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从重庆市老年人口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及老年人的健康状况着手,客观分析现在重庆市的老年人长期照护资源,阐明目前在重庆市构建和谐的老年人长期照护体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根据现在国际上及国内比较提倡的长期照护方式,提出居家式长期照护与社区式长期照护结合发展,构建一个有组织的、高效的、客户导向的、成本效益的长期照护统一体。  相似文献   

2.
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将中期目标定位在2035年、长期目标定位在2050年,从现在开始到2050年只有30年的时间。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的落脚点应该放到老年人身上,目标是解决好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并围绕这一目标制定相应的体制和机制,构建养老服务体系,并制定规划。然而,制定规划的起点应该是了解和掌握现在到未来的养老需求。对未来中国人口和老年人口的规模和结构进行估计,在此基础上对未来需要照护的老年人规摸和结构进行估计,结合需要照护老年人的收入情况,估计了不同收入水平下需要照护老年人未来的变化情况,并对不同收入水平下需要照护老年人的特点和获得照护服务的方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证了老年人长期照护中做好心理抚慰工作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剖析了目前影响和制约老年人心理抚慰工作的主要因素,对做好具体工作的主要方法和措施进行了探讨研究.目的是为有效开展好老年人长期照护中的心理调查、问题研究、心理抚慰提供思路与办法.  相似文献   

4.
基于对新疆728名援疆汉族失能老年人的调查数据,应用Multinomial Logistics回归方法分析失能 老年人选择居家长期照护的原因及影响因素.多数失能老年人受“恋家情结”的影响而选择在家中接受照护,其中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来疆时间、来疆原因、失能时问及失能程度对失能老年人选择居家长期照护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辽宁省窝巢和独居老年人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分析的方法,分析得出辽宁省窝巢和独居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在供给主体相对单一、缺少心理慰藉、机构服务短缺和养老金不足四个方面还存不足,提出了从多元主体参与长期照护服务的供给、提供大量的精神精神慰藉服务、发展养老服务机构和多渠道提供长期照护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德国长期照护保险制度研究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全人口老龄化的日趋严重,长期照护服务的意义由于其使用者需求和支出上的增长而日趋重要,德国实行的长期照护保险制度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与尝试。本文分析了德国实行这一制度的初衷与成因,系统阐述了这一制度的内容及实施结果,以期为我国老年人长期照护的养老服务体系的政策设计及实施提供有益的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7.
文章调查海口市老年人社区照护需求情况及海口市老年人对社区照护服务的认识情况,有针对性的、精确的提供照护服务,提高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及生活质量。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选择海口市四个区每个区100位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对海口市老年人的健康需求进行调查,为后续工作提供支持。调研发现:有23.9%的老人所居住的小区并没有社区服务,而76.1%的老人所居住的小区有社区服务,并且58.3%对其服务感到满意,41.0%的对其服务感觉一般,还有0.7%的老人对其服务并不满意并希望得到改善。本次调查显示老年人主要的照护需求是:定期体检、血压监测、安全用药指导、健康指导、饮食指导。建议积极开展慢性病宣讲;加强慢性病管理和社区照护服务;培养高质量的老年照护人才;设立长期护理保险基金,纳入各类医疗保险基金管理。  相似文献   

8.
“久病床前无孝子”是我国的民间俗语,反映着老年人对于子女长期照护的照料期待.随着我国老年人口长期照护需求的增加、家庭规模小型化以及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老年人对这一传统观念的认同状况如何?受什么因素影响?以全国性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了老年人对于这一传统观念的认同现状和影响因素.超过半数的老年人对于子女的照料期待相对较低.其中,女性、年龄较大、无配偶、老化态度较为积极,需要照料的老年人更期待久病时有孝子照护.此外,享受社会保障以及认为养老需要由社会承担的老年人更倾向于同意“久病床前无孝子”.  相似文献   

9.
在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失能老年人规模日益扩大的背景下,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解决失能老年人照护问题的重要制度安排。本文基于2016年、2018年和2020年三期CFPS面板数据,以我国第一批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作为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研究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对老年人主观及客观福利的影响。研究发现:(1)主观福利方面,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实施显著提升了参保老龄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2)客观福利方面,一方面,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实施能够在不减少代际情感联系的前提下,显著减轻子女对父母的代际转移支付压力;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显著降低住院费用和自付医疗费用实现医疗控费。(3)调节效应显示,失能等级较高的参保人受益更多。(4)异质性分析表明,相对于非农业户口群体和城镇职工群体,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改善福利的效果对农业户口和城乡居民群体更加明显。总的来说,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会使得包括被照护者和照护者在内的所有家庭成员受益,而且对不同群体的政策效果差异明显,这对我国后期制度的完善和推广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医养结合模式下,为了适应老年人日常医疗护理需求,减轻家庭养老照护的压力,我国有必要建立社会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遵循立法先行,广覆盖、保基本、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基本思路,在参保对象与护理对象,保费筹集,服务内容,运营管理等方面借鉴德日两国及青岛市在社会长期护理保险实施运行方面的经验,采取注重居家与社区护理保障、鼓励志愿者队伍的参与、融入传统中医药等对策,构建我国社会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1.
孙玉阳  王韬 《商》2012,(14):141-141
本文从我国人口老龄化社会老年人护理的问题出发,分析了生育率的降低,导致我们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重,家庭规模的缩小使传统的家庭赡养照顾老年人的功能逐渐衰退,我国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人的规模不断增加等问题。提出了发展长期护理保险、加强社区护理、完善相关立法等措施,保障广大老年人能够获得良好的照护及配套服务。  相似文献   

