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国高等教育事业随着国家的发展和进步,从精英教育逐步过渡到大众教育。在国家高校扩招政策及国家生源地贷款政策的双重助力下,更多贫困学生获得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多元文化不断冲击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常态发展,贫困大学生作为特殊群体也开始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关注的重点。贫困大学生问题日益突出,本文结合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以励志教育为切入点进行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2.
高校贫困生由物质贫困导致的一系列心理问题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对国内外对贫困生救助情况的研究以及贫困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和原因进行阐述,有针对性地提出关于构建贫困生心理救助体系的思考,即以贫困生个体为中心,高校为主导力量,再配合家庭和社会共同携手的心理救助体系。这对于开展高校德育工作和优化大学生成长环境都有积极作用和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3.
4.
贫困大学生是高校一个比较特殊的弱势群体。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价值观念多元化的影响,部分贫困生的身心健康出现问题。因此,我们要加强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并针对新时期高校贫困大学生问题的特点探索适应当代大学生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5.
利用 CHNS数据,采用 Logit模型、随机效应模型分别分析影响城市、农村贫困的因素,进而提高社会救助针对性。研究发现:城市、农村贫困均具有不流动性,在城市一旦陷入贫困则比农村更难脱贫;家庭人口结构对贫困有影响,且城乡存在差异;健康对贫困具有显著影响;城市家庭工作状况影响贫困,农村非农收入降低贫困可能性;城市就业冲击对陷入赤贫有影响。因此,低保救助应关注持续贫困家庭,减弱贫困不流动性;人口结构应成为低保救助依据;社会救助中应考虑增加医疗救助;应增加城市贫困失业人员的职业培训,为农村贫困家庭创造非农就业机会;应增加贫困家庭教育补贴,降低城市儿童看护成本。  相似文献   

6.
随着高校的扩招,高校毕业生人数越来越多,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其中来自于贫困生的就业压力尤为突出。面对人才市场竞争的加剧,贫困大学生就业已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难点问题。从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意义,就业难问题分析,探讨贫困大学生就业对策。  相似文献   

7.
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心理问题的高发,凸显了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严重性。尤其是特困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长期以来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女特困生群体心态存在着较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相对剥夺感、自我满意度低、情感敏感脆弱、心理负荷重、情绪调节能力低等特点;优化她们成长的主客观条件是社会、学校与女特困生自身的共同责任。  相似文献   

8.
贫困大学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特殊的群体,尤其在当前网络时代背景下,信息传播方式发生了转变,对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时代做好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转变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角色,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同时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引导。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农村贫困大学生精神贫困的现象及特点进行分析,指出农村贫困大学生精神贫困形成的原因,提出了解决农村贫困大学生精神贫困问题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10.
11.
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贫困,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因而很容易产生各种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导致"心理贫困"而成为高等学府里的"双困生"。关注贫困生的成长成材,不仅要从经济上给予资助,也要从心里上给予引导。本文分析了贫困生"心理贫困"的主要现象,并寻求帮助他们摆脱"心理贫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贫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凸显,已经成为高校就业工作的重点难点。论文从就业竞争力角度出发,分析影响贫困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因素,并从学生个人、高校、社会三个方面对如何提高贫困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3.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校改革的逐步深入,贫困大学生人数日益增加,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愈益突出,表现为自立和自强能力差,形成自卑心理;学习上的焦虑及生活上的悲观、厌烦心理;过度自尊、自我封闭心理等。其成因主要有家庭与学校两方面, 高校应从提供适当的经济资助与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入手,鼓励勤工助学,积极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多种教育方式来改善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4.
离开农村的现代化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离开农民幸福的社会称不上是和谐社会,离开农民的主体作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无从谈起。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农业、农村面临着异常严峻的挑战。一方面农村人口绝对数字还在增长,人均耕地、人均占有的自然资源不断下降,生态环境恶化,另一方面,农产品商品率低,剩余劳动力持续增加,农民增产不增收现象严重,这些问题如果解决不当将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当务之急是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通过教育培训赋予劳动者实用的技能,使之在以后的生产活动中具有增值效应,惟有如此,才能促使农村贫困救助的步伐加快,农民增收才有保障,致富才有基础,农业才能发展,社会才能稳定。  相似文献   

15.
离开农村的现代化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离开农民幸福的社会称不上是和谐社会,离开农民的主体作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无从谈起。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农业、农村面临着异常严峻的挑战。一方面农村人口绝对数字还在增长,人均耕地、人均占有的自然资源不断下降,生态环境恶化,另一方面,农产品商品率低,剩余劳动力持续增加,农民增产不增收现象严重,这些问题如果解决不当将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当务之急是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通过教育培训赋予劳动者实用的技能,使之在以后的生产活动中具有增值效应,惟有如此,才能促使农村贫困救助的步伐加快,农民增收才有保障,致富才有基础,农业才能发展,社会才能稳定。  相似文献   

16.
西部生态脆弱区与经济贫困有很强的相关性,并表现出许多共同的文化特征。这里的农民长期在日益边缘化的空间系统中生活,贫困状态得不到改善而形成一种落后的文化形态,导致环境持续恶化与贫困恶性循环。这种顽固性贫困按照一般经济和技术的方式扶贫很难奏效,不考虑贫困农民出路的生态建设也往往事与愿违。应该充分考虑文化救助的问题,吸取秦文化的精华,建立生态补偿与文化救助的促动机制,把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口号的提出,高校日渐重视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意识的培养,贫困大学生作为大学生人群中弱势群体,需要特别关注。本文以心理学研究为视角,剖析了贫困大学生创业抉择和创业过程中面临的障碍和原因,并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可行能力视角下教育与贫困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可行能力的角度出发,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贫困与教育之间的关系。根据贫困指标与教育指标将65个国家区分为高度、中度和低度贫困国家,并检验其一致性,从而提出减贫策略。  相似文献   

19.
随着高校收费制度的改革和高校扩招,高校内贫困大学生的数量越来越多,由此导致的贫困生心理问题也较为突出。了解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分析其产生原因,在此基础上积极引导并探索调适心理问题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杨雪峰  闾兰 《企业家天地》2010,(11):153-154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已是不争的事实,由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生就业是难上加难,而对于贫困大学生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2009年上半年,重庆等地出现了万余农村学生弃考现象,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当前大学生就业难,一些经济困难的贫困大学生更难,如何构建贫困大学生就业长效机制,做好贫困毕业生就业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紧迫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