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技术监督》2011,(1):18-18
问:武司长您好,请您为读者介绍一下"十一五"期间质检科技的主要工作情况。 武津生:"十一五"期间质检科技的工作情况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方面,技术机构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为质检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截至2010年10月,全系统建成国家质检中心180个、在建148个,建成国家检测重点实验室209个、在建100个。  相似文献   

2.
“十一五”时期,我国质检科技工作将全面实施“科技兴检”战略,坚持改革创新、夯实基础、重点跨越、加快发展,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技术机构内部管理机制改革、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新突破上狠下功夫,重点加强技术机构和实验室能力建设、质检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和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不断提高质检科技水平,为质检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技术保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构建质检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3.
背景: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全省"三大经济圈"的战略部署,结合全省质监系统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的要求,在全省规划建设了济南质检中心、胶东质检中心和鲁南质检中心"三大质检高地"和"人才高地",这是按照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兴检"、"人才强检"的发展战略要求,在济南、烟台、济宁三个中心城市建设的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三大实验室集群,是服务全省"一体两翼"三大经济带的重要检验检测技术服务平台。根据全省质监系统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三大质检中心建成以后,检验检测业务将重点覆盖全省并辐射邻省周边地区。  相似文献   

4.
问:田司长您好,请您为读者介绍一下质检总局十一五期间质量管理工作的主要做法和成效。田世宏:十一五期间,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和《质量振兴纲要》的部署,深入实施以质取胜战略,我国经济发展方式逐步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质量工作得到长足发展。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近日在南京市召开的中国质检系统人才暨教育培训工作会议透露,“十一五”期间,中国质检系统初步建成一支支撑质检事业科学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为推动质检事业科学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据了解,今年以来,国家质检总局组织专业人员开展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对中国出口企业影响调查,帮助企业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新增水果、鲜花、  相似文献   

6.
质检科技是推进质检事业新发展的内在动力,是提高质检工作有效性的重要基础,也是执法把关、服务人民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东省江门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在科学技术进步法实施以来,按照国家质检总局“十一五”质检科技工作的指导思想,紧贴质监工作的实际,响亮地提出“科技强局”这一发展规划,致力于科技创新,在提高把关与服务能力,提高质检工作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方面,往前迈出了一个坚实的步伐。  相似文献   

7.
今年年初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到民族振兴的战略高度,摆在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地位,“十一五”期间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加快科技教育发展。作为我国科技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质量技监部门应该把自主创新放在质检科技工作的首位,本着“创新、应用、推广”的原则,全面加大自主创新的力度,用自主创新引擎质检科技工作,用质检科技推进质量技监事业发展,进而增强质量技监部门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一、质检机构建设管理所包括的主要大方面内容: 1.组织机构方面: ①明确机构建制文件:国家和省、直辖市技术监督局授权认可的国家质检机构和地方质检机构在机构建制方面要有机构建制文件,在法律文本上建全机构文件(推荐、定项和授权认可文件) ②要求质检机构是紧密型的实体,紧密型实体的管理即人、财、物、业务一体化管理的专职质检实验室。③随着科研体制的改革,许多承担质检机构的科研单位进入了企业集团公司,如何保证这类实验室的公正科学、权威的地位。要求有如下措施:  相似文献   

