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正>常有一些中小型民营企业的老板感慨"随着企业业务量的增长,团队越来越膨胀,需要应付的差使越来越多,因此越来越感到精力不济,力不从心"。而且"随着竞争的加剧,越来越意识到需要有专业化的选手来操盘,才能保证业务的持续增长和公司的良性发展"。但是,令大多数民企老板感到最头痛的,不是选择职业经理人的问题,而是聘用了职业经理人并授权后的信任问题!  相似文献   

2.
资讯     
给职业经理人空间职业经理人才能给企业以回报贵刊第六期刊登的《老板与职业经理人,并非一道难解的题》,我觉得对中国民营企业很有指导意义。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公司的创始人一方面渴求职业经理人,一方面又对职业经理人不完全放心,这是大多数民营企业的通病。其实中国那句古话说得很好:“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老板与职业经理人之间的核心问题是信任问题。老板要明白职业经理人能够为公司贡献什么,职业经理人也要清楚公司能够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带来什么,竭诚合作一定可以共赢。我们公司由于是多元化的发展思路,目前几乎每个产业都由职业经理…  相似文献   

3.
景素奇 《中外管理》2012,(9):118-120
老板最怕经理人不行动;经理人最怕老板不敢动;元老们最怕老板联手经理人有改动。而青春期企业的命运,就怕三方不联动。本期起,我们一起来思考这个问题。民营企业发展到青春期瓶颈时,常会选择引进职业经理人。可引进后却往往麻烦不断,矛盾重重。其中,老板最怕经理人不行动,经理人最怕老板不敢动,元老们最讨厌有改动。当"动"是青春期企业的必然表现时,企业内部究竟是"乱动"、"逆动",还是"联动",就是关系到青春期企业命运的关键大事。那么,经理人、老板、元老三者之间如何才能联动?如何才能帮助青春期企业实现突破?  相似文献   

4.
常有一些中小型民营企业的老板感慨随着企业业务量的增长,团队越来越膨胀,需要应付的差使越来越多,因此越来越感到精力不济,力不从心。而且随着竞争的加剧,越来越意识到需要有专业化的选手来操盘,才能保证业务的持续增长和公司的良性发展。但是,令大多数民企老板感到最头痛的,不是选择职业经理人的问题,而是聘用了职业经理人并授权后的信任问题!  相似文献   

5.
从外部引进职业经理人进行职业化管理是家族企业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在对家族企业与职业经理人之间进行博弈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在家族企业内部以血缘构筑起天然的信任关系及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完善,在家族企业外部法制不健全及职业经理人市场发展不完善是造成家族企业与职业经理人信任缺失的深层原因,并且从个人、企业、社会三个层面提出了解决家族企业与职业经理人信任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景素奇 《中外管理》2012,(4):116-118
面对"是否打算创业"的话题,职场人往往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尤其面对老板时。于是心里开始犯嘀咕,甚至前后矛盾冲突。其实这就是一道面试题。创业,是大多数职业经理人都曾经有过的念头。当然,有的人仅停留在念头,有的人付诸于行动,还有人铩羽而归。而作为企业面试官,对职业经理人群体的创业冲动当然不会视而不  相似文献   

7.
最近,广东某著名企业走了一大批职业经理人,原因是该企业的销量猛增,但老板承诺的重奖政策却不兑现.老板失信于员工,而不是员工失信于老板.作为员工与老板之间的纽带,职业经理人陷于十分尴尬的境地.如果容忍老板的做法,就会被员工视为"帮凶";如果支持员工的意见,又会被老板骂作"叛徒".他们左右为难,最后只好选择离开.  相似文献   

8.
调查反映,职业经理人的离职或跳槽,很大程度上是因老板的职业操守而起.职业经理人与老板之间的职业道德博弈俨然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不可回避的话题.  相似文献   

9.
李静 《中国审计》2005,(23):54-57
◆因职业经理人跳槽引发的公司危机正在变成老板们最为头痛的问题. ◆因老板的失信引发的信用危机正在成为职业经理人最头痛的问题. 职业经理人VS老板:恨也悠悠,爱也悠悠 中国的职业经理人出现的时间比较短.伴随着职业经理人的出现,老板和职业经理人之间的矛盾就没停止过.两者如同一对准舍难分的欢喜冤家.  相似文献   

