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史语 《上海质量》2003,(9):11-13
自2000年开始,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和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院总要把举办"上海顾客满意论坛"作为全市每年质量月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论坛的主题从"顾客满意理念及测评方法探讨"、"顾客满意改进成效"到"组织内部顾客满意";参加的人员从专家学者、政府官员、行业领导到企业代表;规模从几十人到数百人;每届论坛出一集论文集也都没有"压仓".今年9月8日举行的论坛的主题确定为"顾客满意与服务改进"更是引来了众人的浓厚兴趣和关注,这是为什么?  相似文献   

2.
服务失误情境下的服务补救和顾客赢回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服务失误给顾客带来经济利益和情感的双重损失,最终导致企业竞争力下降和利润损失。除了既有研究所关注的服务失误的"内因"和"外因",服务过程中员工与顾客的互动因素也是导致服务失败的原因之一。企业针对服务失误采取顾客赢回策略,可带来经济和情感(满意度)的双重效应。顾客赢回策略既要着眼于对外部和内部顾客的成功的服务补救,同时还要通过构建服务失误预应机制,完善企业客户关系管理和内部营销,关注与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合作来为顾客创造和传递更多价值,以求赢得顾客的长期忠诚。  相似文献   

3.
根本就没有什么“好”的服务,只有顾客满意的服务;顾客对服务的评价也没有什么“符不符合质量”的问题,只有满意不满意的问题服务接触是指顾客与服务组织直接互动的过程,由三个要素构成:顾客、服务员工和服务组织,三者的参与和交互作用决定了服务接触的成功与失败,决定了服务的质量以及顾客对服务的满意与否。由于服  相似文献   

4.
服务承诺策略有效性实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服务承诺,是服务机构通过公开媒体向顾客预示服务质量或效果,并予以保证或赔付的营销行为,其目的是降低顾客购买风险和增加顾客满意度。但是,服务企业要有效发挥服务承诺的作用,就必须在服务承诺设计上遵守"内容适度"、"表述清晰"和"兑付容易"等原则;在实施服务承诺时,要综合考虑服务本身特点、服务企业状况、服务行业情况和顾客特征等一系列因素。  相似文献   

5.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和"以增强顾客满意为目的,确保顾客要求得到确定并予以满足"是2000版ISO9000族标准的核心。ISO9001:2000标准的8.2.1条款提出"组织应对顾客有关组织是否已满足其要求的感受的信息进行监视,并确定获取和利用这种信息的方法"。因此,企业应开展顾客满意或不满意因素的研究,确定顾客满意程  相似文献   

6.
二、顾客满意--关注的焦点 新版ISO 9001:2000标准引进了"顾客满意"的概念,并在"8.2.1顾客满意"的条款中明示了"作为对质量管理体系业绩的一种测量,组织应对顾客有关组织是否已满足其要求的感受的信息进行监视,并确定获取和利用这种信息的方法"的要求,为进一步树立"以顾客为重"(即以顾客为关注的焦点)思想和建立顾客满意测量体系提出了最基本的要求,并为确保顾客要求得到充分满足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7.
<正> 服务的生产和传递过程以及顾客对这些过程的感知是服务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于是,便有了"服务递送体系"的概念,它包含着服务产品生产和消费的全过程。基于服务的基本特征,服务过程包含三个要素:服务的易接近性、顾客与企业的交换过程和顾客参与。这些要素构成了服务的递送系统。服务的易接近性是指顾客能否较容易地接触、购买和使用服务。它取决于如  相似文献   

8.
物流服务创新 (一)理念创新 L物流服务的出发点和目的创新.现代物流的理念应该从传统的以生产者为出发点转变为以顾客为出发点,其目的应该由"供应"转变为"满足".物流管理协会(1985)认为物流的主要目的是满足顾客需求;Smith和Barry(1991,p11)也陈述了类似的观点,即物流是"预测顾客需求的过程".Copper et al(1992)将物流战略计划的长期目标界定为提高顾客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航空公司服务补救管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服务补救管理是研究航空公司服务质量的重要模式,服务补救能提高顾客忠诚,航空公司要把顾客抱怨看作顾客的"赠礼",服务承诺是服务补救管理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0.
"剥离机制"定位策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研究企业如何与竞争者相"剥离",以使消费者能够感觉到自己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独特之处;二是研究如何使顾客与竞争者相"剥离",从而使顾客更加忠诚于本企业.消费者对不同的企业与服务的感受并不相同,而那些被消费者认为"与众不同"的企业和服务对新顾客总是具有更大的吸引力.通过对顾客转换成本的加大,企业就可以使顾客更加忠诚于自己."以剥离机制"为基础的服务定位的目的就是力图吸引来更多的新顾客并保留住尽可能多的老顾客.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服务破坏是服务企业员工在向顾客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故意不遵守服务规则或顾客要求而对顾客利益造成损失的行为;诱发该行为的因素主要有顾客、组织、员工和环境等四个;服务企业应采取必要的管理手段加以应对和处理。  相似文献   

