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现代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规定销售商的转销售价格是生产商常采用的一种经营策略,该种策略在反垄断法中被称之为固定转售价格。固定转售价格在我国市场中随处可见,比如全国所有销售点的杯装可口可乐都以同一价格销售,就是典型的固定转售价格的行为。固定转售价格既有积极效果,也有消极效果,其合法违法并不能一概而论。  相似文献   

2.
反垄断法是法律与经济的融合。美国反垄断法自诞生以来,其理论和实践一直受到法律及经济学理论发展的影响。文章对美国反垄断法规制的垄断行为、固定价格、价格歧视,企业合并等违法行为及其实施趋向进行了深入地分析,指出经济效率是美国反垄断法的首要价值目标,反垄断法的实施日益关注新经济条件下的创新问题。  相似文献   

3.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是反垄断法规制的重要内容,论文以"微软黑屏案"为切入点,探讨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基本理论,进而论述我国反垄断法对滥用市场地位行为的规制,但仍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4.
反垄断法与管制政策对管制行业的反竞争行为的规制存在交叉,对于如何处理二者关系,国内主流的观点是反垄断优先。美国的管制行业反垄断实施理论与实践可大致分为三类,一是强调反垄断法对管制行业尽可能少干预的弱干预理论,二是强调反垄断法应该最大限度地对管制行业的反竞争行为进行干预,三是强调反垄断法与管制政策的协调,共同规制管制行业中的反竞争行为。中国反垄断法在管制行业中的反垄断实施可以借鉴美国经验,强调反垄断法与管制政策对管制行业反竞争行为的协调规制。  相似文献   

5.
西方国家反垄断法的规制方式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分析模式是反垄断法规制方式的理论依据。西方国家的反垄断即为反市场垄断,反垄断法的规制方式有一个从“结构主义”到“行为主义”转变的过程。目前,我国的反垄断主要是反行政垄断,反垄断法的规制方式宜采取“结构主义”并侧重于打破行政市场壁垒。但从长期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反垄断法的规制方式也会从“结构主义”向“行为主义”转变。  相似文献   

6.
“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分析模式是反垄断法规制方式的理论依据。西方国家的垄断基本上是市场垄断,其反垄断法的规制方式有一个从“结构主义”到“行为主义”转变的过程。目前,我国的垄断主要是行政垄断,反垄断法的规制方式宜采取“结构主义”并侧重于打破行政性市场壁垒。但从长远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反垄断法的规制方式也会从“结构主义”向“行为主义转变。  相似文献   

7.
《反垄断法》颁布以前,对于行业协会限制竞争行为的规制长期处于无法可依的局面。《反垄断法》的出台虽然改变了这一尴尬局面,将行业协会纳入规制范围,但有关规定比较原则和模糊,并不能实现对其限制竞争行为的有效规制。本文针对《反垄断法》中有关行业协会的规定及其不足,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以期为更好的规制行业协会限制竞争的行为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日前,电信三大运营商与腾讯的"微信收费之争"掀起了网络经济的垄断浪潮。在网络经济的时代下,瓶颈垄断经济越来越多,我国《反垄断法》应该对这种瓶颈垄断行为作出相应的规定,规范优势企业的市场行为。将以微信收费的争端为线索,引出瓶颈垄断的概念,浅析我国垄断法对瓶颈垄断的规制,突出瓶颈垄断行为应受规制的必要性,并提出瓶颈垄断反垄断法规制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自然垄断产业引入竞争的过程中,独占传输网络的纵向一体化垄断厂商可能对下游市场新进入者实施接入价格挤压。接入价格挤压从属于价格歧视。尽管一定条件下的接入价格挤压具有正向的竞争效应,但垄断厂商将具有同等效率或更高效率的独立厂商驱逐出市场则应该受到规制。接入价格规制包括政府直接规制定价和反垄断法间接规制定价。直接规制定价中整体价格上限较为可取,而反垄断法间接规制需要采用基于福利后果分析的合理推定原则,但从短期来看采用直接规制更有效率。最后提出了完善我国自然垄断产业接入定价规制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反垄断法是维护有效竞争的基本法,它对企业合并进行控制,以阻止限制竞争和导致垄断的合并行为。我国企业的合并、重组,不仅要注重规模与效益,而且要兼顾市场结构的合理性。这就需要反垄断法对企业合并进行规制。  相似文献   

