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首要任务.“90后”农民工在农业转移人口群体中具有鲜明的特点,做好“90后”农民工市民化工作对推进新型城镇化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根据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社会数据中心发布的2013年中国城镇化调查数据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城市流动打工主体,而“90后”农民工群体中仅有3.8%愿意回乡务农,75%的人“选择经商、开办工厂或去企业工作”.  相似文献   

2.
新生代农民工对未来中国经济稳定增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中国新型城镇化的积极响应者,是拉动内需的最有潜力的群体.基于此,本文探讨了新生代农民工代际转换五大特征;价值观念转型、发展定位转型、择业特征转型、流动趋势转型和生活方式转型.并根据统计调研数据和深度访谈资料分析了当前新生代农民工的结构化特点,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半城市化”困境和主要症结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推动城市化、促进职业化、推进市民化、化解社会心理失衡等城市融入长效机制的设计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一、农民进城,农民工为先行者在此过程中,流动于城市和乡村的“农民工”就是最好的转移主体。目前我们讲的农民工,主要包括失地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农民、乡镇企业职工和部分农转非人员。据统计,我国目前常年流动的农民工大约有8000多万。虽然没有得到正式城市户口,也没有获得基本公共服务,但是其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已与城镇劳动力大体相同。他们熟悉城市生活,已经有了扎根于城市的生存能力。而且他们是自发形成的,自己有动力,只要顺应这个发展趋势,不需要过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近日,国务院批转印发了《社会保障“十二五”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十二五”(2011-2015年)时期以农民工为重点,妥善解决人员流动过程中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问题,实现制度的有效衔接,逐步提高各项社会保障水平,缩小城乡、区域、群体之间的社会保障待遇差距。  相似文献   

5.
《农家致富顾问》2010,(11):49-49
福建省泉州市的农民工主要是新一代“80后”农民工,为让百万“新泉州人”真正融入城市,泉州市总工会注重文化维权,突出文化关爱,着力提升农民工文化素质,帮助农民工逐步实现“三大转变”,从而使百万新一代农民工实现“有位”“有为”。  相似文献   

6.
《南方农村》2011,(3):91-91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教授魏晓东在《中国经济时报》发表解读新“三农”的文章。他说:新“三农”是相对于传统“三农”而言,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过程中伴随着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转型,新的社会阶层在不断地分化和组合,从传统的农民中逐步分离出的新群体。具体是指“新生代农民工”、“新生代农家出身就业难的大中专毕业生”和“新生代大学生村官”。这三部分青年人,他们都和传统的“三农”有密切的联系且已经形成了相对独立、特征明显的新群体,故称为新“三农”。  相似文献   

7.
“民工潮”:一个跨世纪的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工潮”现象出现于80年代末,进入90年以后规模急剧扩大。据有关部门估计,目前全国常年流动着的“农民工”大约有5000-6000万人,他们主要来自人多地少、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主要流向大中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每年春节前后,庞大的“农民工”的集中返乡和外出,成为当今中国的一大社会景观,其所形成的强大“冲击波”,令政府感到棘手,格外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8.
农民工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特殊群体。长期以来,他们的许多权益得不到保障,已成为制约我国和谐社会建设和产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大社会问题。本文对浙江、福建和天津3省(市)1550名农民工的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农民工通过“换地区流动”和“换企业流动”能够实现多种权益的自我维护,并归纳出农民工自我维权的一般机理;同时针对农民工自我维权中可能出现的偏向,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8月2日举行的北京市社会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有澳门记者问奥运期间为何让农民工返乡,市发改委副主任卢映川回答称,未听说专门清理外来农民工的事,“这些劳动者的流动完全是由市场来决定的”。  相似文献   

10.
有一则消息,读后很让人感慨。说的是福建省和福州市劳动保障部门组织了多场以招收农民工为主的专场招聘会,提供了数万个岗位。为吸引农民工,举办方在招聘会之前专门张贴宣传条幅,在火车站等公共场所散布传单,可每场招聘会农民工都不足百人,农民工宁愿站在马路上,也不去应聘。按理说,农民工找工作都是如饥似渴,遇上招聘会都是求之不得,可何以出现招“工寒流”?虽说原因种种,但招“工寒流”主要在于农民工“的寒心”。这几年,尽管党和政府、社会各界都极为关注农民工,在就业维权、生活环境、子女入学等诸多方面给予了切实的帮助和照顾,使农民…  相似文献   

