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2012年11月23日,第十届江苏名特优农产品上海交易会开幕,10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农家致富》读者和《农家致富》手机报读者参加了本次“读用《农家致富》逛囤区看农博”活动。读者中既有合作社社长、基层农技指导员,也有农民企业家、种养大户和普通衣民。大家亲眼目睹了江苏名特优农产品在上海市场广受欢迎,深受启发,纷纷表示要大力发展安全优质农产品,争取进军上海大市场。  相似文献   

2.
在华西村掌舵人吴仁宝退居二线之际,华西村经济再传捷报:华西村,去年总收入突破了60亿元.是1980年的60倍,一个华西村变成了60个华西村.凡到华西参观的中外人士无不惊奇:华西的经济何以能发展得这么快?华西人说,是老当家吴仁宝的创新思维,把华西经济搞活了!  相似文献   

3.
举世瞩目的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08年8月8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能亲临比赛现场为奥运选手助威、为中国加油,感受奥运会给人们带来的欢乐与自豪,是每个中国人的共同心愿,也是江苏农民的热切期盼,更是《农家致富》读者的殷殷梦想。《衣家致富》创刊40多年来,始终坚持为农民创业致富服务的办刊宗旨,现已拥有固定订户15万,读者超过100万,成为国内农业类期刊第一品牌。为回报读者关爱,圆读者去北京观看奥运比赛的梦想,在江苏省岗埠农场的鼎力支持下。江苏农村经济杂志社举办了“读《农家致富》圆奥运梦想”活动,选请20位读者代表江苏农民免费到北京观看奥运比赛,现场为选手助威,为中国加油。  相似文献   

4.
2011年11月25日,第九届江苏名特优农产品交易会在上海国际农展中心开幕,来自江苏各地的100多名《农家致富》幸运读者参加了该刊举办的"百名读者免费看农博"周年回馈活动。参加看农博活动的读者中,既有带领当地农民致富的村委会主任、村小组长、专业合作社社长、农技人员,也有种  相似文献   

5.
30亿建中国第八高楼、买飞机自办航空公司、进上海发展金融业。拥有"天下第一村"美誉的华西村又有新动作了。原华西村党委书记吴仁宝一上台,掌声响起。"大楼为什么是328米?因为北京最高楼328米,华西村要和中央保持一致!"台下响起轻快笑声……吴仁宝口音极重,每说一句,旁边的主持人便翻译一句,配合默契。对于大多数来华西村参观的游客  相似文献   

6.
“华西村,中国农村的希望所在。”这是李鹏总理华西村考察时的题词。华西人不仅闯出了一条集体致富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道路,在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方面也有自己的特色。它不同于国有企业的“劳保”,不同于事业单位的“公费医疗”,也不同于“人民公社”时期的  相似文献   

7.
声音     
“不但要改变生态环境,还要让农民致富”;“汶川地震与四川水利建设没有直接关系”;“逐步将农村一些废弃土地,转化为城市建设用地”。  相似文献   

8.
华实 《农家之友》2013,(10):29-29
江苏省江阴县华西村位于江阴华士镇西边,1961年建村。过去的华西村,就像民谣里唱的那样:“高田岗、高田岗,半月无雨苗枯黄;低田塘、低田塘,一场大雨白茫茫…”在半个多世纪的岁月里,华西村人在吴仁宝、吴协恩两任村党委书记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两个文明一齐抓,实现物质精神双丰收。终于从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江南小村,冉冉升起为中国农村的一颗新星。如今,华西村已成为一个村强民富,社会和谐,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一个每年都要吸引200多万名国内外游客的生态城。  相似文献   

9.
提起江苏华西村,闻名于世的是其“天下第一村”的盛誉,村民住别墅、开小车,富裕程度让人羡慕不已。不为人知的是,华西村的生态文明建设也丝毫不逊经济发展。早在几年前,华西村就已在全国各行政村中首家通过ISO14000国际环境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相似文献   

10.
去年7月5日,享有“天下第一村”美誉的华西村发生了重大的人事变化,在带领华西村奋斗拼搏了40年后,村党委书记、75岁的吴仁宝宣布退居二线,由四儿子、39岁的吴协恩接任党委书记,成为新一代华西村“领头羊”。吴仁宝为何选择激流勇退吴仁宝此前曾多次说过,他要干到80岁。去年4月份,华西“一分五统”了周边10个村,华西村成了真正的“大华  相似文献   