10.
达晓洁 《经营者》2001,(4):28-29
前有赢海威的张树新面对媒体大讲与投资人的是与非;后有微软的吴士宏在书中批评外国老板的不是:再有创维的陆强华拉起一支人马弃老板黄宏生而去……把这一系列事件组合起来看,就不难发现,在中国企业界正进行着一场职业经理人和老板的世纪较量。但是,比之前面几位"失败"的经理人,王石绝对是个"异类"。用配股的办法稀释大股东的股份,直至改嫁华润。其间千难万难,王石坚韧不拔,毫不手软。王石自称是职业经理人,但是,在深特发的眼中,恐怕一万个不会同意。王石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培养了一支"万家军",其实就是"王家军"。这支队伍不高兴了,就能"拍屁股走人"。敢用这样的"职业经理人",华润恐怕也是仗着自信艺高人胆大,不过,较量还没开始,如果说深特发的退出是因为实力不够大的话,现在可谓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了。出水才见两腿泥,让我们拭目以待。  相似文献   

11.
事必躬亲,亲历亲为是初创企业老板的管理习惯。尤其是—些家族企业,不用外人裙带关系,导致企业难以做强做长。用专业人做专业事,科学授权,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引进职业经理人实为上上策。但是,企业界频繁上演的老板与职业经理人的“黄金措档”最终“劳燕分飞”的悲剧,展示给我们一个真理——信任,是初创企业发展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家族企业中老板与职业经理人往往同床异梦,老板侵犯职业经理人权益和经理人损害老板利益的事件常有发生。双方互信、协作机制难以建立,难道老板与经理人之间注定要反目成仇,不能成为生死与共的“战友”?!  相似文献   

13.
从100到10000     
张小平 《英才》2003,(8):65-66
新奥特科技公司总裁田千里有一套独特的"老板理论":"作为职业经理人,要有专业水平和能力,懂得企业运作规律,但老板不是职业的,老板的个性是无法改变的,经理人当然要去适应他,还要帮助他,逐步来改变,让企业逐渐规范。除非你觉得他不可帮助,与你的个性、观念格格不入,在这种情况下,职业经理人只有选择离开。"为此他还专门写了一本《老板论》的书。谈起上个世纪90年代初在中欧国际商学院读 MBA 的经历,田千里最大的感受就是一个"苦"字:"那一届是37个人。我们那一代人本来是非常能吃苦的,但读 MBA 时还是给苦得简直受不了了。现在的很多年轻人,在读 MBA 之前已经接触到很多市场经济的东西,但那时我们对那些概念简直是闻所未闻,所以压力特别大。中欧采取的是项目教学法,和哈佛的案例教学法有比较大的差别。我们是两个月一  相似文献   

14.
我们常讲,管理人才都应该具备一定的经济知识,任何一个企业老板或者是职业经理人没有经济知识的话肯定算不上一个合格的老板或职业经理人.但是,是否说管理人才的培养就应该以经济学为主导呢?  相似文献   

15.
市场日渐规范化,竞争日益白热化,不少的企业老板开始起用职业经理人,但现实中,职业经理人的使用普遍不太理想。  相似文献   

16.
不管是白猫黑猫,会抓老鼠的猫就是好猫,潮商老板除了喜欢职业经理人能为他赚钱外,也希望职业经理人能成为自己人,先做人后做事,敬业忠诚,重情守义,心怀感恩。  相似文献   

17.
为什么很多业绩出众的职业经理人被迫离职?企业家与职业经理人为什么总是纷争不断?根本原因,在于企业家与职业经理人的人生舞台之争,其本质是两种生命意志的对抗。自从职业经理人阶层形成以来,职业经理人与老板的分分合合、恩恩怨怨就一直纠缠不清,创维的"陆黄之争",赵强出走名人,华帝的最大功臣姚吉庆出局华帝创立威莱,王志东  相似文献   

18.
做企业的工作就是做一群人的工作,对人的把握是必需且必要的,尤其是对老板的把握—失去他的有效信任与资源支持,任何经理人都难以获得发展。  相似文献   

19.
《经营者》2001,(7):15-16
一个职业经理人跳槽,引起全国媒体的持续关注,这在中国并不多见:一种现象的发展,往往能反映出很多矛盾与问题。对于"陆强华事件",企业界老板们的说辞似乎更多——  相似文献   

20.
唐骏是好驴     
要让驴子顺从地拉磨是需要胡萝卜的,有关驴子的游戏在职业经理人和老板之间的故事一直都在发生。在我最初的认识中,总觉得唐骏华而不实。他在华尔街的两次路演最终彻底改变了我对其的看法。要让驴子顺从地拉磨是需要胡萝卜的,有关驴子的游戏在职业经理人和老板之间的故事一直都在发生。让驴子耕田,自然没有牛有力;让驴子拉车,自然没有马实用;驴子就是驴子,它天生就适合拉磨盘。牛必须有青草、马一定要硬料,而驴子却需要的就是胡萝卜,并且为了这个蝇头小利甘愿划地为"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