11.
自然垄断行业中往往掺杂行政垄断,《反垄断法》对自然垄断一般给予豁免,但是对行政垄断却予以限制。因此,界定自然垄断行业的行政垄断相当重要。不当的进入规制和价格规制是自然垄断行业中行政垄断的主要原因;行政垄断造成较高的所有制结构与市场结构,造成实际利润向职工收入的转移及巨大的效率损失,相关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保险行业的反垄断案例入手,针对保险行业当前存在和将来可能出现的垄断行为,提出了保险行业反垄断行为的主要举措:立足当前,清理现有的行业自律公约,废止或删除不符合《反垄断法》规定的条款或内容,预防与制止达成或施行垄断协议的垄断行为;放眼未来,预防与制止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政机关和组织滥用行政权力排除或限制竞争的垄断行为;转变观念,突破传统局限,行业自律由价格自律向规范经营行为转变,由固定价格、固定销售渠道、划分销售市场、联合抵制进入、限制发展速度等涉嫌违背《反垄断法》的自律行为,向行业规范或行业标准的方向转变,实现行业自律质的飞跃;深入研究,探讨反垄断法律法规的适应性,促进立法工作不断完善,营造良好的法律环境,维护消费者和行业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3.
关于打破电信市场垄断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对打破电信垄断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探索,但电信业的垄断阴影犹存。要打破 电信垄断,必须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制度,重构电信管制制度,深化电信市场准入制度的改革,建立以市场 为基础的价格竞争机制。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现阶段存在的经济和行政垄断,对经济和社会有着深刻的影响.目前我国尚无专门的反垄断立法.应借鉴国外经验,制定我国的反垄断法,以规范市场竞争,保证经济的健康运行.  相似文献   

15.
鉴于垄断产生的基础是差异,而自然垄断者在超过成本递增的范围之后,仍然可以通过品牌或者成本优势以及其他因素,继续对市场实施一定的控制,所以自然垄断者的垄断地位具有内在持续性.在对自然垄断进行价格管制的过程中,政府的目标函数在不同的时点上是存在着差别的,进而会影响价格管制工具的选择.在自然垄断领域放松管制的趋势下,价格管制也日益宽松.  相似文献   

16.
对行政垄断的含义、多元特征、非法行政垄断主要表现形式以及成因进行分析,有助于理解和认识《行政许可法》对于反行政垄断具有的异乎寻常的重要意义,从而积极推动该部法律的实施。  相似文献   

17.
该文通过统计数据和案例分析认为跨国垄断已经在中国发生,并指出存在着两种不同类型的跨国垄断,即跨国企业整体垄断某个行业和单个跨国企业垄断整个行业;进而分析了两种不同形态的垄断对经济造成的不良影响。最后,探讨了如何防范和规制跨国垄断,认为防范跨国垄断要从多方面着手,除了最重要的竞争政策手段以外,还必须在反垄断法中加强对跨国垄断的规制。  相似文献   

18.
我国自然垄断行业改革的基本思路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界定了自然垄断行业的概念,阐述了我国自然垄断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别从产权、行政化监管、国有企业深层次原因、信息不对称、政府规制利益冲突及法律的角度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从规制主体、规制机构、规制方式、规制制度等方面指出了我国自然垄断行业改革的基本思路及对策。  相似文献   

19.
行政垄断是行政主体滥用行政权力,非法干预企业经营管理的违法行为。行政垄断具有妨碍建立统一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危害。克服行政垄断必须依法规范行政权力,建立严格的行政审查制度以及强化法律责任并建立统一的执法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