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3年,张裕公司总经理周洪江提出了两个等式的营销思路。一个等式是酒业和药业发展并重,另外一个等式是葡萄酒和保健酒并重,同时不断培育白兰地和香槟酒市场,张裕希望新的营销思路能够成为市场快速发展的引擎。张裕生产白兰地、保健酒和香槟酒多年,但是将这几个酒种提到和葡萄酒一样的高度来强调,这在张裕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我们分析  相似文献   

2.
《糖烟酒周刊》2006,(9):94-95
张裕白兰地、三鞭酒涨价,上饶金色庄园价格上调,华东和一千零一夜,威海干白拓市,威斯诺&;#183;查尔斯苏州专卖店火爆,宁夏红小瓶装销售看涨,品牌动态分析 沙城长城西安调整产品结构  相似文献   

3.
唐文龙 《广告大观》2007,(6S):54-57
2007年3月17日,张裕公布其2006年度报告,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与净利润分别为21.6276亿元和4.4386亿元,同比增幅为19.86%和42.10%。次日,张裕率其来自美、德、加多国的国际智囊团首次在重庆糖酒会上亮相,总投资5亿元的“4+1”高端品牌国际化升级战略也宣告正式启动。那么,作为中国葡萄酒行业历史最为悠久的品牌企业,张裕究竟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4.
近葡萄酒行业有两件事情非常引人关注,并且肯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日后中国葡萄酒产业的格局和走向。第一件事情。法国卡斯特集团和北京东海鑫业商贸公司携手,共同在中国市场推广卡斯特原装进口葡萄酒。第二件事情,张裕在成都糖酒会期间宣布要推进国际化战略,并对高端产品构成进行大幅调整,推出和筹备推出张裕钓鱼台、张裕北京酒庄等系列高端产品,力图规避卡斯特策略调整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打造多元化的高端品牌矩阵。  相似文献   

5.
刘黎明 《商界名家》2004,(4):104-106
2003年初,当张裕确定投入2890万打造高端品牌“解百纳”的时候,就有人对此持不同看法。他们的理由是在品牌拥有权还没有最终确定的时候,贸然投入风险太大。果然,长城、王朝等葡萄酒公司纷纷推出防御性的解百纳产品,并极力将解百纳定位为低端产品。“解百纳”这个张裕的核心品牌正遭遇被稀释的危险。  相似文献   

6.
作为美国总统,他们身上所具备的全球影响力让无数商家垂涎,只是美国法律规定政府首脑不能代言任何产品,以免白宫沦为"广告明星俱乐部",不过这个世界不乏精明商人,在他们面前,美国总统们也只能无奈地"躺着中枪"。法国白兰地在上世纪50年代之前还没能打入美国市场。1954年,白兰地公司把目光瞄准了当时的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他67周岁寿辰将到之际,白兰地公司写信给他,说要送两桶珍藏69年的白兰地作贺礼。艾森豪威尔很欣喜地接受了,白兰地公司就对美国社会  相似文献   

7.
唐文龙 《广告导报》2007,(11):43-46
2007年1—6月,张裕博物馆实现旅游收入1200万元。这是继张裕博物馆在2006年度实现营业收入2200万元,利税总额超过1000万元之后.博物馆经营的又一次飞跃。那么,作为承载企业品牌营销推广的一个窗口。张裕博物馆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又是通过什么样的经营策略来辅助企业品牌的宣传和推广,以及它将会遭遇什么样的新挑战?文章正是基于以上的思考,来作出相应分析,  相似文献   

8.
时下,一些国内优秀企业在思考着一个问题:如何保证企业长盛不衰,做成“百年老店”。人们也常常对国外那些百年级跨国公司称羡不已。由于我国企业发展历史并不长,制造业百年老店并不多,烟台张裕集团公司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鲜活的案例。该公司前身为烟台张裕酿酒公司,至今已有110年的历史,并且张裕集团公司的主业仍然保持老本行葡萄酒生产经营不变。  相似文献   

9.
米塔尔钢铁公司控股华菱管线2005年1月14日,米塔尔钢铁公司以25.9875亿元人民币受让华菱集团持有的华菱管线656250000股国有法人股股份(占华菱管线总股本的37.17%)。转让后华菱集团将继续持有华菱管线656250000股国有法人股股份,与米塔尔钢铁公司共同控制华菱管线。张裕集团股权转让2005年1月18日,意大利意利瓦公司以4.81亿元购得张裕集团33%股权;美国国际金融公司以1.46亿元购得张裕集团10%股权。新的股权结构为,烟台市国资委持有12%的股权,境外机构共持股43%的股权,职工和管理层持有45%的股权。张裕集团完成了股权多元化、国际化的改造后,管理层成为第一大股东。  相似文献   

10.
2011年1月18日,张裕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接到控股股东张裕集团关于“解百纳”商标诉讼及评审案件结果的通知,张裕集团仍为“解百纳”商标的合法持有人。同时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调解,张裕集团许可张裕公司和中粮酒业等6家公司无偿、无限期使用“解百纳”商标,其他葡萄酒生产经营企业不得再使用“解百纳”商标。至此,历时九年的“解百纳”商标争议案件以张裕与主要竞争对手之间的“和解”画上了句号。  相似文献   

