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洪灵 《理论观察》2023,(8):153-156
在当前各级学校倡导课程思政的背景下,“语言与德育齐飞”应是大学英语课程努力的方向。目前,国内学者们对大学英(外)语课程思政的实施进行了很多研究,但少有研究从微观的语言层面探讨课程思政教材中思政元素的设计、挖掘和实施。针对大学英(外)语教学实践中存在语言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的现象,梳理当前大学英(外)语课程思政研究,探讨从语言层面进行相关研究的可行性,提出语言的评价能提供理论基础,助力实现教材的思政功能。但现有的评价理论各有利弊,结合现有思政教材中的语言并对其进行分析,可尝试建议整合一个更具针对性、更强大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2.
大学英语课程作为一门高校公共基础课程,集语言学的知识教育和人文精神的知识教育为一体,既着眼于英语知识的教授和学习,又表现出人类发展的历史价值、精神传承,是高校目前推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的重要阵地。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改革旨在通过英语课堂教学与思政课程的深度融合,隐含地渗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素,润物细无声,使学生在学习外国语言与文化的同时,规范其道德品质和理想信念,切实发挥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强化其在培养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方面取得的良好效果。因此,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实施需要在确定教学理念、制定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等各个环节上进行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3.
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既有益于高校学生深入认知红色文化,并内化为价值理念、外化为实践行为,也有益于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改革。将泰勒的课程原理应用于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的设计,化为“价值—教育目标”“内容—教学素材”“方法—教学组织”“结果—教学评价”四个维度,将为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提供清晰的逻辑框架和有效的教学路径。  相似文献   

4.
赵博 《理论观察》2023,(8):58-64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大学英语教学中培育中国精神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回答“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要求。大学英语教学要培育青年学子爱国志向,要坚定青年学子文化自信,要通过提升大学英语教师课程思政建设意识和能力,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完善规章制度等路径使中国精神培育切实落地。  相似文献   

5.
董蓓 《理论观察》2023,(5):72-75
在高等院校思政教育课程中融入大学生文化自信的课程内容,能够进一步发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通过系统课程体系对现代大学生教育实践活动发挥指导作用,有利于增强高校思政课程“立德树人”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引导大学生树立强大的文化自信,形成符合新时代特征的民族性格、红色品格,以及“理想人格”。本文围绕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策略展开论述,从教学实践层面提出实践方法,以期与更多教育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6.
张营 《理论观察》2022,(2):41-43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离不开高校思政课堂这一重要阵地。在价值维度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是新时代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载体,是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推进高校思政课程改革与完成教育要求的客观选择。在理论维度上,思政课本身具有鲜明的综合性特征,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具有内在契合性和包容性,这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提供了可能。在实践维度上,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课的融合则需要高校坚持“两个结合”,加强意识形态和文化自信教育,积极推进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7.
党建与“课程思政”相结合是当前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新理念、新战略和新举措。从“党建+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工作的发展背景出发,探讨高校外语专业教育中“党建+课程思政”模式的实践价值、可行路径及其保障体系,以期解决传统外语专业教育中党建工作和思政教育的问题,为课程思政改革与高校党建协同育人的新路径提供借鉴与思考。  相似文献   

8.
文章分析了信息时代背景下工科实践课特点以及实践课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了工科实践课与思政元素进行有机融合的途径:思政贯通、思政元素提炼、思政目标设定、思政融入方式规划、科学评价等。文章以“智能制造技术实训”课程为例,对工科实践课课程思政融合方法进行了验证,证明该工科实践课课程思政方法具备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9.
大学英语是我国大学生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实施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是教学改革的必然结果,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有着十分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沈阳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从实际情况出发,构建了适合其发展的教学模式,并实现了教学系统、教学资源配置及教学流程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10.
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重视。“金融科技学”作为经管类本科和研究生的新增专业课,具备金融领域发展的前瞻性,做好“金融科技学”课程思政建设意义重大。文章在分析“金融科技学”课程思政的必要性以及教学内容所涵盖的思政元素的基础上,基于教学实践对思政元素融入“金融科技学”的路径进行探索,以期为提高金融人才的培养质量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科学家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家精神蕴含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为理工科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滋养、载体平台和育人素材,为理工科高校开展“三全育人”工作提供了突破口、拓展了新路径。文章提出,挖掘科学家精神的思政元素,建立思政元素库,以“价值引领、学业指导、科研实践、能力提升”为主线,将科学家精神有机融入理工科高校的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等方面,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相似文献   

