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胜利油田进入中后开采期,高含水、低产液油井数量逐年递增,平均单井产量降幅逐年增大。通过调研测试发现,目前油田在用的各类单井计量技术对低产液油井计量还存在液量计量准确度低;低产液井串接混输,无法实现单井量油。以上问题已严重影响了油田生产的稳定运行,而油田从未对低产液油井的计量进行过针对性的研究。针对这个问题,设计出一种移动式计量装置,在现场测试过程中又对其进行了改进。测试数据表明,该装置将原油产量计量误差减小至5%以内,并满足了实际检测符合率≥91.7%。  相似文献   

2.
稠油翻转计量分离器及其油井产量密闭计量工艺,采用计量设备进行容积式连续计量,该技术在计量设备内设翻转器和两个计量腔,计量时液体轮换通过两个计量腔,使其计量过程象流量计一样密闭、连续.解决了稠油油井产量计量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减少了计量误差,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减轻了环境污染.同时又为钻井试油、"三次采油”、高含水期稀油提供了一种比较经济、可行的油井产量计量技术.  相似文献   

3.
沈阳油田是全国最大的高凝油油田,随着油田含水上升气量逐渐减少,压液面越来越困难,延长了油井的计量周期,降低了油井计量的准确性、及时性。另外,还存在分离器常数标定不准、低产液井计量间隔周期长、计量结果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等问题。通过采油井站自动控制计量系统,提高了量油速度,缩短了量油周期,便于井站员工发现油井产量变化。  相似文献   

4.
国内油田油井计量普遍采用分离计量方法,用油气分离器把油井采出液分离成液体和气体,然后用仪表分别计量。塔河油田六号油区原油粘度高,密度大、超泡严重,自然消泡时间长,传统的油气分离器处理重质起泡稠油的效率低,分离后的液体含气量较高,造成仪表计量油井产量的误差增大。针对塔河六号油区稠油的特性,研制了泡沫原油油气分离器,介绍了泡沫原油油气分离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及现场测试情况,分析了分离器的分离效率对液体计量误差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油井计量工作对于油田的产量分析和科学开发来说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针对国内油田油井量油技术的现状,通过对国内外主要的油井计量技术进行比较和综合论证,研究试验了一种新型的油井在线实时量油系统。  相似文献   

6.
密度法油井计量技术的应用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一、概述 为解决大庆油田高含水期油井计量问题,自1989年以来,我局对已建的计量站进行了技术改造,共计改造和新建密度法油井两相计量站1000余座。这项技术的推广实施,使大庆油田的油井计量技术水平实现了仪表化、自动化和微机化,为油田稳油控水的开发部署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提高了油井生产管理水平。 密度法油井计量技术的核心是应用密度计测量高含水原油的含水率,与传统的油井两相分离器相配套,再配用微机实现油井分离器的自动控制和数据处理,以实现油井的油、气、水产量计量。  相似文献   

7.
油井计量分离器是油田在用的主要单井计量装置,具有流程简单,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的优点。但存在低产液油井量油时间过长,间歇油井计量误差大、低伴生气油井压液面困难的问题。通过对油井计量分离器的内部结构进行改进,控制系统进行升级,实现了单井产量的连续计量,解决了无气、低伴生气油井的计量难题,降低了间歇波动油井的计量误差,缩短了计量时间,提高了计量效率。将稳定油井产量计量误差减小至±3%以内,低产液、间歇油井产量计量误差减小至±5%以内。  相似文献   

8.
低产油井新型计量装置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低产油井的计量技术已研究多年,但始终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试图从分离器的结构上进行改造,从而进一步改进工艺流程,达到提高油井计量准确度的要求.同时参照国外油井计量的先进技术,通过改造传统的计量流程,以达到提高油田计量技术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连通管式油井气、液计量分离器的技术要求、计量性能、校准设备、计量控制要求等方面的研究。对单容积、双容积和具有气储存方式的连通管式油井气、液计量分离器的校准方法进行了探讨,为提高单井计量时数据可靠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油田稠油掺水降黏生产工艺是目前各油田普遍采用的稠油冷采主要工艺,但由于受掺水压力波动、调控阀门及水表计量准确度等综合因素影响,油井掺水量计量误差大,掺水修正系数波动大,无法准确核实油井产量,给油井生产管理和措施制定带来难度。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改进稠油井掺水计量稳控措施,介绍了实施原理、现场应用情况以及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并对综合效益进行了分析。实践表明,该项技改措施实施简便,操作简单,掺水量稳控效果好,计量准确度高,性价比高,能有效降低油田稠油油井计量误差,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油井计量采用的双容积单量方法.增加了地面建设的投资和运行成本,而且站内多井计量时很难及时进行油井产量的计量。针对这种实际情况,采用井口传感器记录抽油杆载荷与位移随时间变化的数据信息,确定出泵的有效冲程,再由固化在仪器内的数学模型求得油井产量。该计量技术通过长庆油田24口井的实际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由不同产量下的测试误差分析可知,油井产量越高,测试结果越准确,对产量大于10m^3/d的油井,平均误差仅4.3%。  相似文献   

12.
安塞油田于1988年正式投入工业开发,是典型的低产低效油田,目前的站内计量方式是原油收集采用井口加温,井组双管进站,站内单井计量的工艺流程。近年来由于受诸多因素影响,导致部分油井单量时间不足或无法正常单量。为解决该问题,公司引进西安东风机电公司生产的CMS油气分离计量系统在安塞油田进行试用。经过近一年的试验及大量现场数据比对,从精度、适应性、稳定性、经济性等方面得出该系统可适用于安塞油田,用于解决油井单量等问题。并对该系统在安塞油田的应用及推广价值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3.
水平井钻完井技术在提高天然气采收率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通过介绍长北合作区双分支水平井完井管柱、井下工具、工具下深、完井质量检验等技术的应用,得到水平井完井技术在长北气田的成功应用。为生产任务的完成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14.
沈阳油田是我国最大的高凝油生产基地,原油的凝固点在45~67℃之间。目前主要采用分离器玻璃管计量油井产量,其缺点是流程复杂,工作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大。随着沈阳油田的高凝油生产进入了高含水时期,原油伴生气急剧减少,采用玻璃管计量十分困难。针对高凝油生产的特点,该油田研究应用了低油气比的油井计量方式—高凝油自动计量技术,能够优化和简化目前的油井计量工艺,对油井产量进行高效、准确、及时的计量。  相似文献   

15.
克拉玛依油田稠油和稀油的生产过程中,对油井产出液的含水率测定,经历过化验、含水分析仪两个阶段。含水分析仪在测定稠油含水率时,黏液粘在含水分析仪的探头上时而测得含水率100%,时而含水为零,含水分析仪在稠油的生产过程中有很大的局限性。利用油水密度差的特性,通过两个液位计的位差计算出井流物的含水率。在油井的生产中期以前准确度高,操作方便,成本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