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政府规制是政府对市场失灵最通常的回应,其目的是通过采取规制手段来解决市场失灵现象。但理论和实践证明,政府也会由于自己的缺陷而产生失误,即“政府失灵”。本文以自然垄断与政府规制的相关性分析为基础,分析政府规制在自然垄断行业中失灵的表现及原因,并提出纠正政府规制失灵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快速发展战略选择下的合作社政府规制及其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政府合作社发展至上战略选择和政府激进的推动方式下,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凸显出重规模轻规范、重效率轻公平的现实路径,合作社迅猛发展与失范发展并存,如果对此现象不加以纠正、任由其发展,必然会损害小农参与合作的信心,进而损害我国蓬勃发展的农村合作事业。由此需要政府积极行动,宏观层面上要扭转发展至上的合作社发展战略和政府强制推动的合作社发展方式,具体操作层面上要改进政府规制,以破解政府规制机构组织要素失衡、政府规制缺位、政府规制俘虏、政府行政规制不足等规制难题,确保合作社在数量快速增加的同时其规范性也能够不断增强,从而推动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健康、规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万斌  闫晓萍 《农业经济》2022,(3):141-142
在共享经济快速发展影响下,旅游民宿成为乡村旅游的重要内容。但是,由于我国缺乏完善的旅游民宿规制法律体系,民宿经营存在着各类经营问题,严重影响游客旅游体验和政府管理效率,导致旅游民宿的发展陷入两难境地。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不断升级,为了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提高民宿经营管理水平,需要政府完善民宿监管的法律体系,以明确的法律定位构建民宿经营法律规制,完善民宿经营的政府监管,促进乡村民宿产业的健康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土地流转中,政府规制必须维护农地正义,必须保证自己的行为切实保障农民权益,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作为推动农村土地流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兼顾公平和效率的原则下实现农村的社会发展、政治稳定和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应是农地流转对政府规制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5.
杨彬 《农业经济》2020,(4):103-104
农村土地流转需要在政府的引导和扶植下才能够依法、规范、有序地进行,但是地方政府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过程中的越位争利和缺位不作为行为,都会对农村土地流转的更进一步发展形成制约和阻碍。为了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就应该明确界定政府的地位和角色,还应该积极完善土地流转的法律法规建设,建立健全关于土地流转的监督管理机制,从这三个方面加强对地方政府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引导行为的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6.
在土地流转中,政府规制必须维护农地正义,必须保证自己的行为切实保障农民权益,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作为推动农村土地流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兼顾公平和效率的原则下实现农村的社会发展、政治稳定和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应是农地流转对政府规制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五中全会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要发展战略,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水污染治理"依旧处于困境之中。水污染治理的难点在于水污染规制策略执行人——地方政府与其他利益主体理性目标的差异。基于地方政府间博弈竞争的分析框架,引入中央政府约束和激励机制,分析地方政府间对于水污染规制博弈策略的动态演进行为。研究结果表明,水污染的外部性不会影响地方政府间博弈策略;政府可以通过提高水污染指标在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权重,降低水污染规制成本,减弱企业利润对地方政府支付水平的影响程度,构建约束和激励机制来防止地方政府间的博弈陷入"囚徒困境",促使地方政府水污染规制策略的高效执行。  相似文献   

8.
回收地膜对保护农田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新疆591户棉农调查数据,利用二元Logit模型实证分析了政府规制、责任意识对农户地膜回收行为的影响机制,探讨了责任意识在政府规制影响农户地膜回收行为中所发挥的中介作用和交互效应,并对结果进行了稳健性检验和异质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政府规制中的激励规制和约束规制,责任意识中的责任认知、责任担当对农户地膜回收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2)责任意识在政府规制影响农户地膜回收行为过程中起中介作用;(3)政府规制、责任意识各分维度在农户地膜回收中存在替代和互补效应,且作用方式及效果在不同农户群体间存在差异。因此,要发挥好责任意识等内生动力的作用,加大地膜回收配套设施建设,推动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和农业绿色生产。  相似文献   