12.
李广玉  蒋茁  王琳 《理论观察》2023,(11):50-55
随着国家一系列美育相关文件的颁布实施,高校美育工作逐步获得更加广泛的关注。研究现代美育的历史演进和类型,分析美育教育和思政教育的辩证关系,讨论当代高校美育思政的内涵意义,有利于以美育人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相比于传统的专业学院美育模式,书院制美育思政工作在资源协同、社区育人和“全人”教育等方面具有鲜明特征。以立德树人观、课程思政观、浸润美育观为观念模式,通过把握美育思政的关键机制,提升品德素养、强化爱国情怀、激发报国热情,构建书院制美育思政实践模式,实现美育思政育人相融合,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有效实践。  相似文献   

13.
原彰  王潇葳  韩文 《广西经济》2023,(1):111-114
持续深化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是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不断形成新的生动实践的新的课题。通过对健康保险学课程思政进行反思,发现课程思政存在以下问题:重视程度不够,多为宏观“思政”,缺乏中微观“思政”;口号过多且与现实脱节;思政形式的教法单一;呈现“碎片化”现象,且难以考核等。对此,应对课程的整体框架和教学设计进行重塑,从课程思政在立德树人中的作用,避免空喊口号,与当今实际、当地现实、学校特色相结合,丰富课程思政的教学形式,将课程思政贯穿课程始终这五个方面来优化健康保险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升华课程精神内核,使课程思政做到层次深、方式多、角度广,实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14.
思政课实践教学存在形式单一、缺乏规范、服务功能欠缺等问题。“服务学习”是一种课程化的实践教学方式,强调学习与服务并重,注重结构化反思以实现课程学习、社会服务、公民教育三重目标。思政课实践教学可采用服务学习方案,以“社区服务方案”和“学科课程服务学习方案”为其基本形式。  相似文献   

15.
杨杰  于航 《理论观察》2023,(2):153-156
在英语课程中将语言知识传授、应用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相结合,实施课程思政十分必要。为发挥好课堂教学思政育人的主渠道作用,提升学生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本文以产出导向为理念,结合专业特点设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将思政元素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和毕业要求,系统地落实在各类课程群和课堂教学中。以英语听说课程为例,介绍基于产出导向的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与实践,最后阐明实施效果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大学英语"精品课程建设以岗位分析和具体工作过程为设计基础,以工作任务为载体,融"教、学、做"为一体,体现了工学结合的鲜明特色。对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大学英语"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进行初步探讨,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评价方式、教学队伍建设等方面论述"大学英语"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并对精品课程建设的成果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分析大学英语选修课程开设的必要性和教学现状的基础上,论述了大学英语选修课程的整体思路设计、教学模式及其它相关问题。认为英语选修课的教师应该充分将选修课的教学模式与传统大学英语日常教学的模式进行区分,更加注重大学生英语实践能力和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推进、教学重心的转移,专门用途英语逐渐成为大学英语教学教学的主流,系统研究专门用途英语的性质及课程设置模式,深入探讨专门用途英语的理论基础、课程体系、教师发展和课程评价机制等,可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发展提供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19.
王磊峰 《老区建设》2022,(13):64-69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江西研究生思政课改革创新中的在地化教学正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重要论述的应有之意。在地化教学依托地方资源开展校地教学,强调学校、个体与地方之间的融合链接,体现了坚持“八个相统一”、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又要因地制宜的要求。通过分析新时代江西研究生思政课改革创新中在地化教学现状,发现研究生思政课教学和新时代研究生的需求之间不够契合。为此,以新时代江西研究生思政课在地化教学为研究对象,并聚焦融通与融合相结合,针对新时代江西研究生思政课改革创新中的在地化教学展开思考。  相似文献   

20.
本文旨在结合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和思政工作经验探讨高职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新与实践。我院实行校企合作“订单式”办学模式,强化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教育,实行学历教育和从业资格认证教育。此种办学模式为高职生在心理适应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又使更多的心理健康问题迎刃而解。我院的思政工作善于绕开家庭教育的弊端,利用家庭力量,又善于利用学生力量解决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更加轻松健康的外在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