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引言 资本充足率是银行资本金与加权风险资产的比率,是衡量银行经营安全性和稳健性的重要指标,是维持银行稳健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改革开放和国家对中国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中国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我国自2004年3月开始执行《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以适应2007年资本充足率达标的要求.但随着商业银行资本规模不断扩大,金融风险也随之增大,为抵御风险而设的资本金却没有明显的同步增加,资本现状与业务发展呈明显的背离状况,资本充足率不足并且结构不合理.  相似文献   

2.
资本充足率     
《天津经济》2011,(9):81-81
一、资本充足率概念 资本充足率Capital AdequacyRmio(CAR),是指资本总额与加权风险资产总额的比例。反映商业银行在存款人和债权人的资产遭到损失之后,银行能以自有资本承担损失的程度。规定该项指标的目的在于抑制风险资产的过度膨胀,保护存款人和其他债权人的利益、保证银行等金融机构正常运营和发展。各国金融管理当局一般都有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管制,目的是监测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天津经济》2011,(3):81-82
资本充足率一、资本充足率的意义资本充足率是指资本总额与加权风险资产总额的比例。资本充足率反映商业银行在存款人和债权人的资产遭到损失之前,该银行能以自有资本承担损失的程度。  相似文献   

4.
周媛  康赫 《魅力中国》2011,(6):156-156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充足的资本和合理的资本结构既是维护公众对银行信心的基本需要,也是银行自身承受各种损失和风险的“缓冲器”,其最重要的反映指标就是资本充足率。但对于中国的商业银行来说,资本充足率过低一直是个老难的问题,也是中国银行业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5.
白彦秋 《魅力中国》2010,(28):12-13
资本充足率是衡量商业银行资本补偿经营损失能力的重要指标。目前该指标面;涵着信贷规模扩张的压力。要求商业银行及时调整经营方向,改善资产结构,适度增加长期负债,以释放该指标的压力,降低商业银行经营风险。  相似文献   

6.
税制改革和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内源性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文涓 《特区经济》2006,211(8):176-177
金融部门被认为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枢纽和命脉,其效率水平会对整个经济的效率水平产生基础性影响。资本充足率是衡量银行抵御风险能力和稳健性的重要指标,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状况不容乐观。税收作为国家主要政策手段,是金融发展的重要制度因素。文章从税制改革角度,探讨提升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王健鹏  王蓉 《辽宁经济》2022,(10):54-59
新冠疫情冲击造成商业银行违约风险攀升,本文在监管视角下选取不良贷款、资本充足率、资产利润率和拨备覆盖率四个指标对疫情前后商业银行违约风险情况进行对比,探究疫情冲击对各监管指标产生的持续性影响;并对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进行具体分析,探究疫情冲击对不同类型商业银行违约风险产生的异质性影响,从监管角度提出对策建议,对于商业银行应对新冠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冲击,规避金融风险提供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8.
基于英国《银行家》杂志"世界1000家大银行"排名的数据资料,文章从资本实力、经营规模、经营效率、经营的安全稳健性等几个方面入手,对中国和印度两国银行业的现实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分析表明,我国商业银行在保持资本实力增长和资产规模扩张的同时,经营效率和稳健性需要迅速提高。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与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金融改革进程也在加快,金融业所面临的风险也日益加大。金融风险的加大,严重影响了我国金融、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健康发展。因此,加强金融监管,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加大金融风险防范力度,已成为金融业的当务之急。一、当前我国金融风险的具体表现1、资本风险。由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银行业务发展迅速,银行资产过度扩张。但商业银行资本积累机制不健全,在风险资产日益增多的情况下,资本充足率呈日益下降的趋势。2‘支付风险。由于银行在日常经营活动中,不能严…  相似文献   

10.
《今日重庆》2007,(11):110-110
重庆银行(原重庆市商业银行)有68家营业网点,超过百万户的公司和个人客户.截至2007年9月,总资产达431.4亿元,经营利润7.66亿元,不良资产率仅为0.82%,资本充足率达到12.18%,各项经营指标创历史最好水平.资本实力跃居全国城市商业银行前茅、列西部第一位,是中国同类银行资产质量最好的银行之一.  相似文献   

