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正处于重要战略转型期。科学规划发展路径,深化经济社会改革,大力发展创业型经济,是中国跟上世界经济发展潮流、转“危”为“机”的重大历史机遇。新形势下,中国实施创业型经济发展战略,是中国经济转型的必由之路,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院历经前市场经济阶段、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阶段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阶段,中国特色经济法律制度体系已经形成。从历史、现实和未来三个时间维度全方位解读中国特色经济法学和经济法律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经济法学必须能够解释和解决当下中国经济法治进程中的问题;中国特色经济法律体系应该是一个具有开放性、反映中国实际、具有中国风格的法律体系。中国特色经济法律制度体系包含经济主体法、宏观调控法、市场规制法和经济基础法,会计法是典型的经济法的基础法。此外,从宏观经济发展视角看,中国特色经济法律制度体系也可分为经济秩序法和经济发展法,经济秩序法多数属于基础法。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经济是开放的经济,尤其在中国加入WTO以后,中国经济又进一步融入了世界经济,在这种情况下讨论中国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近日在上海表示,中国经济7%至8%的增幅才是正常健康的增长,超过两位数就是过热。他并称,与中国国民收入年增10%相比,中国房价3年未动,相当于跌了30%。樊纲说,中国经济增幅超过9%就会形成通货膨胀,超过10%则既会出现通胀又会出现资产泡沫。他认为,如果中国经济保持7%至8%的增幅4至5年,随着过剩产业慢慢调整到位,过去积累的问题逐步得到清理,加之经济增长新引擎——新型城市化建设的发展,中国经济又会上一个台阶。“经过2、3年的调整,中国经济当前正进入软着陆”,樊纲说:“而一些迹象表明,中国经济已经企稳回升。”  相似文献   

5.
《东南置业》2010,(1):90-93
百年不遇的全球金融风暴,吹得世界经济摇摇欲坠,但却没有吹倒中国楼市,关键是因为中国房地产具有政治属性、经济属性、政策属性、民生属性、金融属性、市场属性和文化属性,这七大属性像七个柱子一样支撑着中国房地产的发展,进而支撑着中国经济的大船继续乘风破浪。  相似文献   

6.
源自美国的金融危机对中国出口主导型经济打击颇重,原有的经济增长模式难以为继。中国区域经济逐级展开,却没有整体布局,毛泽东思想正好弥补战略布局。未来中国经济必将三分天下,分别是华南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圈、长江经济带。  相似文献   

7.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基金会秘书长、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在“中国经济社会论坛2008年会议”上表示,中国经济正面临着调整,比如经济增长、出口等指标有所下降,但这也正是实施宏观调控愿意看到的事情。“我不同意把目前的经济形势想得过于严峻。中国经济保持9%以上的速度增长应该不成问题。”樊纲表示,任何经济都不可能永远没有波动,市场经济就是在波动中发展,世界经济也是从一轮一轮波动发展而来。  相似文献   

8.
张英明 《活力》2006,(2):51-51
在过去十几年中,中国GDP持续高速增长,创造了经济奇迹。但是如果考虑到历史积累以及制度变迁等因素,实际上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并没有人们想象得那么快。资源分配不合理、城乡二元化、环境污染等问题对中国经济的阻碍作用越来越明显。为了保持经济增长,中国需要做到解决好以上问题。  相似文献   

9.
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发生了一些显著变化,其中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经济增长由超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中高速增长正成为中国经济的一个新常态。那么,应如何理解中国经济的这些变化,特别是中国经济的新常态?为此,本刊记者专程采访了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先生。厉以宁先生首先表示,最近如果看中国的报纸,可以经常看到一个字眼,就是“新常态”,怎么来理解这个“新常态”?我们首先讲,经济的超高速增长是“非常态”的,它是不能持久的,这是一个规律。所以,我们今天讲中国经济的“新常态”,这有两层含义:第一,做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果是为了过分强调速度而超高速增长,这对中国经济是不利的;第二,过高的增长会带来许多不利因素,比如资源消耗过快、生态恶化、低效率、产能过剩等等,特别是会因此错过了结构调整的最佳时期,从而留下了很多后遗症。  相似文献   

