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二憨卖菜     
刘德 《农家之友》2006,(7S):71-72
王二大字不识一麻袋,不但嘴笨,而且账不会算,秤认不清,所以人送外号王二憨。可偏偏就是这么一个人,见别人卖菜发财红了眼,非要去试试不可。  相似文献   

2.
暖冬     
北风肆虐着,刚下过一场大雪的乡村更显得空旷,甚至有点儿荒凉。随风飞起的雪粒打在人脸上生疼,像针扎一样。天还没亮,满天繁星还一个劲地眨着眼睛,刘主任和信贷员小郝、小秦就已经在王二憨家门前守候一个多小时了。王二憨去年贷了3万元饲料款,已逾期3个多月,可从到期至现在找了好多次了,二憨家的总说人不在,手机也打不通,这不明摆着有意躲着吗?昨天偶然听村里人说,王二憨最近贼头鼠脑早出晚归的,不知在躲避什么,所以刘主任和小郝、小秦今天凌晨刚过就来了,不便这么早打扰人家,就只好在门口守着。"刘主任,我看咱们直接敲门进去算了,这样会冻死人的。"不会抽烟的小郝嘴上叼支  相似文献   

3.
一耳光     
李明亮刚想再坐一会儿,老婆照他的脸上就是一耳光。“孩子他娘啥事。”“你说这回人事调动是不是又没有你。”李明亮半天没吭声。老婆火了。“你是聋了还是哑了?”“还要干一年后再调回城里。”李明亮说。“放屁,人家刚参加工作的毛孩子都从乡下调回城里,你还有脸说呢?去找当官的问问,凭啥不让咱回城?这回你要是再调不回我就跟你没完!”  相似文献   

4.
刘古正在地里忙活着,媳妇气喘喘地跑来,说县上来人找他呢。刘古一听头就大了:“是不是我犯了法?”但他脑筋急转之后,确认自己虽然穷得叮当响,可从未做过偷鸡摸狗的事。刘古两口儿急匆匆地赶到家里时,村主任张贵正领到家里时,村主任张贵正领着一班人站在自己的草屋旁,看见刘古来了,紧走几步,满脸堆笑地说:“刘古啊,这回天上掉下馅饼了。”刘古听了,心想天上掉的馅饼也不会落在咱家。嘴上不说,脸上憨笑着,说:“啥子馅饼?。”张贵说:“县财政局王副局长挂钩在我村扶贫,要求村里报上几名特困户,作为重点扶贫对象,这不,我就把你给报上了。”刘古…  相似文献   

5.
吉林省梨树县双河乡三道岗子村村民、今年60岁的东北“故事王”王海洪,几十年来播讲和创作了近千篇故事。王海洪讲的故事生动、精彩,村民们听得津津有味。他担任村长期间,村民闹纠纷,他轻易不批评他们,也不说大道理,而是给他们讲故事。有一次,村里一老一少两户人家为争地垄而闹矛盾,谁也劝不了。王海洪说,先听我讲个故事,听完了再来分地垄。很早以前,有一个姓张的财主去世时,给两个儿子留下了千顷地和万贯家财,弟兄两人过不到一起,只好分家,钱财是二一添作五,惟这千顷地差个地垄分不开。经多少人说合也分不明白,只好去官…  相似文献   

6.
开春的时候,我丈夫从北大荒回来,爸妈高兴得连晚饭也忘记吃了。我自然也非常高兴,因为我们有二年多的时间没有见面了……。晚上,他问我社里正忙些什么,我说都到石人坑修水库去了。他听了,一夜都没有合眼,巴不得快些天亮。第二天一早,吃过早饭,他扛着锄头,和我们一起到工地去。从小跟他一块儿长大的社长走过来说:你刚到家,“怎么就跑来了?去,我命令你回去!”说完,掉过头指着我说:“你也回去。”  相似文献   

7.
贾家村有位老会计绰号“铁公鸡”,方圆几十里其名不胫而走,而其真名贾义仁知者寥寥。他退休时,村干部喜愁兼备。喜者觉得抠得紧惹人嫌的角色将远离岗位,愁者感到再难寻这样一位好管家。若说“铁公鸡”抠公时,硬是叫欲贪便宜者望而却步。若说为私呢?也“悭吝”怪异。他打从中年丧妻未留下寸男只女就没再继,村里人嘲弄说:“有女莫嫁单身贾义仁,算盐算米算煞人!”他听了凄然一笑:“真遭口孽,我哪这样厉害哟!”可乡邻熟稔者往往揭了他底牌:一个腌鸡蛋要分两半开,每餐饭只食一瓣;过夜的饭菜有点馊也要热着吃,人劝他吃了会生病,他说不碍事。更…  相似文献   