9.
自2008年以来,"山寨产品"在手机、汽车、数码、文化娱乐等领域的出现和扩张,随之而来的很多诸如产品质量问题、侵犯知识产权问题也暴露出来,"山寨制造"成为一种游走在法律边缘的"高危"产业,这对政府监管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本文从市场角度对"山寨"概念进行界定,分别从竞争创新和社会文化角度分析山寨产品产生的原因、积极意义和存在的问题,对政府规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统筹城乡发展的政府行为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统筹城乡发展是对政府宏观调控行为的强化。本文对政府宏观调控行为产生的背景、依据和行为方式作了初步分析 :单纯市场调节功能的缺陷、城乡经济发展中的外部不经济行为以及市场竞争中的不完全性是政府宏观调控行为产生的背景 ;农业的国民经济基础地位、弱质性特点以及面临的客观现实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直接依据 ;政府通过财政、金融、法律和行政等手段 ,实施城乡经济统筹发展中的宏观调控行为。  相似文献   

11.
森林资源型商品性生产包括商品林生产经营、林下种养殖业和采集业、森林旅游业,这类产业主要是以商品性经营为主,是市场机制作用相对较强、政府作用相对较弱的领域。但同时,由于其生产过程中是以森林资源为依托,且具有生产过程的外部性,因此,必须对其进行合理的规制。主要对森林资源型产业商品性生产政府规制的目标、主体、模式及其运行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2.
在传统经济学中,那些不能市场化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不属于经济资源的,或者认为这些资源是无限供给的,能够满足经济无限增长的需要。但这明显与现实不符。单纯的市场机制不足以保证生态环境资源的有效配置。政府作为生态经济的规制主体,在市场机制没有到达或市场失灵情况下需要对生态环境资源的配置进行规制。该文通过对比新疆水资源供需情况和新疆"十二五"期间煤化工产业的耗水情况,重点研究在水资源强约束下新疆煤化工产业水资源政府规制问题。  相似文献   

13.
农地流转的规范有序进行离不开地方政府的引导和扶持,而地方政府在农地流转中的越位及缺位行为又会阻碍农地流转的深入发展.为了促进农地流转,更好地保障农民土地财产权益,应从准确定位地方政府角色、完善农地流转法律法规及健全土地管理监督约束机制三方面对农地流转中的地方政府行为加以规制.  相似文献   