11.
吴迪 《糖烟酒周刊》2005,(37):A0044-A0046
张裕解百纳系列是张裕集团着力打造的形象产品,据透露,2003年张裕解百纳的销售增长超过70%;2004年市场销量为5000多吨,销售额达到几个亿;2005年迄今销量已经突破万吨。同时,张裕集团对其解百纳品牌的塑造和推广也不遗余力,花重金买下央视黄金时段广告播映权,并大力发展蛇龙珠种植基地。  相似文献   

12.
张裕·卡斯特系列产品是张裕与法国卡斯特集团合作.于2003年推出的一款高档干酒产品。该款产品与略早一些推出的张裕1995解百纳一同,作为张裕公司从当年开始重点打造的品系,成为张裕品牌形象重塑的开端。至2004年,张裕·卡斯特酒庄酒实现亿元销售额,从2004~2006年的年增长幅度超过50%,迅速成为国产高端葡萄酒的代名词之一。张裕借此开山拓地,极大提高了其市场占有率。[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张裕·卡斯特系列产品是张裕与法国卡斯特集团合作.于2003年推出的一款高档干酒产品。该款产品与略早一些推出的张裕1995解百纳一同,作为张裕公司从当年开始重点打造的品系,成为张裕品牌形象重塑的开端。至2004年,张裕·卡斯特酒庄酒实现亿元销售额,从2004~2006年的年增长幅度超过50%,迅速成为国产高端葡萄酒的代名词之一。张裕借此开山拓地,极大提高了其市场占有率。  相似文献   

14.
黄更 《糖烟酒周刊》2005,(12):33-34
2005年3月12日,烟台张裕葡萄酿酒股份有限公司在广州举行商界名流品酒会,宣布中国首个酒庄俱乐部——张裕&;#183;卡斯特VIP俱乐部正式投入运营。张裕发言人表示,此举目的是为了实现与国际营销方式接轨,率先占据中国葡萄酒文化创造者和引领者的地位;张裕&;#183;卡斯特VIP俱乐部的正式成立令张裕实现了从单纯的产品营销到以文化为内核的服务营销的转变,同时将对中国葡萄酒营销模式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5.
马蒂尔德是烟台威斯诺&;#183;查尔斯酒业的品牌,主打产品为白兰地,后来延伸开发了中低档威士忌产品。苏州市家宝糖酒公司(以下简称家宝公司)两年前开始代理马蒂尔德,目前,马蒂尔德已经成功跻身苏州洋酒三甲,销量超过了不少国际知名洋酒品牌。  相似文献   

16.
在北京中华世纪坛所记载的1892年所发生的4件大事中,张裕公司的创建是其中之一。当年,我国爱国侨领张弼士先生投资300万两白银在烟台创办了张裕酿酒公司,由此,中国第一个工业化生产葡萄酒的厂家被永远载入了中国葡萄酒史册,“张裕”二字,冠以张姓,取昌裕兴隆之意。114年过去了,百年张裕历久弥新,品牌形象不断得以提升。目前已经成长为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葡萄酒生产经营企业。  相似文献   

17.
作为葡萄酒市场增长的最大受益者,张裕过去3年的销售收入和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分别高达24.8%和41.1%(而同期王朝的增长率分别为9.1%和18.6%,长城的数据不具有可比性),已跻身全球葡萄酒20强行列。外表低调的张裕异常重视市场营销。在十年的时间里,张裕利用种种手段完成了品牌扩张,并把自己塑造成中国葡萄酒行业领导者,销售网络开始向乡镇延伸,分支机构达到500家,经销商数量达到3300家,遥遥领先于其他葡萄酒企业。按照公司规划,张裕的新目标是在2008年进入全球十强。我们认为,因其选择了与行业发展节奏较吻合的品牌运作、产品结构不断升级和对市场渠道的控制,3年内张裕将以年均36%的销售增速进一步拉大与对手的距离。[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福建是张裕的“根据地”,张裕在福建市场上几乎每年的销售额都在2亿元以上。但当我们把调查的触角深入到市、县级市场时,却发现了不一样的风景。  相似文献   

19.
2004年年初,当张裕确定2890万投入打造高端品牌“解百纳”的时候,其实就已经埋藏了巨大的风险,因为此时,“解百纳”的归属尚未确定,还属于社会的公共财产,谁都可以使用。果然,长城、王朝等葡萄酒公司纷纷推出防御性的解百纳产品,并极力将解百纳定位为低端产品。  相似文献   

20.
梁剑 《糖烟酒周刊》2004,(14):23-23,26
一般葡萄酒是葡萄的发酵酒,白兰地是通过对葡萄酒的再次蒸馏制成的,白兰地的生产工艺和产品形态类似于中国的白酒,但是它在我国的发展情况却不理想,与白酒相比,有着天壤之别。本期“对话”探讨的是白兰地的现状及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