8.
珍贵的礼物     
儿子过生日,早在多天前我就答应他,为他买上最珍贵的礼物。到他生日那天,我就询问他想要什么?儿子歪着头,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什么满意的礼物。我见他的样子怪搞笑的,就骗他说:“如果想不出,我就不买了。”儿子信以为真,嚷嚷道:“那就买一辆大大的玩具赛车吧!”我听后直摇头:“你的赛车还少吗?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不下10种。想点别的吧?是你认为最需要的,有价值的!”我提醒他说。儿子想了片刻,对我说:“爸,给我买个储蓄罐吧!要大熊猫那种的。”听了儿子的话,我心里特别高兴,儿子长大了。如果送了这个生日礼物,让他明白节约的道理,比起许多说教…  相似文献   

9.
老柯     
狂风怒啸,雨如瓢泼,炸雷不时把窗玻璃震得一颤一颤的。暴雨下了两个小时,老柯在他那间不足二十平方米的小屋里来来回回踱了两个小时,嘴里一会儿嘀咕一句———“唉,山洪要来了”。老柯的老婆木着脸坐在窗前,一动不动,对老柯的急急跳跳熟视无睹。老柯是粮站的退休职工。老柯与粮食有缘,转业安置时,政府考虑他在部队多次立功受奖,列出十几个单位让他选择,老柯唯独选中了粮食部门。连队的指导员,转业后只当了个粮站站长兼保管员,老柯倒像挺乐意。老婆常说老柯太死板,转业到粮食上,倒像拣了个多么伟大的事业,连腊月三十也不回家。二十八年了,老柯没和家人吃过年夜饭。每当说这事,老柯总说领导要带头嘛,老柯老婆就会莞尔地还他一句“尿官”。老柯说他从小挨饿挨怕了,所以把粮食当儿女一般。老柯一生保管过不计其数的粮食,从未出过差错。老柯爱上了这个不会说话的儿女,可苦了家里的儿女,老柯两个孩子全是他老婆卖菜拉扯大的。上大学的儿子从来不领老柯的情。尽管如此,老柯还是下了。领导说,要减员增效,要给年轻人挪位置,提前给老柯办了退休手续。老柯回家后,还天天念叨着要到单位发挥余热。一辈子没和老柯吵过架的老婆犹如河东狮吼般地把老柯骂了个狗血淋头。老柯余热没发挥成,倒...  相似文献   

10.
下岗有好几个月了,心情一直不好,娘看着整日唉声叹气的我说:“下岗就下岗呗,国家那么大,下岗的又不只你一个人,何况你还有三亩地种着,能饿着?整天愁眉苦脸的也不是办法!娘想过了,家里的二亩白菜也能卖了,你会算账,又认得秤,不如明天跟你柱子哥的三轮车去卖趟菜,保准抵得上你半月的工资。”听娘的一番话,想想也是,总不能老呆在家中靠父母养活吧!认命吧,卖菜就卖菜!于是下午就把准备好的白菜送到柱子哥家,装好车,约好早晨五点钟动身。当月亮还在天边挂着,星星也在眨着眼睛的时候,娘便喊醒了我。我一骨碌爬起来,以最快的速度刷牙、洗脸,然后接…  相似文献   

11.
“鲁人徙越”是战国时期韩非子写的一个故事。内容是说一个鲁国人,擅长编织麻鞋,他妻子擅长编织白绢。夫妻俩商定迁徙到越地去。邻居听了,有人劝道:“你们到越地,一定会穷困不堪”。鲁人很奇怪:“我俩手艺高超,为什么会穷困?”那人说:“麻鞋是穿在脚上的,而越人赤脚走路;白绢是做帽子戴的,而越人披头散发。你俩的手艺在越地无用武之地,怎不穷困潦倒呢?”几千年来,人们用这个故事来说明做生意要适销对路,不了解人们的实际需求,盲目产销,即使产品上乘,手艺出众,仍然会到处碰壁。用今天的眼光来看,“鲁人徙越”是没有找准…  相似文献   

12.
第三个惊喜     
堂弟30多岁,是一个光棍。这样说也不准确,其实堂弟是结过婚的,至今他也没离婚,但老婆在什么地方,他不知道,也懒得打听。堂弟生活在一个山香見里,因为缺水,年轻人都不把心思放在农活上,日子过得很困窘。堂弟更是农活不做家里不顾,天天除了打牌就是喝酒,有时心情不好还要揍老婆一顿。老婆慢慢心冷,趁着二人一直没要孩子,前几年索性自己离家外出打工,且一去不回。  相似文献   

13.
开心一刻     
《致富之友》2005,(9):46-47
尽管去结婚吧阿明好不容易遇到一个外型、个性、连习惯都和自己很相像的女孩。经过三年的交往之后,阿明决定要跟这个女孩结婚。这一天,阿明带着女朋友回家见父母。阿明爸爸仔细看了女孩一番,把阿明拉进房间低声说:“儿子………都怪老爸不好,这个女孩其实是你同父异母的妹妹,你不可以和她结婚还有……这也不可以让你的老妈知道喔!”阿明听了,嚎啕大哭。他从房间走出来,阿明妈妈看见了觉得很奇怪,又把阿明拉进另一个房间。问道:“乖儿子怎么回事?你老爹跟你说了什么?不要那么难  相似文献   