11.
重庆银行(原重庆市商业银行)有68家营业网点,超过百万户的公司和个人客户.截至2007年9月,总资产达431.4亿元,经营利润7.66亿元,不良资产率仅为0.82%,资本充足率达到12.18%,各项经营指标创历史最好水平.资本实力跃居全国城市商业银行前茅、列西部第一位,是中国同类银行资产质量最好的银行之一.……  相似文献   

12.
文章采用了目前上市银行中的14家作为研究样本,运用计量经济学中的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并建立多元回归模型,采用了2013~2017年来分析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和盈利能力之间的关系。实证表明:一是资本充足率对盈利能力正向的关系。二是根据银行规模大小来看,对大型银行来说资本充足率达到一定比率,再继续提高该比率对银行盈利能力没有显著影响。文章建议: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根据不同的规模应维持在不同程度,不应该有固定的要求标准。与此同时,中央银行应该加强对监管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监管,并且监督银行加快自身业务结构的优化、寻找新的盈利增长点。  相似文献   

13.
次级债券是指商业银行发行的、本金和利息的清偿顺序列于商业银行其他负债之后、先于商业银行股权资本的债券.发行次级债权不仅可以拓宽商业银行的资本金筹集渠道,提高其资本充足率,缓解银行的经营风险,而且还可以丰富个人和机构的投资品种,分流居民存款,降低银行的挤提风险.  相似文献   

14.
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有效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毅 《南方经济》2005,(1):65-67
本文从银行管制的历史角度,从分析《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入手,通过国际比较,探讨银行资本充足率的有效性。在分析中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基础上,面对众多商业银行力争上市融资充实资本充足率的现状,指出重视风险管理才是银行持续发展的根本。  相似文献   

15.
李岩 《中国经贸》2014,(9):107-107
资本充足率是监管当局对商业银行最低资本金的要求,为了满足监管当局的资本金要求,我国商业银行要通过各种途径补充资本金。随着资本监管的不断强化,资本管理新规不断推出,强化资本约束力度也日趋加强。随着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业务的多样化和复杂化,在快速发展不断深化过程中,逐渐面临着资本充足率较低的尴尬境地。国内商业银行外延式粗放、高资本消耗的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因此,如何补充商业银行的资本金短缺和不足,建立商业银行资产增长的约束机制,增强商业银行抗凤霞能力,实现银行稳定经营和健康发展、已成为商业银行必须要考虑、关注和需要着力采取措施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6.
从全球范围看,资本充足率要求已成为业内衡量银行综合经营能力和风险抵御能力的最重要指标之一,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出台进一步强化了资本监管在全球金融市场的核心地位。为尽快实现与国际监管规则的接轨,中国银监会颁布了《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本文通过《办法》与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比较,分析中国资本监管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现状的分析,对不良资产的证券化进行可行性分析,指出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现实意义。认为一个完善的解决方案不仅要能减少不良资产的数量,而且要能控制不良资产的生成,不良资产的证券化就能实现由魔鬼到天使的蜕变,提高银行资产的流动性、资本充足率、降低银行风险和控制不良资产增量。  相似文献   

18.
巴塞尔协议是普遍接受的银行风险管理的协议、监理标准与指导原则,银监会按照巴塞尔协议的原则对银行进行监管。回顾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历程,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和资本结构在不断改善,但存在融资渠道过于依赖外部资金注入的问题。商业银行应加强自身盈利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来提高资本充足率。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我国商业银行外资并购、金融发展与银行业绩效进行计算,通过比较分析,使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影响因素回归检验。研究发现:我国14家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银行效率值、不良贷款率、成本收入率、资产利润率、流动性、稳定性七项指标,受外资并购与金融发展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20.
徐湘明 《特区经济》2005,(3):253-254
金融行业的发展是一国的经济稳定的前提和基础。加入WTO,给我国的各行各业都赋予了机遇和挑战,在这其中,银行业的改革和发展牵动着政府和广大储户的各个层面。面对《巴赛尔协议》以及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的硬性规定,面临外资银行的挑战,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问题成为未来发展的巨大障碍和风险来源。一、提高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必要性分析当今世界的发展的全球化趋势,使得国内金融市场的全方位开放成为必然。而中国巨大的市场和WTO中金融业务全面开放时限的逐步到来,吸引了众多国际性大银行的关注。国内银行尽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