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论政府信息公开过程中公众参与制度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众参与是协商民主理论的实现形式,是现代民主理论与实践的重要内容。政府信息公开的实施,尤其是政府信息公开范围和事项的确定,关系到知情权、隐私权等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和公共利益的实现及其相互之间的平衡。政府信息公开过程中引入公众参与制度是保护公民基本权利的需要,也是合理认定公共利益的需要。然而,综观《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我们可以发现,公众参与制度在政府信息公开过程中缺失。为贯彻参与民主理论和正当法律程序原则的要求,应当在政府信息公开过程中引入公众参与制度。其具体的制度框架应当包括:建立政府信息公开听证会制度;设置独立的政府信息公开审查咨询机构。 相似文献
3.
4.
公众参与立法是宪法和法律赋予我国公民的一项权利。但是环境保护立法公众参与程度低,这一权利在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纸面上。如何使公民切实地行使这一权利,建议从完善公众参与环境立法体系,为公众参与提供畅通的渠道,明确公众参与法律责任以及充分利用信息网络等方式来解决我国目前公民参与立法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冯金萍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5)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制度是一项涵义十分丰富和值得思考的制度。现行法律也越来越重视公众参与制度的实践。经过实践的检验,我们可以发现很多问题,如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问题在环境问题和环境群体性事件面前表露无遗。本文针对这些问题作出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主要从明确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主体、政府的问责机制的树立以及加强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执行等方面进行初步的论述,以期提高和完善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带来丰富的物质产品的同时,也是人类面临着严重的环境同题。公众参与作为环境保护中的一项重要原则,当具有超越个体利益和经济利益特质的环境利益面临现实困境,市民社会的力量通过公众参与便得以弥补。使公众参与成为公众实现环境权的一种具体方式。 相似文献
7.
郜凌云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1(3):52-58,66
公众参与制度对于防止环境损害、改善严峻的环境问题意义重大,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共参与对于各种工程规划建设项目实施中的环境保护具有明显的监督效果。目前中国相关环境立法对于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共参与虽然有所规定,但还存在不少缺陷。文章在参照西方发达国家实践的基础上,对如何通过将原则性条文具体化等措施完善中国目前的公众参与制度,最终实现建设开发领域内环境影响的民主决策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8.
笔者认为,之所以要推进公民参与政府信息公开,一是因为政府与公民关系的变迁,在信息公开方面,政府不再奉行严格的保密制度,把普通公民拒绝于信息公开之外;二是政府信息公开义务的凸显,政府信息公开是政府对公民的法律义务,基于此,公民参与政府信息公开也就成为题中应有之义;三是公民信息获取权的发展,公民从要求知晓政府信息到政府主动公开信息,这既是历史的进步同时也是公民信息获取权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政府环境信息公开是民众环境知情权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我国于2008年5月开始施行的《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为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提供了重要的法律支撑。但是,该法施行数年来,也暴露出了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立法层级较低、环境信息公开内容与范围界限不够明确、救济缺乏可行性等。应当尽快确立环境知情权的基本权利地位,提升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相关立法的层级;明确环境信息公开内容范围,细化信息安全界限;拓宽环境信息公布方式;优化环境信息公开的救济程序;完善整体配套制度等。 相似文献
10.
新公共服务视阈下基层政府的信息公开及其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江海 《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1):38-41,96
信息公开是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以新公共服务理论为视角,指出基层政府在信息公开中存在供给与需求相脱节、政府信息公开质量不高、公开速度慢、公开渠道不畅等问题。分析问题根源在于信息公开供给主体服务理念尚未确立、信息公开需求客体权利意识不足、信息公开供给制度保障体系不力。以此从确立信息公开供给主体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提升信息公开需求客体权利意识、完善信息公开供给制度保障体系等维度,阐释了基层政府提升信息公开质量、满足公民需求的可行性路径。 相似文献
11.
王颖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7,20(2):90-92
在现代民主社会中,公民作为公共政策直接作用的对象,同时也是公共政策参与的主体之一,并在公共政策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从公民、公民参与与公共政策的关系入手,分析了在整个公共政策过程中,公民参与的过程及其特点,并从现实出发,提出了我国公共政策过程中公民参与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比较视野中的公民政策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政策参与公共政策过程不仅能够为行政机关建构新的合法性来源,也可以为行政权力的理性化行使配置新的制约力量。这是公民政策参与受到世界各国普遍重视的原因所在。但是,基于不同的体制和制度安排,公民参与的效果又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我国公民政策参与表面轰轰烈烈、实际效果不彰的原因在于缺乏合适的权力体制的配合。因此,赋予公民以实体性的参与权,同时对国家权力的分配格局做出一定程度的调整,是摆脱公民参与困境的一个可能出路。 相似文献
13.
信息披露对企业环境管理的激励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通过阐述国外盛行的信息疗法,分析了企业相关环境信息披露显著影响企业在资本市场上财务业绩的传导机制,为企业改变环境行为提供市场激励,提出我国可以结合传统管制和信息疗法从声誉、财务和司法等方面激发企业环境意识,改善企业环境管理。 相似文献
14.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雅萍 《陕西经贸学院学报》2014,(4):112-116
我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机制普遍存在环境信息公开方式单一、公众参与期过短、以简单的问卷调查完成公众参与且针对不同参与群体的调查问卷设计没有区别以及违反法律规定由环境影响评价单位组织公众参与等问题,影响了公众参与的效率。应该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实际问题以防止决策的盲目性,保证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王美景 《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6(6):21-23
环境保护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公众参与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有利于提高环境决策的科学性、监督环境保护、节约环境保护成本和营造保护环境的良好社会风气等价值和作用。当前我国环境保护中公众参与还存在很多不足,鉴于此,应当采取措施大力推进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培养公众的环保参与意识,增强参与能力,从而更好地保护环境、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试论建立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法律促进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娴灵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1,(1)
造成环境问题的最主要因素是人 ,环境问题的解决也要靠人自己。倡导用法律手段保障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权利的实现 ,是世界各国环境保护的通例。在我国 ,由于种种原因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不强 ,参与途径不多不畅 ,制约着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健康发展。建立法定的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知情机制、表达机制、监督机制、诉讼机制 ,是增强公众环境保护意识 ,提高公众参与程度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的发展,近年来企业污染排放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此种情况下公众为了维护自己的环境权益,应该更好地参与企业"绿色"之路。而我国环境保护法赋予公众参与企业环境保护的形式单一,参与的程序没有保障,导致公众参与的作用没有得到发挥,通过分析我国企业环保行为中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对完善企业环保中公众参与机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8.
杨成虎 《陕西省行政学院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4):28-31
公民政策参与是公民通过合法途径,以政策参与者的身份直接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行为。公民与公共政策的关系实质上是利益关系,根据这种利益关系可以对参与公共政策过程中的公民做出界分。公民政策参与实践中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是政治现实的反映,只有将公共政策体制和制度作为重要变量纳入分析视野,才能推动公民政策参与研究走向深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