳍条基部明显充血和出血;"肠炎型",病鱼以肠道充血、出血为主,并常伴随松鳞、肌肉充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