9.
动态关注     
《上海质量》2010,(10):78-78
近5年质检系统获10项国家科技进步奖 最近召开的全国质检科技工作会议透露,“十一五”期间,质检系统共荣获10项国家科技进步奖,其中两项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8项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十一五”期间质检系统共承担各类科研课题12000多项,其中组织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1项、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计划项目5项,承担或参与国家级课题1000余项。还开展了2000多项重要标准研究,国家标准采用国际标准比率达到68%。我国主导制定国际计量标准345项,参加计量国际关键比对231项,获得国际互认测量能力735项。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质检实验室人员配置、设备管理、检测结果质量控制以及实验室安全防护等因素的分析,针对性地提出了技术机构质检实验室在检测结果质量控制和安全防护方面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我国检验市场的开放,各地质检机构的实验室建设掀起一个高潮,纷纷在检测设备投入和实验室信息化等方面取得长足的进步.而仪器设备是检验工作的物质保证,实验室仪器设备是否得到有效管理,将直接关系到实验室检测质量的高低.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 硬件管理 1.做好设备的量值溯源工作 为确保检测设备量值的准确可靠,实验室设备管理所有在用检测设备均应溯源到国家基准,这也是国际间相互承认测量结果的前提条件.为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应对检测结果有影响的检测设备进行检定/校准,保障量值的可溯源性.  相似文献   

12.
市各质检机构: 质量监督检验机构是技术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市各质检机构在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为“打假治劣”提供必要的检测鉴定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成绩突出、成效显著。涌现出了9个先进集体和19名先进个人,特此予以通报表彰。  相似文献   

13.
10月11日,秋高气爽。全国质检科技工作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这次大会,是国家质检总局2001年成立以来召开的第三次科技盛会。会上,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发表了讲话。会议总结了"十一五"质检科技工作,部署"十二五"质检科技发展,动员全系统行动起来,举全系统之力,集全系统之智,深入实施科技兴检战略,引领质检事业科学发展。本刊特将支树平在这次大会上的讲话进行了摘编,以便读者更好地领会精神。  相似文献   

14.
质检科技工作是质量技术监督事业的生存之本、立足之基。目前,我国质检科技建设虽然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也应清醒地看到,质检部门中尤其是大多数基层质检技术机构在支持地方经济建设中,其地位和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主要表现在思想观念滞后,没有把“科技兴检”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来抓;人才匮乏;科技基础环境、设施严重滞后;对科技开发利用不够;科技科研气氛不够浓。笔者认为,质检科技工作中尤为重要的就是要从基层抓起,在基层列出科技兴检的课题、项目、成果,以“特、精、新”指导基层质检技术机构工作定位。  相似文献   

15.
刚刚过去的"十一五"时期,是我国质检工作攻坚克难、不断推进的5年。2010年各项质检工作稳步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站在"十二五"的起点上,迈入新的一年,我国质检工作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服务科学发展为主题,以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从严治检、强化监管为着力点,全面建设法治质检、科技质检、和谐质检,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质量保障。本期及下期栏目将陆续对质检总局部分司局、两委相关负责人进行访谈,请他们与读者一起回顾总结,展望未来。  相似文献   

16.
完善检验检测体系对于质检机构提高检测水平尤为重要.就质检机构用人制度,实验室检测设备配置和管理,实验室应急工作机制,检验报告的质量,产品质量监管工作等方面阐述了见解.  相似文献   

17.
问:您好,能否向读者介绍一下"十一五"期间我国标准化工作的主要情况呢?张健伟:"十一五"期间,标准化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全面实施标准化战略,在部门、地方、行业以及广大研发机构、企业等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标准化事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标准化在服务经济社会  相似文献   

18.
金爱咏 《监督与选择》2000,(12):33-33,34
当今社会,信息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信息对质检机构来说,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信息是质检机构事业发展决策的基础。无论是发展决策、管理决策还是开发新的检测技术以及研制先进的检测手段都离不开及时、准确、可靠的信息,拥有这些信息就能瞄准国内外检  相似文献   

19.
技术机构是质检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全面正确履行质量监管职能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加强技术机构的能力建设对促进质监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十一五”以来,全国质检系统大力实施科技兴检,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资源共享的原则,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不断推进技术机构能力建设,全国质检技术机构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20.
《中国技术监督》2009,(9):43-43
技术机构是质检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全面正确履行质量监管职能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加强技术机构的能力建设对促进质监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十一五”以来,全国质检系统大力实施科技兴检,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资源共享的原则,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不断推进技术机构能力建设,全国质检技术机构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