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夏伟 《大众商务》2008,(4):22-23
赖建雄,这位来自广东梅州的中年男人,如今已是一家拥有800多家全国连锁店、3000多名从业人员的“大”企业总裁。他从卖一个进价只有4元的发夹开始,做到了现在的过亿元身家,3年内他还想将他的小发夹生意做到10亿元以上的规模。  相似文献   

2.
开10元店起家的叶国富,用3年的时间把他的全国连锁饰品店“哎呀呀”做到1100多家,全年收入达到1亿元。  相似文献   

3.
长安 《大众商务》2007,(6):74-74
在西安市户县有一位其貌不扬的小伙子, 仅靠3000元起家在五个月时间净赚八万元,他是做什么生意赚到那么多钱?究竟他有什么营销秘法呢?原来他代理了一个名叫"金珠藏药活骨贴"的产品.  相似文献   

4.
面对众多农户大喊西瓜难卖的现状,陕西蒲城的瞿俊发却把一个西瓜卖到了188元,他是怎么做到的呢,笔者为您讲述他神奇的创业故事。  相似文献   

5.
方东树在《昭昧詹言》中以是否"说本分话"作为评判诗歌的重要标准,优秀的诗人作诗都是"自道己意"、"说自家话"。他认为创作主体只有做到"有德者才有言"、"多读书"和"直书胸臆",才能创作出其言"自足有味"的诗作。  相似文献   

6.
严华 《大众商务》2007,(7):16-17
面对众多农户大喊西瓜难卖的现状,陕西蒲城的瞿俊发却把一个西瓜卖到了188元,他是怎么做到的呢,笔者为您讲述他神奇的创业故事.  相似文献   

7.
他学的是橄榄球专业,却非要养小龙虾。家人不支持,他借钱也要干。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仅仅3年他就赚了千万元。一个“80后”大学生一跃成为“龙虾王”,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相似文献   

8.
每天早上起床后,铠晴都会拿出一把直发夹,将一撮撮的乱发拉直,然后上学去。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像铠晴一样利用小电器悉心打理外表的女士已越来越多,从传统的电吹风,到美发产品,甚至祛毛器等,女士用小家电频频现身于家电卖场,业内人士看好其前景,但"上轨道"尚须时日。  相似文献   

9.
湖南省石门县农村青年王晓云去年初来浙江义乌创业,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准了几种新奇特产品,利用四千元的本钱和晚上有限的销售时段,半个月的时间净赚二万余元。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在全国创办了"俏货廊"新奇特商品连锁专卖模式,至2007年3月止,发展加盟店100多家,并吸引义乌企业家投资1000万元,在全国引起轰动。《大众商务》等六十多家全国知名报刊曾先后对他作过宣传报道。专营时尚新奇产品的"俏货廊",因此为中小投资者提供了一条致富新路。  相似文献   

10.
"发现机会,赚钱不累。"这句话在郭起民身上真的灵验了,3000元的本钱,四个月的时间,存折数字变成了47600元,让一辈子都没赚这么多钱的老郭笑得咧开了嘴。这一切,缘于他捕捉商机的敏锐眼光。老郭是铸件二厂的模具工,脑子灵,技术好,企业改制后留在工厂做  相似文献   

11.
《全国商情》2012,(Z2):71-72
他,被誉为全球安利之神.年收入超过一个亿。这就是安利皇冠大使、成冠系统创始人付后坚。在马来西亚、中国台湾地区、中国大陆他都做到了皇冠大使级别.领导着40亿元人民币的销售市场时.人们对他投来羡慕的目光.但是,他也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努力。谦卑而正直是大多数人对他的评价。他所倡导的尊重、独立、诚正、  相似文献   

12.
几年前,上海集装箱公司的老板提着890万元现金,找到郑坚江的汽车销售公司,欲购20辆"红岩·斯泰尔"载重汽车。对郑坚江的公司来说,无疑是一大笔业务。只要他用这笔钱到厂家提车,每辆车他可以净赚1万元的差价。郑坚江没有马上拿可以轻易到手的20万元利润,他感到这是难得的机会,可以赚更多的钱。  相似文献   

13.
郭样元是贵州六盘水市钟山区人,原在六盘水水矿集团那罗分公司从事机电工作,他于2006年7月获得了一项"气式鞋底"的专利,专利权刚被授予,就有好几家投资公司主动联系到他,要他到北京去洽谈业务,他挑选了一家名为"X国经济合作促进会公司北京代表处"的机构,于去年10月前来洽谈,对方开口就提出要投资1000万元开发专利产品,但是要郭祥元先到他们提供的一家评估单位去做一个专利评估,郭就到该单位花了24000元做了评估,但是评估报告交给该机构后,对方又要郭祥元再交10万元到他们提供的一家国际投资担保公司做担保.  相似文献   

14.
《大众商务》2010,(13):19-19
富阳市新登镇仙里村的雷竹笋收购价达到每公斤24元,但即便是这样的"高价",村民们的雷竹笋还是供不应求,10多个竹笋返销户忙着上门抢购。笋农徐加洪高兴地告诉我们,现在他一天卖雷竹笋,能有五六百元的收入。而在两年前,同样的雷竹笋,最低只卖到6角一公斤。笋农徐全洪说:"我们两夫妻弄得很辛苦的,一天只卖了100多元钱,亏得一塌糊涂"。  相似文献   

15.
背景:某经理到了南方某市任区域经理,这已经是第四任了,对于他来说,这次已经没有退路,因为前三任都没有把该市的市场做起来,最多的是第三任,充其量也只是做到了年销售额30万元。  相似文献   

16.
"小菜"做出大生意一位来自安徽的青年,使用统一品牌包装各地"小菜"在南京销售,结果一炮打响,年销售额超过1500万元。这位安徽青年名叫胡小平。10多年前,他就来南京打工了,但把生意做大,也只是近一年多的事。他发现,无论是居民家还是宾馆饭店,对小菜的要求量都很大,但南京的许多超市都嫌小菜进货太麻烦,所以上柜品种很少。看准了这个供求差距他便决定来做这项工作。他办起了公司,与员工一起到四川、黑龙江、广东、浙江、湖南等地寻找合作伙伴,定点加工各地风味小菜,用统一的"小菜  相似文献   

17.
胡先权,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从对鱼的一无所知到对鱼的近乎痴迷,让他由一个打工者嬗变为连锁店的老总,在他一步步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也让更多的加盟商通过他的"龙门鱼府"一跃成为了百万富翁。他究竟是如何做到咸鱼翻身,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呢?这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探究和思考!  相似文献   

18.
去中医院看过病的人一定尝过煎药房等药的苦头——一服中药煎下来到打包,至少要两个钟头,谁有那个闲空等啊!上海的一个下岗厂长去医院看病时,尝到了煎药的苦头。但独具慧眼的他竟从中发现了一个新的工作——专门替人送药,并且月收入6000元,收入远远超过白领……他是如何做到的呢?让我们学学他的谋生故事吧!  相似文献   

19.
在西安市户县有一位其貌不扬的小伙子,仅靠3000元起家在五个月时间净赚八万元,他是做什么生意赚到那么多钱?究竟他有什么营销秘法呢?原来  相似文献   

20.
销售制胜     
《大众商务》2010,(17):26-26
明亏暗赚一举两得李朝付是一家日用百货小店的老板,他的小店位置较偏僻,但是,过往路人及本村村民都乐意去他的小店购物。这都源于他有自己的一套"吃亏销售术"。李朝付按每斤3元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