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 毫秒
1.
本文认为"小泉改革"使日本经济步入自律性复苏轨道,各项经济指标都有较大提升,基本摆脱了萧条局面。但仍存在经济发展易受国际市场影响、人口减少、老龄化以及规制太多等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2.
3.
日本新首相小泉纯一郎为日本经济重建确立的政策目标近来成为日本国内和国际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对小泉内阁驾驭经济的能力,日本国民抱有很高的期待,国际社会亦寄予愿望。但日本经济面临的难题很多:国家财政濒临崩溃,不良债权痼疾难除,国内需求依旧疲软,国际环境每况愈下。新内阁强调进行“断然的改革”,但改革措施能否使日本经济真正走上自律性恢复的轨道,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相似文献
4.
日本经济政策与新自由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美国分别于上世纪70年代末与80年代初,建立了新自由主义的撒切尔政权与里根政体。日本也于1982年在中曾根首相的领导下开始了新自由主义改革,然而中曾根改革只能被称为是日本新自由主义的萌芽,日本真正开始新自由主义改革比英国、美国要晚十多年。造成这一迟延的主要原因是日本在当时并没有发生西方世界的资本积累危机以及日本的资本全球化迟缓。同时,当时日本奉行的"开发主义体制"又成为日本推行新自由主义的障碍,使得日本新自由主义只能在逐步的障碍克服中,迂回曲折地前进。 相似文献
5.
本文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全球经济展望的研究报告.日本从经济衰退中复苏后,通过操作流动性退出和政府购买债券(JGB)、提高利率来兑现退出政策的时间承诺等四个步骤使经济刺激政策有序退出后,既不引发高通胀又不影响金融稳定,对当前危机后退出政策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论日本的区域经济政策及其特色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战后,日本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实施了一系列区域经济政策,主要包括地区振兴与开发政策、区域产业布局政策、缩小地区差距政策及促进落后地区发展政策。日本在实施区域经济政策中,中央和地方政府高度重视,进行统一规划协调指导,给予财政金融支持,加强基础设施推动和法律法规保障,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日本区域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7.
8.
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集约经营政策及其借鉴武汉大学刘穷志,谢金玉,黄勇,李向阳日本在1956—1973年间经济处于高速增长,年均经济增长率达9.7%(1),50-60年代的20年间,工业劳动生产率共增长了5.7倍(2),可见,日本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经济... 相似文献
9.
10.
泡沫经济与日本经济政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经济在上世纪90年代的衰退在表面上是源于泡沫经济的破灭,但实际上与日本政府错误的经济政策有着很大关系。在泡沫经济膨胀和破灭过程中政府的失策以及泡沫经济破灭后政府对国内经济发展的误导以及种种政策的失效,最终导致了日本经济的全面衰退。日本政府的经验对于各国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小泉参拜靖国神社是在国家的大战略上,达到消除日本“战败国”的痕迹,使日本今日和未来的国民忘掉侵略的历史,在政治上实现“正常国家”的目标。与之并行的是修改日本宪法,消除宪法对日本的各种限制,实现其多年梦寐以求的军事大国梦想。这是小泉的国家战略思维,也是日本自民党的战略方针。为实现上述两大目标,在外交上,一味追随强者,强化日美关系,轻视亚洲邻国。 相似文献
12.
东日本大地震以后,日本经济特别是产业经济出现了出人预料的迅速恢复,但是刚刚进入复苏通道的日本经济仍然面临各种难题,灾后重建资金筹措、生产设施与生活设施的恢复、国土开发整治、核事故处理、长期电力不足风险、国家长期能源战略调整、财政重建、日元急剧升值,特别是美国、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可能引起的世界经济低迷,使日本经济的不确定性增强。在内外交困之际,新上台的野田内阁出台了若干经济政策,但却将政策重心置于参与TPP谈判、提高消费税等方面,与亟待解决的经济难题未免有些乖戾,其政策效果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3.
政治收益、经济贿赂与经济绩效:一个新古典政治经济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前研究政治对经济影响的大量文章都利用锦标赛模型分析官员激励如何影响经济绩效,但这些模型仅仅假设府官员只是追求政治晋升最大化,而且对经济领域的行为分析太少。我们通过将追求货币收入也纳入官员的目标函数,在构造了一个带约束的古诺模型的基础上,将官员政治激励嵌入其中,并以此分析了官员对自己精力和时间的分配如何对经济绩效产生影响。尽管我们没有利用应用锦标赛模型,但是本文的模型也可以解释大多数政治晋升现象,而且由于我们丰富了经济领域的行为人(企业)行为,从而可以解释更多的现象如官员的经济腐败、政府采购以及“高薪养廉”等。 相似文献
14.
以1991年初“泡沫经济”破灭为转折点,日本经济陷入了长达10余年的经济低迷时期,即所谓“失去的10年”的长期经济萧条阶段。造成日本经济持续低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究其根本,长期萧条的根源还在于日本自身僵化的经济体制已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从2002年开始,日本经济出现景气恢复的趋势,但同时阻碍因素尚存。 相似文献
15.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人口占多数的发展中大国,农村贫困人口的快速下降为世界范围内的贫困人口的降低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这并不能简单的归结为中国农村扶贫政策取得成功。我们综合分析了中国政府农村扶贫政策的得与失,并总结认为:中国农村贫困的减少更多的来自于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虽然经历了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农村贫困人口已经大大减少,但是,这并不表明剩余的几千万贫困人口会逐步自动的消失,对于这些剩余的贫困人口,政府还要采取综合措施并以提高贫困家庭参与市场的程度为目标,从而使他们能够更快的融入到经济增长的轨道中去,而不能让他们被排除在市场化和城市化的边缘。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在考察经济增长的过程中,除了需要关注人均变量,更需要关注“时人均”变量,因为后者代表单位时间内的人均变量,可用来衡量经济效率,而经济效率是经济增长潜力的源泉。为此,本文将工作时间、受教育时间和休闲时间引入内生增长模型,并突出考虑了休闲对经济个体效率的积极作用以及休闲对技术水平的外部效应,由此刻画了休闲与经济效率之间的非线性关系。随后,在模型结论的框架下,引用21个0ECD成员国近二十多年来的面板数据研究了上述非线性关系,并具体求解到经济体的最优休闲时间。由此说明,可以通过对休闲时间的合理调整与管理来达成最理想的经济效率。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村扶贫政策的协调配套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扶贫是一项系统工程,扶贫效益的最大化有赖于各项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套。当前农村扶贫政策的协调配套问题比较突出,无论是财政投入、扶贫信贷资金投放、对扶贫龙头企业的扶持,还是对贫困地区人口自身发展能力的开发都存在着一些问题,某些惠农政策、生态工程以及社会保障等政策也还存在着对贫困地区关注不足的问题,因此,财政税收、金融、产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各种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都应考虑扶贫开发工作的实际需求,做好协调配套。这是提高扶贫效率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