10.
虽然,中国是惟一一个没有出现信贷危机的大国,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经济也不可避免地遭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出口回落、生产下滑、就业形势趋于严峻。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将中国经济以低成本、高污染、高耗能为特征的粗放式发展模式下所积累的产业结构矛盾提前释放,同时中国经济在多年超过10%高速发展之后也正在进入一个周期性调整期。  相似文献   

11.
一直以来,我国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模式都是采用分散管理的模式。但是我国实施市场经济的今天这种财务管理模式已经显得有点落伍。文中主要针对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展开论述,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集中管理对策。希望能进一步提高我国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12.
在世界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我国的经济也是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呈现出一片良好的态势。因此我国在国际中的地位也不断提高,同时人民币的地位也水涨船高。 早在2002年,亚洲经济快速发展,中国成为了亚洲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在中国周边国家更是形成了“人民币地带”时,日本政府便曾经提出议案要求七国集团通过类似于“广场协议”的文件,以迫使人民币升值。而在2006年中美贸易顺差达到1442.6亿美元,美国便以中美巨额贸易顺差造成损失为由,要求人民币升值。现如今2014年,人民币已经多次升值,今年中美汇率更是首次破六,使人民币升值达到了新高。 作为我国GDP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外贸产业一直都受到人民币汇率变化带来的巨大影响。本文将通过我国人民币汇率变动而分析出人民币升值对外贸产业带来的影响,以及总结出外贸产业应对人民币汇率变动带来的后果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美国的次贷危机,人民币的升值,中国的经济也遭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本文作者通过对日本的广场协议、对日本经济影响的分析,从影响中国的经济角度出发,提出了中美汇率大战的危害。  相似文献   

14.
周斌 《价值工程》2014,(15):247-248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物流市场庞大,并且仍在快速增长中,物流市场的庞大促进了物流人才的需求。本论文从分析我国物流人才培养中存在的瓶颈问题着手,借鉴上海、江苏等地职业教育衔接发展的经验,提出适应我国中高职-应用本科物流人才贯通式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李艳芳 《价值工程》2014,(30):16-18
消费对于经济增长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消费逐日成为很多人所关心的话题,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衰退,在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经济也受到了较大的影响。消费,投资,净出口,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与净出口已经趋于较高水平,消费对于经济的重要作用愈来愈明显。本论文主要使用了我国1991-2005年的相关经济数据,使用消费模型分析了我国的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指出了我国经济发展过程消费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扩大消费需求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经济学界认为知识已成为一种无形的"第一生产要素",具有了第一生产要素的基本特征:逐步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根源,具有配置资本等生产要素的能力,拥有知识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取得了对经济的支配权力。知识密集的高科技产业成为主要产业等等。知识经济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本文简要的论述了知识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些影响途径。  相似文献   

17.
孔祥乾  周文名 《价值工程》2014,(15):153-154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交通事业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在我国道路桥梁事业蓬勃发展的同时,我国的部分道路桥梁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病害,对于人们的安全出行以及交通事业的进一步发展都带来了负面的影响。本文将就道路桥梁的病害与维护方法进行一定的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我国中小企业由于存在规模都比较小、体制不完善等问题,因此在融资时有许多困难;并且现代企业制度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又会出现代理成本问题;同时目前国内生产资料价格普遍上升,就如何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成为这些中小企业共同面临的问题。文章就上述中小企业问题进行实证研究,检验了融资约束、代理成本与生产效率之间存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自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中极为重要的因素。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区域竞争与合作也日益激烈,要保持和扩大我国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贸易结构和政策就要不断调整和完善。对我国现阶段的贸易结构研究,能有效分析我国当前外贸易结构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据此方能提出和制定相应的对策建议,对中国从贸易大国转变成贸易强国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1994年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元经济结构一直都是我国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消费结构也呈现二元特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已成为影响我国宏观经济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若不妥善处理,将会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通过分析1994年以来我国城乡居民之间的消费水平差异性,就如何缩小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异,提高城乡居民消费质量的对策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