14.
《中国粮食经济》2006,(7):55-55
起源自广东潮州的点心老婆饼,外皮烤成诱人的金黄色,里头一层层的油酥薄如棉纸,酥松得不得了,一咬下去碎屑便掉了满地,每一口都尝得到蜜糖般的香甜滋味!相传在广州,有一间创办于清朝末年的老字号茶楼,以各式点心及饼食驰名;某日,茶楼里一位来自潮州的点心师傅,带了店里各式各样的招牌茶点回家给老婆吃,想不到他老婆吃了之后,不但没称赞店里的点心好吃,甚至还嫌弃地说“:茶楼的点心竟是如此平淡无奇,没一样比得上我娘家的点心冬瓜角!”这位师傅听了之后心里自然不服气,就叫他老婆作出“冬瓜角”给他尝尝!老婆就用冬瓜蓉、糖、面粉,作出了焦黄…  相似文献   

15.
王小二回家     
大年三十晚,王小二喝醉了酒,跌跌撞撞东摇西晃回到自家门前,伸手“啪啪”敲门,并大声喊:“告诉我,这是王小二的家吗?”他的老婆在屋里说:“是啊,不过,他不在家,你明天再来吧!”王小二摇摇头:“真不凑巧,那我就明天再来吧。”说完便摇摇晃晃地走了。王小二回家  相似文献   

16.
劝菜固然是美德,但是其中还有一个嗜好是否相同的问题。孟子说:“口之于味,有同嗜好也。”我觉得他老人家这句话多少有点语病,至少还应该加上一段“但书”。我还是比较喜欢法国的一谚语:“惟味与色无可争”。意思是说,食物的味道和衣服的颜色都是随人喜欢,没有一定的美恶标准的。这样说来,主人所喜欢的“好菜”,未必是客人所认为好吃的菜。肴馔的原料和烹饪的方法,在个人的见解上(尤其是籍贯不相同的人),很容易生出大不相同的估价。有时候,把客人所不爱吃的东西硬塞给他吃,与其说是有礼貌,不如说是令人难堪。劝菜的是非@陈刚…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响水县周集乡条河村会计陈正成,在农村会计岗位上一干就是31年。他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两袖清风,淡泊名利,精打细算,管家理财,村民们敬佩地说:“老陈啊,他是一把‘铁算盘’。”31年前,20岁的陈正成被群众选为村会计,面对乡亲们的信任和期待的目光,他给自己立下三条规矩:一是手不长,心不贪,不动用公款一分钱;二是把好关,管好账,杜绝村里不合理开支;三是守制度,不徇私,对亲友和村民一碗水端平。1990年秋天,一个印刷个体户摸到陈正成家里,又是敬烟又是说好话,并许诺:“要是你们村都用我印的账簿信笺,我送你一条金项链。”老陈不…  相似文献   

18.
从前,有一户人家,夫妻两个人生活。一天早上,丈夫出门干活去了,老婆到街上去买肉,付钱时才发现忘了带钱,只好对卖肉的说:“对不起,我忘了带钱,肉我先拿回去,等会儿送钱来。”她把肉拿到家后,洗来洗去,水面浮起了一层油,她就用这一锅水煮饭吃,那块肉仍旧退给了卖主。中午,丈夫回来吃饭时觉得奇怪:“今天的饭怎么这么香?你放了什么东西?”丈夫话音刚落,老婆就眉飞色舞地把买肉的事讲了出来。谁知她丈夫听到一半,抓住老婆的头发举拳就打,嘴里还骂个不停:“亏你这傻婆娘还讲得出口,你怎么不把肥肉拿到水缸里去洗呢?假若放到水缸里去洗,不就有好…  相似文献   

19.
算盘歌     
一、算盘赞IJvJ、算盘,外方内圆.腹内宝珠数串,上方为天,下方为地,外加操作者的良心,以方圆为规矩,规范着中华古文明几千年。 入大概从奴隶社会开始,到改革开放前,自小到大,由简到繁,各条战线所需钱粮,无一不是由你掌管,从城市到农村,从朱门豪宅到农家小院,都清你当理财官。不信,你听那农妇斥子声:“二一添作五,一人一半,你一推六二五,啥也不干。”你是古代四大发明的外续篇,功勋卓著,一身光环。二、算盘怨改革开放推动经济跨越式发展,高精度,快节奏,多功能已是时代的召 你顺应潮流,缩小机构,精简成员, 但终因先天不足.未能如愿。 宝珠已…  相似文献   

20.
听朋友说起一个笑话:老公在饭局上指着妻子对别人说:“你们知道我这个老婆有多傻.她竟敢开车!”我哈哈大笑.觉得这位老公才傻得可爱——会开车是聪明能干,怎么说是傻呢?可细一琢磨.品出点味来.这是老公对老婆的爱啊:不会开车就不开车.不开车会降低多少危险系数啊!于是又觉得这位老公有道理。“聪明者未必聪明”。“聪明反被聪明误”者大有人在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