11.
推广秸杆肥水养鲶新技术,不但可充分利用秸杆资源,增加肥料和饲料;而且可大幅度提高稻鱼总量,降低生产成本,大大提高种养业经济效益,是实现农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确保农民快速脱贫致富,发展高效农业的一条科学致富之路。  相似文献   

12.
燕子声声鸣相识又一年──新年致读者亲爱的读者,当你收到这期杂志时,你一定会感到它的外观和内容焕然一新。的确,从今年起,本刊印刷由铅印改为胶印,印刷质量育了很大的提高;扩版后,由32页增到48页,整个容量明显增大,尤真是“致富信息”和“实用科技”两个栏...  相似文献   

13.
我国加入 WTO 后,农村经济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为了研究在 WTO 规则约束下,乡村经济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总结交流带领农民增收致富的途径与思路,今年9月底,本刊编辑部在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举办了全国部分市县乡村经济发展研讨会。来自山东、江苏、河南、河北、陕西、云南、湖北等地的基层干部,通过参观和研讨,领略了现代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风貌,交流了各地经济发展情况,探讨了三农发展中的问题。会议规模小、范围广、研究问题深,受到与会者的肯定。现将会议代表的发言或提交的论文摘发如下,供读者参阅。  相似文献   

14.
为民 《农家之友》2006,(11S):56-56
做为农业期刊的编辑,经常会接到许多读者朋友的电话,询问发展何种种养业致富快。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做为单个的农民而言,要想“致富快”,就必须依据自身的条件和所处的环境选择适宜的项目来发展。以下七类致富快的农民值得读者朋友借鉴。[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在华西村掌舵人吴仁宝退居二线之际,华西村经济再传捷报:华西村,去年总收入突破了60亿元。是1980年的60倍,一个华西村变成了60个  相似文献   

16.
四川省安岳县周扎镇龙兴村农民丁仁元家三代6口人,如今都成了《农家致富顾问》杂志的忠实读者。2010年,当他了解到《农家致富顾问》是专门为农民办的一份刊物时,便一次性订下了2011年全年的《农家致富顾问》。这份刊物一进丁家门,就成了丁家人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人人阅读,各取所需。  相似文献   

17.
《上海农村经济》2012,(8):44-45
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面旗帜,也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先进典型。建村50年来,华西村始终坚持率先发展、和谐发展、创新发展,保持了长盛不衰的发展势头。究其原因,核心在于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实事求是中解放思想,在解放思想中与时俱进,在与时俱进中创造特色,在创造特色中完善提升,形成了华西村独特的发展方式、用人方式和分配方式,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一、坚持实事求是,走以集体经济为主的混合型经济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8.
《上海农村经济》2008,(3):47-47
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2007年经济再上一个新台阶,全村实现年销售收入达450亿元,上缴利税超8亿元。这是华西村继2006年实现销售收入超400亿元、交税超7亿元之后,实现的又一个新突破。  相似文献   

19.
时下,农民朋友盼科技知识、盼致富信息的呼声屡见报端,这既与农村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有关,也与农民自身有关。据调查,有些农民朋友总是抱怨致富没技术,经商没信息,可让他们订阅农业科技报时,他们又推没钱,然平日里吸烟喝酒并不见“吝啬”:办起婚丧嫁娶等事来可花上几千元甚至上万元。让他们去外地参观学习,他们说没时间,可到牌场里一坐就是一个冬天。如果他们能从铺张浪费的钱中拿出一点点订阅科技报刊,把玩牌的时间挤出一点用于学习技术、寻找致富信息上,可能今天已经实现小康友在致富的道路上要主动些,不能等不能靠,切勿…  相似文献   

20.
《农村经营管理》2000,(7):41-41
本刊今年3-5期连载江苏省吴江市农民增收的典型经验后,许多读者纷纷来信,反映吴江农民增收致富的典型给了他们很大启发,为帮助当地引导农民调整农业结构开阔了思路,希望本刊能继续多宣传一些这方面的经验。为此,从本期起,我们从浙江省农业厅选编的《效益农业实证》资料中选编一批浙江农民调整结构、增收致富的典型予以连载,供应大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