11.
春节期间,在珠三角地区.回家过年的农民工辞工退保成“潮”,有的地方退保率超过95%。社保政策成“花瓶”,引发了大众对制度设计缺陷和利益驱动的质疑。 社保政策成“花瓶”,原因很多。但不能归结为农民工眼光短浅,只在乎千把元的短期利益,而放弃长远的养老保障。首先是针对农民工设计的社保制度有缺陷。当前农民工的社保账户几乎都不能跨地域流动,他们的社保金是“不能通存通兑的存款”。另一方面农民工流动性很高。  相似文献   

12.
进城务工是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在对贵州“背篼军”这一较为典型的农民工群体的调研的基础上,对其在城市中的收入状况以及制约收入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和阐述。研究结果表明,“背篼军”收入水平总体偏低,不同的个人特征(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技能及兼业状况等)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都会对其收入产生影响。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较低的人力资本存量以及缺乏有效的组织保护是制约“背篼军”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农民工是城市的一个特殊群体,随着国家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农民工的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其"老有所养"问题亟待解决.农民工的参保率低、退保率高是当前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中的主要问题.这足以暴露出现行的有关农民工的养老保险制度存在一些弊端.为了实现农民工的"老有所养",我们对其制度设计进行构想,从制度设计的原则、出台一些法律制度以及对未来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设想,希望能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4.
农民工维权一直是个苦涩的话题.为了能讨回自己的血汗钱,维护自己的尊严.他们可谓想尽办法,投诉、上访、跳楼、自焚、卧轨、甚至采取暴力手段。当我们从法律的角度分析农民工的这些“过激”行为时,总不免要提醒农民工们要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但是谁又会考虑到很多农民工的法律知识少之又少.甚至对所谓的“法律武器”一无所知呢?  相似文献   

15.
建立“农民工金融服务中心”,服务跟着农民工走 贵州省客观存在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及区域经济欠发达的现状,促使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及发达地区流动,形成了庞大的农民工群体,外出务工人员占全省农村人口近四分之一。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城乡之间,每天流动着上亿农民工。在这些农民工的身后,有数千万未成年的子女。从全国宏观来看,我国流动人口已达1.2亿,占全国人口的10%,农民工子女人数将达到4500万左右。他们或留在家乡上学,成为“留守儿童”,或随父母进城上学,成为“借读儿童”,还有的既不在家乡读书,也不在城市读书,变成“失学儿童”。他们是一批游走于城乡之间的特殊群体,他们的教育问题也是这些流动农民的心头之痛。  相似文献   

17.
《南方农村》2009,(6):52-52
记者近期在安徽、江苏等地采访中了解到,新生代农民工中已经出现一个特殊群体:无地农民工,其中一部分是超生的孩子,另一部分是农村土地30年不动政策实施后的新生儿。其共同特征没有承包土地。  相似文献   

18.
“农民工”指的是那些在城市中从事工业活动但保留农民身份的人。“农民工”这个概念是国家将公民划分为城乡两种身份的政策实施的结果,具有时代的局限性;“农民工”是一个具有歧视性的概念,是一个不利于社会主义本质与“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充分实现、不利于人与社会、城市与工业发展的概念。总之,“农民工”是一个不宜再提的概念。  相似文献   

19.
据《新华日报》4月9日载:时下的经济发达地区,许多企业出现了“技工荒”,而其主要原因都是身怀一技的“农民工跳槽”引起的。出现“技工荒”固然值得重视,但“农民工跳槽”现象更值得人们深思。  相似文献   

20.
理解、关注、把握并满足农民工群体的旅游需求,让每个农民工有尊严地参与旅游,是我国旅游业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也是检验社会公平正义的一个重要视角。该文以分析农民工旅游的主要特征为研究起点,发现农民工群体的旅游诉求具有极大的成长性,而现实与需求之间存在着巨大的落差。为了分析原因,寻求对策,本文从经济、时间、空间、行业和环境等多维度透析影响农民工旅游出行的内在因素,在剖析这些因素的基础上,探索并形成了农民工旅游实现的结构图,得出了释放农民工旅游动力的途径在于构建"四位一体"的驱动机制:以构建社会服务体系为保障,以增加农民工货币性收入为基础,以加大旅游供给力、提升旅游产品的指向性为核心,以提高农民工的文化素养,激发旅游文化需求为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