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科技园已成为国家重要的技术创新基地、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创新创业人才聚集和培养基地、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回顾了我国大学科技园的建立和发展状况,在分析地方高校建立大学科技园的优势和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创建地方高校大学科技园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2.
关于虚拟大学科技园建设的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拟化运作是大学科技园发展的一种趋势,总结了虚拟大学科技园的若干理论基础,并以虚拟组织理论为依据,提出虚拟大学科技园的定义。结合国外虚拟大学科技园建设的实例,从虚拟大学科技园与实体大学科技园的关系、虚拟大学科技园运行模式与组织结构的选择等方面,探讨了建设虚拟大学科技园的若干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3.
我国大学科技园建设的政策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我国大学科技园建设现行的宏观、中观和微观政策,讨论了加快大学科技园建设的专门政策,提出建立健全我国大学科技园的公共政策体系是加快我国大学科技园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4.
大学科技园建设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办大学科技园是一条增强技术创新能力,缩短科技成果产业化周期,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的有效途径,依据大学科技园的功能和特征,提出了湖北省创新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发展模式和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5.
大学科技园作为实现创业型大学功能的组织形式已经得到广泛认可。从表面上看,它作为大学的一个附属机构而存在,是大学功能发展到新阶段的表现。但实质上,大学科技园是一种创新网络,是由社会网络、商业网络和专业网络相互叠加所构成的网络组织环境。尤其是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大学科技园成为创新系统中的一种混合组织形式,它的发展以知识资本化为中心和目标。深入分析了大学科技园的本质特征,认为知识资本化是大学科技园创新网络发展定位中的关键。这对大学科技园在创新网络中积极发挥自身的优势,建立正确的发展方向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6.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大学科技园管理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着眼于大学科技园的长远发展,通过对国内外大学科技园各种管理模式的详细分析,结合我国高校和大学科技园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大学科技园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7.
以往的大学科技园问题研究,是在理论和经验总结基础上论述大学科技园对当地经济的推动作用,更多的是论述大学科技园的经济角色和作用,没有涉及大学科技园推动区域创新的作用。运用文献分析法和推导法,深入研究大学科技园和区域创新体系的关系,以及大学科技园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并就其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大学科技园的功能、作用及发展实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大学科技园的起源与发展,分析了大学科技园的功能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探讨了大学科技园建设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并对武汉东湖高新区建设大学科技园的初步实践进行了评价和总结。  相似文献   

9.
创建大学科技园的战略构想与运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沙洪成 《经济师》2004,(9):96-96
文章阐述了我国大学科技园的建立和发展状况 ,并以青岛大学科技园的发展规划为例 ,对大学科技园的运作和管理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发展大学科技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柏志鹏 《经济师》2023,(1):15-16
党中央倡导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极大地推动了大学生创业的热情。大学科技园作为大学生创业的重要依托机构,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依托大学科技园助推高校创新创业已经展现出其优越性和可操作性。但在现实中,大学科技园学生双创企业还普遍存在融资困难等一系列问题,就此,文章作者调研了上海市一批国家科技园并深度访谈双创学生企业负责人、科技园总经理等有关人员,剖析了大学科技园中大学生创业的现状问题,并对进一步发挥大学科技园在助推大学生双创工作中的路径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1.
国家大学科技园是实现区域产学研结合的关键平台之一,但相比国家高新区,大学科技园的区域融合优势亟待发挥。在国家大学科技园非均衡布局基础上,援引我国15个副省级城市的38家国家大学科技园数据,从资源集聚融合、园区互动融合、经济链接融合3个方面,选取20个相对指标,比较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区域融合度,并运用K均值聚类法划分区域融合路径模式。结果表明,不同城市间的国家大学科技园融合度呈现出明显差异,融合结构呈现非均衡性;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区域融合优势与城市经济规模并无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大学科技园是大学科技产业向社会化方向发展的一种形式,能够吸引国内外企业在园区内创办科技开发公司。大学可以凭借技术和部分资金在某些科技开发公司中入股。本文介绍了大学科技园的工业、创新特征,同时以南京大学——鼓楼科技园为例:分析了它在发展中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3.
区域大学科技园融合发展能充分发挥大学科技园在聚集高端产业、提升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但大学科技园发展仍然存在着较多的功能障碍,区域经济融合优势的培育与提升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2010年86家国家大学科技园孵化企业总收入为226.1亿元,对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的推动作用较弱,低于2004-2009年,平均每个国家大学科技园孵化收入为2.6亿元。同时2010年国家大学科技园场地面积和单位企业平均人数都出现下降趋势。本文通过结合大学科技园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科研生产联合体、创新驿站等技术服务形式,提出区域大学科技园企业间、企业与高校间的技术融合机制,创新主体对接机制以及创新资源对接机制,推进区域创新资源聚集,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加快推进大学科技园成为区域产、学、研结合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14.
大学科技园的创新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大学科技园在国外已有上百年的发展历史,并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国在建设大学科技园方面进行了十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大学科技园如雨后春笋般地建立起来,呈现出良好的壮大势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大学科技园的作用远没有发挥出来,大学科技园如何进一步发展成为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大学科技园积极走出去,实施跨区辐射战略对地方经济发展和科技园自身创新能力释放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当前大学科技园跨区辐射行为的参与者只有政府和大学科技园两个主体,科技园跨区辐射发展受到政府和科技园财力的制约。因此,有必要研究社会资本参与情形下的跨区辐射三方模式,探讨如何通过系列制度安排以及管理架构设计,协调科技园公益性和社会资本逐利性之间的矛盾,促进科技园跨区辐射发展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16.
大学科技园作为国家科学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转化科技成果、孵育高科技企业、培育创新创业人才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的特色模式,其发展模式也是多种多样,从区校关系角度进行分类,将大学科技园分为一校一园、多校一园、区校共建和虚拟大学科技园等四种模式。  相似文献   

17.
建设大学科技园 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大学科技园发展的历史;认为大学科技园是高技术产业孵化器和科技科技创新基地,提出建设大学科技园对加快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我国大学科技园运行效率研究——基于DEA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详细阐述了大学科技园发展的理论基础和研究现状,在构建大学科技园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数据包络线(DEA)BCC模型,实证分析了国家大学科技园的运行效率,并根据综合效率值(TE)将大学科技园分为有效与无效两类。为进一步区分大学科技园运行效率之间的差异,参照纯技术效率(PTE)和规模效率(SE)均值线,再将其细分为相对高效型、配置低效型、规模低效型和完全低效型4类,并针对不同类型大学科技园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对运行有效的大学科技园进行超效率分析,作出进一步比较和调整以获得更大效益。最后通过计算各资源投入的影子价格均值,观察各投入要素的相对稀缺程度,从而为大学科技园整体效率的提升提供方向性引导。  相似文献   

19.
大学科技园是国家创新体系和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二次创业的创新源泉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是高等学校产学研结合、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平台,大学科技园的发展模式是关系到大学科技园发展成败的关键.因此,本研究从分析大学科技园的发展模式和目前存在的问题入手,对大学科技园发展模式提出探索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把科学家当企业家用,把将才当帅才用,是我国大学科技园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之一。企业家是比科学家更为稀缺和昂贵的人力资源,培育企业家是大学科技园的主要功能。为了促进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必须解决企业家载体问题,充分认识企业家在大学科技园发展中的作用,实施全方位的企业家战略;发掘潜在企业家,同时激励现实企业家,大力引进国外知名企业家,从根本上改变科学家充当企业家的状况,为大学科技园的健康发展提供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