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老河口市农业产业化已开始起步,加快推进产业化的基础条件已经具备.——基地建设初具规模,主导产业基本确立.以扩展主导产业、骨干产品规模为主,按照“建设基地——带动农户——优化结构——走向市场”的思路,培育支柱产业.到1995年底,全市已建成农业商品基地75万亩,其中商品粮基地45万亩,多种经营基地30万亩.已初步确立了粮棉油、畜牧、水产、林果、蔬菜五大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2.
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增速逐渐放缓,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的经济改革正在深入进行,其中"四化"理念(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提出,将农村经济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而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农业产业化发展在此次改革中起着关键作用。本文以农村产业化的农村金融改革为研究对象,对农业产业化与农村金融服务机制间的矛盾进行分析,为农业产业化与农村金融的协同发展提供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论农业产业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产业化是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突破口。农业产业化有力地推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大大加快了农业由传统封闭型发展模式向现代开放型发展模式转变。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对农民文化教育和技术培训,提高广大农民素质,以有效的形式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  相似文献   

4.
《商》2016,(11)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典型的少数民族区域,是国家精准扶贫的重点区域,也是贵州省黔中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研究综述出发,分析了黔东南州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城镇化互动发展现状,发现了黔东南州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最终提出了探索黔东南州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城镇化互动发展的对策建议,为黔东南州农业经济、城镇化和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农业产业化问题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产业化经营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以培育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龙头企业为重点,以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为基础,全面振兴农业,发展农村经济,服务农民的新局面。农村经营管理体制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已成为调整农业结构和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目前,产业化发展继续围绕区域性优势特色产业培育,全面提升农业科技化、市场化、组织化、加工化和外向化开拓新局面。  相似文献   

6.
《商》2016,(11)
农业产业化是在我国当前经济条件下,实施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等以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新型的经营方式,这种产业化的发展是当前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7.
伍慧玲 《商场现代化》2007,(32):262-263
乡村旅游是利用乡村区域特色、乡村自然和人文等旅游资源,开发适合于旅游的项目,吸引旅游者前往观光、体验、娱乐、休闲、度假的一种旅游形式。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不仅扩大了旅游容量,而且带动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农业综合发展,推进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乡村旅游有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可能性,乡村旅游有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功能,因此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可以成为农业产业化的新引擎。  相似文献   

8.
实施绿色农业产业化是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和稳定的关键,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本文从绿色农业的内涵出发,分析当前条件下河南省绿色农业产业化的现状,提出了实现绿色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伍慧玲 《商场现代化》2007,(11Z):262-263
乡村旅游是利用乡村区域特色、乡村自然和人文等旅游资源,开发适合于旅游的项目,吸引旅游者前往观光、体验、娱乐、休闲、度假的一种旅游形式。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不仅扩大了旅游容量,而且带动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农业综合发展,推进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乡村旅游有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可能性,乡村旅游有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功能,因此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可以成为农业产业化的新引擎。  相似文献   

10.
张如红 《现代商业》2014,(18):187-188
农业产业化经济是新形势下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必由之路。农业产业化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依靠龙头带动和科技进步,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企业化管理,形成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农村经济的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11.
城镇化是实现农村工业化的载体和农业现代化的显著标志,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对城市化进程具有积极推进作用。当前我国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农业工业化和城市化协调发展的影响力难以发挥;产业结构升级困难;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受城镇化水平整体滞后的严重制约;城镇化资源聚集能力不强。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对策是:处理好新型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的关系;结合当地农产品优势和特色,实施区域布局规划;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缓解农业人才的结构性缺陷;改革农村土地制度,创新城镇土地使用制度。  相似文献   

12.
根据恩施州目前农村经济结构尚处于低度化阶段,规模效益差,商品率较低的实际,要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加速脱贫致富为目标,以实施农业产业化为中心,深化优势资源开发,努力建立和发展高效型特色农业,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从恩施州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出发,我们认为今后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思路是:稳定“一个基础”(粮食生产),着力“两个注重”(改造传统产业与培育新兴产业),加速“三个转变”(由温饱、产品、数量型农业,向小康、布场、效益型农业转变),并紧扣农业产业化实施的主要和关键环节,实现以下“四大新突破”.  相似文献   

13.
农业产业化是当今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已成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和有效形式;资本市场的发展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了一个前景广阔的平台;品牌运营作为资本运营的一种有效途径,拥有提高经济效率的独到功能和优势。将资本市场的功能、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机地结合起来,必将加快我国经济的战略性调整。有利于促进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4.
郭俊理 《商场现代化》2006,(24):233-234
农业增长是经济持续增长和经济现代化的先决条件,农业和农村发展不仅是中国社会全面发展的主题之一,也已成为中国全面融入全球化不可或缺的内涵。社会发展和农业生产影响因素的变化,使中国农业已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一系列曾经对我国的农业发展起到过积极促进作用的增长因素和政策措施及其所能产生的效应已开始逐渐消失,基于农业区域差异的农业产业化是近期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突破口和源动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奔小康的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15.
李增国 《商场现代化》2005,(36):229-230
小城镇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而农业产业化又是推动小城镇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文从我国农业产业化的现状着手,提出了深化改革、科学制定发展规划、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增强市场首位意识等是促进小城镇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小城镇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而农业产业化又是推动小城镇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文从我国农业产业化的现状着手,提出了深化改革、科学制定发展规划、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增强市场首位意识等是促进小城镇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樊囯梅 《中国市场》2012,(31):43-44
2011年是"十二五"计划的开局之年,为进一步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强化新农村建设,古县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明确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大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力度,加大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力度,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坚持一业为主,多业并举,以山区特色农业为主攻方向,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科技进步,古县农村主导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了明显成效,产业化经济为县域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解决"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任务。在当前新形势下,完成这一历史重任,必须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应坚持科技优先、大农业经济、从实际出发、以市场为导向等原则,注意解决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快农村城市化建设和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实施可持续农业产业化战略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以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载体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我们还必须准确把握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系。实践证明,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重要力量,而农业产业化经营则是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逻辑起点。农村合作组织是连接龙头企业和农户的重要纽带,是形成“公司+合作组织+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20.
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优势,以效益为中心,以利益为纽带,引导农户进入市场的中间组织,革新原有涉农企事业组织,农户与涉农加工、流通、服务企业(组织)按市场机制沟通,实行经济上或组织上自愿组合和协作,将计划体制下被分割的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环节,整合为完整的产业体系,实现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在市场经济与集约化经营条件下与第二、三产业联结在一起形成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新的发展机制.农业产业化是在肯定家庭经营的基础上,在解决农户经营与农业社会化发展的矛盾中求得农业经营体系的进一步发育,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这是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基本线索和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