12.
长期照护≠长期+照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学术界对长期照护的关注和研究已有多年,然而在不久前举行的一次关于长期照护的专题讨论会上,仍然看到有学者列出了这样的等式:长期照料=长期的照料,并认为我们中国本身就有着几千年家庭照料的历史和优良传统,如今所提的从西方舶来的"长期照料"这一术语,只是因为老年人预期寿命的延长,使得照料的时间更加长了,并因而产生了一系列需要解决的问题罢了.  相似文献   

13.
主持人评论     
酝酿对长期照护体系进行一次集中讨论已有许久.随着阅读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增加,以及有更多的机会参加国内相关的专题会议,这一想法变得越来越强烈.而长期照护涉及的可讨论的层面又是相当之广的,大到立法的层面,小到一根鼻腔中的插管几个小时换一次才既不浪费又能尽可能地降低老年人被感染的风险这样一些具体的照护细节.那么这次的讨论应当选择围绕哪个切入点展开呢?  相似文献   

14.
姜向群  魏蒙 《人口与发展》2015,(2):93-100,92
采用2002年和2011年北京大学老龄健康与家庭研究中心组织实施的全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数据,对我国高龄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及其变化开展研究。近年来中国失能高龄老年人所占比例降低,残障期压缩;中轻度自理能力受损的高龄老年人比例降低,重度受损的老年人比例升高;城镇高龄老年人失能率高于乡村老年人,东部地区老年人的失能率高于中西部地区,女性高龄老年人失能率高于男性老年人。据此建议加强对重度受损老年人的长期照护,增加对乡村、中西部地区卫生领域的资源配置,加大对高龄女性以及经济困难老年人的保障力度,改善老年人的居住环境。  相似文献   

15.
<正>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和长期挑战。截止到2018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49亿人,占总人口的17.9%;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1.4%;15岁以下人口2.38亿人,低于老龄人口。与此同时,高龄老人持续增长,失能老年人口继续增加,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越来越大。然而,传统的家庭照护功能日渐弱化,社会化服务在老年照护方面的供给也十分有限。2019年养老服务发展,根据政府工作报告对养老服务工作的部署,为打通"堵点",消除"痛点",破除发展障碍,健全市场机制,持续完善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  相似文献   

16.
为什么要在中国构建长期照护服务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照护,这个直接从英文Long—termCare翻译过来的专业术语,一般是指为失能人群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社会交往和临终关怀等综合性、专业化的服务,也有人翻译成长期照料或长期护理等等。对长期照护,其实我们并不陌生。一则这一议题近些年来频频出现在学术期刊、论坛会议甚至大众媒体上;二则长期照护所指谓的各种形式的照料和护理形式本身,也一直伴随着人的生老病死的自然法则,长期静默无声地存在于普通百姓的生活之中。  相似文献   

17.
长期护理保险是解决失能老人照料护理问题的长远性制度安排,其实施意味着传统的"五险一金"将变为"六险一金"。北京市2016年开始试点的长期护理保险方案设计时未充分考虑失能老人照护需求因素,导致试点过程中存在保障对象范围不全面、居家照护资源未充分调动等问题。以东城区失能老人能力评估和需求调查数据为样本,利用卡方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究失能老人照护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得出,年龄、文化程度、居住情况、经济来源和失能等级是影响失能老人照护服务需求的显著因素,借此从保障对象、资金支付和待遇标准三方面提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重庆市旅游外汇收入与GDP增长之间的内在关系,本研究以1985—2007年重庆市旅游外汇收入和GDP为基础数据资源,采用描述统计、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因果关系检验等分析方法构建重庆旅游外汇收入对GDP增长的贡献模型。结果表明重庆市旅游外汇收入与GDP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旅游外汇收入每增加1个百分点,能拉动GDP增长约0.66个百分点。旅游外汇收入对GDP的增长具有明显的拉动效应。  相似文献   

19.
随着高龄老年人口规模的快速增长,老年人认知症的发病率也在逐年攀升,如何对患有认知症的老人进行有效照护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公建民营养老机构为认知症老年群体提供专业机构服务是应对养老新需求的一种实践。本文以宁德市滨海金泰园为例,通过对该公建民营养老机构中认知症照护服务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公建民营养老机构中认知症照护服务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作为嵌入式养老的创新模式,家庭照护床位是解决当前养老服务困境,推动养老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精细化治理的重要举措。然而,当前的试点仍存在需求不足、供给乏力的双重困境。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对家庭照护床位认识不清、理解错位;政策实施中尚未有效解决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资源碎片化问题,资源整合定位不准、整合层次低。基于此,本文提出回归家庭照护床位政策本色,强调其准市场化服务属性,明确其补充、协调、整合的功能定位,探索以街镇-社区为基点、以“养老管家”为媒介、以智能科技为支撑、以老年人住所为场域、以老年人个体为中心的服务终端功能性整合路径,完善配套激励相容机制、支付保障机制,推动实现 “医-养-康-护”一体化居家养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