14.
从政府的职能要求以及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实际来看,政府至少应该扮演好政治导航、经济支撑、宏观协调、监督管理与法律保障等角色,这样才能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履行好政府的社会职能,确保农村各项事业的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15.
《农业技术经济》2021,(6):66-83
政府规制、政府或协会单重或双重嵌入养殖(场)户治理是目前国内外规模化生猪养殖业食品安全和环境安全治理的重要手段。其中,双重嵌入性治理作为较为温和、弱型治理模式对于多主体参与下治理结构优化具有十分重要和深远的意义。本文以实现生猪绿色健康养殖为目标,运用最小偏二乘(PLS)法分别从政府规制和嵌入性治理对养殖(场)户行为的影响进行绿色健康养殖治理结构比较分析,并探讨两种治理手段及政府或协会对养殖(场)户单重或双重嵌入性治理模式之间的治理效果。结果显示:(1)政府规制、双重嵌入性治理对实现生猪绿色健康养殖具有正向影响,且政府规制的治理效果要强于双重嵌入性治理的效果;(2)在双重嵌入性治理中,行业协会在双重嵌入性治理中起到了完全中介的作用;(3)从养殖规模大小和绿色健康养殖行为规范评价的路径系数差异的整体影响情况来看,行为规范评价所造成的路径系数差异大于养殖规模大小所造成的路径系数差异,其中政府规制对行为评价较差的养殖(场)户行为规范影响较大,而政府和协会的双重嵌入性治理对行为评价优良的养殖(场)户行为规范影响较大。(4)在从行为意愿到政府规制、政府嵌入、协会嵌入,再到行为规范直至目标实现的诸多发展路径和模式中,构建由政府规制和以行业协会作为中介的双重嵌入性治理等组成的治理结构对规模化生猪绿色健康养殖目标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但在养殖业绿色生态高质量发展的总要求下,其治理效率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还需要尽快构建和打造在政府主导下能充分发挥行业协会能动作用的规模化生猪绿色健康养殖的双重嵌入性治理的合理架构和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畜禽废弃物污染问题是实现我国畜禽养殖业可持续和绿色发展的突出障碍,引导养殖户参与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对解决畜禽废弃物污染问题和推动产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文章基于政府行为外部性视角,通过构建“反事实推断”倾向得分匹配,探究政府规制对养殖户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处理意愿和行为的影响,进一步依据社会认知理论,从多维度养殖户认知特征角度,运用Ologit模型分析其内在机理。结果 (1)性别、家庭年收入、养殖户收入占比、养殖数量、畜禽类型对养殖户感知的政府规制程度具有显著影响;(2)政府规制对养殖户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处理意愿和沼气发酵行为存在显著正向影响;(3)政府规制能够分别通过提升养殖户的处理方法认知和防治法规认知,进而提高其资源化处理意愿和沼气发酵行为选择概率。结论 为解决我国畜禽废弃物污染问题、实现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应准确识别政府在引导或规范养殖户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面的关键途径,计划实施更为有效的规制措施,注重养殖户对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处理的行为意愿和实际采纳,力求从少数养殖户的被动参与,转变为更多养殖户的主动响应。  相似文献   

17.
<正>政府事权是指法律授予的、政府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权力,它是政府职能的具体化。事权规定了各级政府承担经济和社会事务的性质和范围,是进行政府间支出责任划分、财权配置和财力分配的基本依据。政府支出责任是指与事权相对应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产业结构转型步伐的加快,农业发展已然步入了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重要阶段,既面临着销售价格下探与生产成本上涨的压力,也面临着生产资源供给紧张、内源性与外源性污染双双加重的压力,倘若坚持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的农业发展方式,必然将失去可持续发展根基。在此背景下,生态化发展方式成为突破农业发展瓶颈的必然选择。但基于政府管理视角来看,目前农业生态化发展还面临着资源保障体系不够完善,技术保障体系亟待优化;群众参与不足,社会服务机制不够完善;行政管理机制有待优化,奖惩机制不够完善,法律规制力度不足等困境。对此,本文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政府诱导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公共规制经济学的角度,对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政府诱导机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文章从农业保险经营范围的拓展、经营管理技术的创新、农业巨灾损失基金的建立、农业再保险的有效供给、开放农业保险市场等层面对我国农业保险政府诱导机制进行主体构建,进而探索构建我国现实背景下农业保险发展的政府诱导机制,为缓解我国农业保险市场失灵现象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农村经济》2021,(10):53-61
在黑土耕地质量退化问题日益严重的现实背景下,笔者利用吉林省黑土区680户农户调查数据,分析政府规制和社会规范及其交互项对农户实施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的影响,并揭示不同兼业类型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的群体差异性。结果表明:第一,政府规制和社会规范可以有效地促进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实施。第二,政府规制和社会规范对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存在交互影响,二者之间呈现一定的互补效应。第三,农户分化对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具有显著影响,不同兼业类型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并随着兼业程度的增加政府规制和社会规范等对农户生产行为的影响呈现一定的弱化趋势。因此在推行耕地质量保护的过程中,强化政府规制的刚性作用、重视社会规范的软约束力、把握政府规制和社会规范的双重作用以及针对不同类型农户制定差别化政策等对推进农户参与耕地质量保护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