12.
对于认证公司和审核员来讲,申请接受审核与被审核的组织,就是顾客,就是上帝,其明确的需求就是结合组织现状贯标认证。要求提供增值服务,属于其潜在的需求。只有通过分析顾客、研究顾客、沟通顾客,才能准确地识别出这些个性需求和潜在的需求,然后通过审核和增值服务来满足顾客需求,在满足的过程中,服务态度要好,技术含量要大,有时要争取超越顾客的期望,  相似文献   

13.
服务失败及其补救策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丹 《企业活力》2005,(8):28-29
<正>一、服务失败的原因在所有的服务关系中——无论是顾客服务、消费者服务,还是企业对企业的服务,服务失败总是不可避免的。如服装店为顾客做的服装不合身,餐馆服务员为就餐者上错了菜,速递公司没有如期将顾客要求的物品按时送到,照相馆将顾客拍摄的结婚照底片损坏。诸如此类的服务失败不仅给顾客造成伤害,而且由此引发的顾客报怨、顾客流失、顾客投诉等后果必然对企业的经营和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任何一个服务组织都必须正确地对待服务失败。  相似文献   

14.
正自"以顾客为中心"的观念提出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的企业便陆续转变以往传统的营销观念为新的市场营销观念,开始发现顾客对于企业的真正意义。"顾客就是上帝"被国外从业者当作对客服准则的箴言,可是在我国不同文化背景下,顾客和服务者的关系存在着一些特有的关系。近来,我国国内管理学学者分别提出了"顾客是朋友而非上帝""顾客并非上帝"等营销理念。本文通过对这一理念的讨论以及肯定,首次提出了服务基模的概念,并认  相似文献   

15.
CS战略是英语Customer Satisfaction的缩写,其意为"顾客满意",顾客满意指的是消费者的一种心理状态.即当商家所提供的商品服务等综合实现价值达到或超过顾客期望值时,顾客会感到满意.CS战略即顾客满意战略,它是指企业为了使顾客能完全满意自己的产品或服务,综合客观地规定顾客满意程度并根据调查分析的结果改善整个企业一体化产品服务与企业文化的一种战略.  相似文献   

16.
首先回顾了服务品牌权益的内涵,分析了提升服务品牌权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后从服务接触的视角出发,分析了关键服务接触要素在与顾客接触过程中对顾客感知的服务品牌权益的影响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服务企业如何通过"服务接触"建设品牌权益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80年代后期,当西方企业还在围绕产品品质展开激烈较量之时,日本企业则开始改写市场竞争的游戏规则:"将重心由产品品质的优越性转到服务的优越性"上来。日本企业界全力集中改善为顾客的服务,满足、甚至超越顾客的期望之上。由此,服务的优越性继品质竞争之后成为日本企业又一个征服国际市场的锐利武器。那么,日本企业是如何创造服务优越性的?1、"顾客满意"是日本企业营销理念的定位基础。日本企业界认为顾客是企业的衣食父母,顾客满意应成为企业营销的首要目标。日本最大的肥皂和化妆品企业花王公司,年度报告第一页这么写着:"顾客的依赖…  相似文献   

18.
对于任何一个企业,特别是服务性企业来说,顾客的高满意度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而一线员工在对客服务中的移情心理又为获取顾客高满意度起到了关键作用。虽然大部分企业已经向顾客标榜"我们关心您"的口号,但仍旧有不少企业行动上却只关心如何从消费者手中获取更多的利益。事实上,企业要想真正赢得顾客的忠诚,则必须在服务过程中学会如何有效地倾听顾客,做到真正从顾客的利益出发。  相似文献   

19.
梁军 《企业研究》2012,(17):28-30
美兰国际机场通过组织形式的创新、营销方式的创新、顾客接触界面创新以及运作上的创新,积极调整和改善服务体系,使服务成为企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支撑。美兰国际机场组织形式创新的根本是标准化;营销方式创新的根本是互动;顾客接触界面创新的根本是增值;运作上的创新根本是多样化。  相似文献   

20.
顾客满意度是指顾客对企业所提供的产品/服务的满意程度.当今社会已进入了新经济时代,新经济的特征不再是大规模的生产和消费,而是更趋于个性化和多样化,因此质量的理念已从符合标准转变为"使顾客满意"的革命.顾客满意度指数(CSI)成为评价企业产品/服务质量的极为重要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